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世界的小脚女人

2015-08-31张胜利

北京纪事 2015年9期
关键词:旅行日本

张胜利

2014年末国家博物馆收官的《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展览中,有这样一张人物照片,说明词上写道“单士厘,是最早将托尔斯泰介绍到中国的人。”这样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妇人,怎么会和世界文学巨匠联系在一起?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鲜为人知的知识女性。

19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妇女走出国门的凤毛麟角。1899年,一位中国妇女迈出闺阁,赴海外旅行,她就是中国近代妇女旅游的第一人——单士厘。单士厘以外交使节夫人的身份,随同丈夫出国长达10年之久,游遍日本和欧洲各国。所到之处,观览名山大川,采集社会风土人情,并将所见所闻,撰写成《癸卯旅行记》和《归潜记》。在《癸卯旅行记》中,单士厘第一次将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介绍给国人。在旅俄期间,单士厘被托尔斯泰的文章所感动,对他关心民间疾苦,不畏强暴,敢于揭露俄国社会的腐败、黑暗的品格由衷的敬佩。她用大量文字介绍了这位伟大的俄国文学家。“托为俄国大名小说家,名震欧美。一度病气,欧美电询起居者,日以百数,其见重世界可知。所著小说,多曲肖各种社会情状,最足开启民智,故俄政府禁之甚严。以行于俄境者,乃寻常笔墨;而精撰则行于外国,禁入俄境。俄廷待托极酷,剥其公权,摈于教外(摈教为人生莫大辱事,而托澹然);徒以各国钦重,且但有笔墨,而无实事,故虽恨之入骨,不敢杀也。曾受芬兰人之苦诉,欲逃无资。托悯之,穷日夜力,撰一小说,售其版权,得十万卢布,尽畀芬兰人之欲逃者,藉资入美洲,其豪如此。”文中流露出她对托尔斯泰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批判了沙俄的专制文化统治。

在两部游记中,单士厘所反映的思想是多方面的,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这两篇文章在帮助国人了解世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单士厘生平及家族背景简介

单士厘,字蕊珠,号受兹。生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7月9日),卒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27日),享年87岁。

她出生于浙江萧山,出身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受诗、古文教育。其父单恩溥,曾任嘉兴等地教谕,与著名金石考古学家罗振玉的父亲罗树勋是好友。母亲远祖许汝霖,官至礼部侍郎。太平天国年间,年幼的单士厘家道中落,母亲早逝,她开始随舅父许壬伯读书。舅父家藏书很多,正是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使她很早就打下扎实的古文根基,成为一个读书精博、善笔能文的知识女性。“不能见母兴见舅”的诗句,正是她对舅父养育之恩的感念。

光绪十三年(1887),年已29岁的单士厘嫁钱恂成婚,这在当时大家闺秀中是极为少见的。钱氏家族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江南吴兴望族,在中国近四百年的文化史上赫赫有名。伯父钱振伦,道光十八年进士,与曾国藩同榜,为光绪维新名臣翁同的姐夫。公爹钱振常,同治年间举人,曾任礼部主事,后任绍兴书院、江苏扬州书院、苏州书院院长。

单士厘的丈夫钱恂(1853~1927年)是钱振常的长子,“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钱玄同同父异母的兄长,比钱玄同年长34岁,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早年曾受命于薛福成整理宁波天一阁劫后存书,重编成《天一阁见存书目》。1890年后,以直隶候补县丞的身份随薛福成出使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回国后帮助张之洞兴办洋务。1899年,钱恂出任湖北留日学生监督,随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和俄国圣彼得堡等使馆任职。1907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荷兰大使,次年任意大利大使。由于常年旅居国外,钱恂较早地接触到了西方先进思想,成为主张派送留日学生第一人。

单士厘因婚配钱恂,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以外交使节夫人的身份首次赴日,后又游历欧亚各国,撰写了游记《癸卯旅行记》和《归潜记》。

中国第一部女子出国旅行记——《癸卯旅行记》和《归潜记》

1898年,钱恂到日本任湖北留日学生监督。次年,单士厘初次东渡日本。至1903年她将旅行的所见所闻编纂出版了一部书,即《癸卯旅行记》。该书载“历日八十,行路逾二万,履国凡四,颇可以广见闻。”记叙了她跟随丈夫钱恂于1903年(癸卯年)3月15日至5月26日从日本出发,经朝鲜、中国东北、西伯利亚到俄国的见闻写成日记,“录付并木,名曰《癸卯旅行记》”。

她在《癸卯旅行记·作者自叙》中写道:“回忆岁在己亥(光绪二十五年),外子驻日本,予率两子继往,是为予出疆之始。嗣是庚子、辛丑、壬寅间,无岁不行,或一航,或再航,往复既频,寄居又久,视东国如乡井。”这时,秋瑾、何香凝等都还未曾踏上过日本国土。

《癸卯旅行记》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一部中国女子出国游记。其夫钱恂在此书的题记中这样写道:“右日记三卷,为予妻单士厘所撰。以三万数千言,记二万数千里之行程,得中国妇女所未曾有。方今女学渐萌,女智渐开,必有乐于读此者。故稍为损益句读,以公于世。”这些文字,不仅道出了单士厘出国和写作的原委,也体现了他们夫妇志趣融合、相得益彰的仪型风范。

《癸卯旅行记》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以介绍她在日本所见、所闻、所感为主,记录了国外生活对单士厘的影响。该书由1904年日本“同文印刷舍”排印本,另有稿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归潜记》一书,出版于1910年,共12篇。该书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神话、诗史、音乐、雕塑、建筑,以及西方的宗教信仰。这些文字资料对于当时国人认识西方、了解西方宗教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

1907年-1909年,钱恂出使西欧,先后担任驻荷兰和意大利公使,单士厘也随同前往。1909年,钱恂结束意大利外交工作,一家人经埃及苏伊士运河坐船回到家乡。次年,单士厘将自己在西欧游历的心得整理撰写了一部随感录,以故居潜园而提名,故为《归潜记》。

两部游记折射单士厘的进步思想

反对封建礼教的女子受教育思想。

单士厘从1899年至1903年旅居日本的4年时间里,她积极融入当地的百姓生活,学习日本语言文化,参观日本的女子学校教育,走访日本家庭妇女,与日本各界尤其是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做朋友。这些女性多为中上层妇女,有着自己独立的职业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新式教育,她们的思想主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单士厘的行动和思想。她在参观日本大阪举办的“第五回内国博览会”教育馆后,十分感慨,认为“日本之所以立于今日世界,由免亡而跻于列强者,惟有教育故。”单士厘最赞赏的是日本女子教育的普及,并由此感慨“要之教育之意,乃是本国培育国民,并非为政府储备人材,故男女并重,且孩童无不先本母教。故论教育根本,女尤倍重于男……”因此,她深感国内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公,痛恨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所以,她率先垂范,不仅自己博览群书,学习外文,还把儿媳也带到日本留学,使她的家庭成为中国第一个有女学生到日本留学的家庭。

反对民族压迫的爱国思想。

《癸卯旅行记》中的中、下两卷,主要叙述了日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暴行。旅居期间,单士厘既见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社会文明,也看到其对于别国的侵略野心。因此,书中揭露了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行径。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下旬,单士厘携子女同丈夫一道自日本长崎出发,经当时的朝鲜釜山出港,于5月2日抵达海参崴。沿途看到的景象给了她极大震撼。书中主要记述了单士厘跟随丈夫途经海参崴,暂住哈尔滨,又经满洲里至莫斯科、彼得堡的沿途经历及感想,流露出她的爱国情怀。

她在《癸卯旅行记》中所云:“海参崴者,中国人旧名。近海产此,故名。俄人得地必改名,且屡改,今名务拉的无斯托克。此为咸丰十年所‘赠与俄国者,俄建为东方第一之重要军港,而附设商港。” 当她看到宁古塔副都统讷荫歌颂俄国人功德的碑刻时,嘲讽地写道:“宁古塔副都统讷荫,因庚子俄兵占塔城,而颂俄国人功德者也。碑阴为俄文。讷荫满洲世仆,其忠顺服从,根于种性,见俄感俄,正其天德……”她看到大量的中国下层人民在此做苦力,风餐露宿,而俄国工人则“固列板屋而居”。癸卯年是日俄战争爆发的前一年,当时中国东北全境都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在途经哈尔滨时,单士厘用文字记录了俄国列强的暴行,表达了自己愤懑的情绪。当她沿途见到沙俄对东北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时记载:“俄人肆虐杀淫掠于东三省,自海兰泡之杀我男妇老幼三千余人于一日,为最著称。黑龙江沿岸,被杀者数十数百,不可枚举……辛、壬以来,被杀一二命,见公牍于三交涉局者以百数,不见公牍者不知数。至于毁居屋,掠性畜,夺种植,更小事矣。”这些描述,均抒发了单士厘反对民族压迫的进步思想,愤懑的情绪直抒笔端,犀利的言辞可见一斑,从而抒发了她忧国忧民的思想,表达了她的爱国情怀。

介绍世界多元文化的先进思想。

《归潜记》书中有两个章节即《章华庭四室》和《育斯》,被誉为“中国介绍希腊、罗马神话之嚆矢”。《章华庭四室》从介绍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古希腊石雕开始,四室“一室藏一雕,即以雕名名室:曰劳贡(拉奥孔)室,曰阿博隆(阿波罗)室,曰眉沟(莫尔库里)室,曰俾尔赛(柏休斯)室”。单士厘对拉奥孔雕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和描写的同时,还从雕刻艺术、文艺学、神话学、美学、考古等几方面详细地进行介绍和评论。同时,还穿插介绍了特洛伊之战、木马计等相关神话故事。难能可贵的是她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让中国人大开眼界,这对当时国人了解西方文艺史有重要帮助,是我国最早评述拉奥孔的文字。至今人们再次造访梵蒂冈博物馆,依然有这样的震撼。说明西方文化给人类文明留下了瑰宝绵延不息。

在介绍阿博隆(Apollon,阿波罗)室、眉沟(Mercure,莫尔库里)室、俾尔赛(Persee,柏休斯)室这三组雕像时,单士厘除了对雕像本身细致入微地描绘,还穿插分析了神话、历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对太阳神射杀大蛇丕东、仙女达芙奈月桂、奥林匹亚山、百眼怪、九位缪斯、奥德赛、露美、美神、黄金雨、梅窦思等系列神话故事进行了生动讲述及分析,可谓艺术性和学术性并举。单士厘的这些文字是中国近代历史中第一次完整记载希腊诸神的概况,她所介绍的希腊神话对于近代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开了介绍人类文明历史的先河。

单士厘还介绍并表述了西方建筑的杰作——《彼得寺》,这是《归潜记》中第一篇介绍西方建筑的文章。单士厘从美学的角度评论寺庙宏伟的建筑风格,引经据典,对中国人了解西方建筑文化具有启蒙作用。

单士厘对西方宗教文化也有所关注。《归潜记》中的《景教流行中国碑跋》《景教流行中国表》《摩西教流行中国记》等几篇就是专门介绍宗教的文章。景教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摩西教是汉代传入中国的犹太教的分支,文章介绍了这些教派的起源、流派,还论述了它们与中国政治的关联,这对当时人们了解、认识世界多元化的宗教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马可博罗事》是单士厘在探访马可波罗故乡威尼斯后留下的一篇游记,被后来学者认为第一个将马可波罗的事迹引进中国的女旅行家。

除此之外,单士厘还在书中介绍了西方著名的荷马史诗和但丁的《神曲》。书中但丁被译为“义儒檀戴”,1921年后,她的儿子钱稻孙将《神曲》翻译成中文,传播给中国读者。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单士厘作为一名知识女性,虽然没有投身于革命洪流中,但她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从深闺走向世界,把自己独到的思维见解著录成书,流传后世,其作用和意义不可小觑,依旧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猜你喜欢

旅行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