APP下载

关于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对策研究

2015-09-01胡阿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学生政治

胡阿刚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00)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步伐加快,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在急剧变化,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在一些方面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例如,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市场压力不断加大,学分制制度的实施等,也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这就使得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的提高上来入手。

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1.1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相关工作带来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经济成分与经济利益、交流方式与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社会大潮流之下,高校的学生也需要像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为适应瞬时万变的时代对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自主意识等进行不断的提高,生活与爱好也更加广泛,对于知识、美学、乐趣、健康的追求更加迫切,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逐渐成为思想领域的主流[1]。多种经济发展方式共存和多种利益群体的出现,对意识形态领域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多种层面的思想碰撞,矛盾也变得错综复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极容易引起人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高校学生的思想也随着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而有很大的改变。部分高校学生的理想和奋斗意识逐渐被金钱观念所冲淡,对于社会责任意识、个人应尽义务则很少去考虑。在这种背景条件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针对学生的特定价值心态,准确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社会生活的方式的多样化也使得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部分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逐渐为奢靡之风取代,极个别的学生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以上情况都说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满足学生关于物质文化生活多方面的需求,也要有效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入,使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2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思想渗透

在对外开放范围得到扩大的情况下,西方敌对势力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我国的文化进行入侵,并对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渗透,这给我国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当今时代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以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结构而长期对立。在与国外进行科技、文化等交流与合作时,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处在了一个很开放的环境中。西方敌对势力依靠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加紧对我国“西化”与“分化”[2],通过不同的手段进行思想的渗透。事实上,当代思想政治意识方面的竞争都体现在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较量中,因此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教育和引导高校学生坚持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合理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及时抵制住外来文化的入侵是十分急迫的任务,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

1.3 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历与高新技术水平的发展给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观是推崇知识、智慧,这也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方法、内涵等方面有了巨大的挑战。知识经济从文化大环境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在政治运动的年代是政治文化环境[3],在经济社会变成了物质环境,当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也要相应地转变为知识经济环境。知识经济还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知识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对劳动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此外,知识经济也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体系。全社会的评价标准都会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有所变化,知识经济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就需要我们对其工作提出新要求,制定新任务。

1.4 社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在改革的攻坚阶段,长期积累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逐渐凸显,社会的变化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变化。当前社会上的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教育等方面的改革都是利益关系方面的调整,必然会引起一定的矛盾。高校学生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例如收费标准的调整、收费改革都会引起学生的思想波动。这一情况也赋予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任务。

2 如何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2.1 强化科学观念,把握正确方向

(1)保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地位,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说服力,使受教育者有强烈的认同感,有效提高实效性。首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科学理论思想,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奠定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第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研究广大青年感兴趣的现实社会问题,科学地回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第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之下与各种错误的观点作斗争,抵制错误的、消极的思想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消极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甄别能力。

(2)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性。多门学科知识的具体结合才能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相关学科的知识专业性不强,对于青年学生生活中的人生哲理、信仰、私人情感和身体健康等问题,不能有效地利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哲学有关研究成果进行解答和有效引导,而较多地使用一般性的政治原则和政治口号[4]。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鉴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与管理方法,合理吸收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效地利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从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体系,来适应当今社会大学生不断变化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3)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的思想活动规律受时代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样性,在这种背景之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继承传统工作模式的优良传统,并努力着力于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重点克服形式主义的做法。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因人而异,避免空洞无味的说教,以期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实时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针对人的工作,其工作的对象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他们年轻有活力,思维活跃,观念较为开放。随着改革开放水平的提升,当代大学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一些变化。

认知方面,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和较为前沿的知识充满了研究和探索的欲望,然而,部分大学生的理想追求逐渐有了世俗化的倾向,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情况和自身的现实意义,认为物质比精神更加重要,这是他们所认同的生存准则。尽管实用的态度中包含着某些可取之处,但是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在前进与发展的过程中最具有青春活力的团体,其独立性的认知仅仅与自身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现象。

在情感方面,今天的大学生充满着激情与冲动,在理想的牵引之下又感到敏感和波动。相对于前辈来说,当今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没有很多的记忆,也没有对于政治和历史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在网络时代之下,大学生更加偏爱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并把这作为判断事物和选择的基础。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体验就充分说明了其对于体验性情感的充分满足。个人意识的觉醒固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3 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短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今天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跟上步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错位,对于教育者的外在作用过于强调,反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内心自我感悟与觉醒。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者首先需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体现对于人的尊重,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富有人情味,通过启发、引导和讨论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尊重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使他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成长的快乐。

结语

在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和变化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与国家的发展需要和时代的特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在不断地改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改变方式和方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1]霍宏.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学生思政教师激励中的运用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4,(12).

[2]罗祥莉.试论当前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做法[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3,(1).

[3]刘婷婷.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参花,2013,(6).

[4]李安琦.当前高校学生思政网的凝聚力因素调研及对策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10).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高校学生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