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兹别克斯坦人的居住方式

2015-08-31吴爱荣

中亚信息 2015年9期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帐篷黏土

□文//吴爱荣

中亚地理

乌兹别克斯坦人的居住方式

□文//吴爱荣

一个民族居住的地点、住房和家具、服装和装饰物品、饮食和日常的生活用具等是该民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学家认为,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时间内,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物质文化,是民族的心理和精神层面发展程度的直接反映。例如,一个民族的居住方式,建造房屋使用的建筑材料,房屋的结构特点,房屋的内部结构,房屋的取暖方式和炉灶的安放位置,乃至房屋内的家具及其摆放方式、房间的装饰方式等都能反映该民族文化的特点。

乌兹别克斯坦人以村(кишлак)为居住单位。村属于传统的公社组织,由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村长来统一领导。村与村挨在一起,几个村组成一个乡,乡长由大家推选产生。最大的一个村是乡的中心村,村里设有穆斯林学校和清真寺。十九世纪末之前,村与村之间相对封闭,大多数村民从未出过村,除了自己村里的市场和邻近的城市外,他们什么都不知道。甚至一些手工工匠也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村子,他们制作的产品都是通过商贩外销。

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村庄虽然仍保留着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但是居住的条件改善了很多,象城市一样通电、通煤气。到处种植着观赏植物、杨树和鲜花。房屋的正面爬满了葡萄藤。大门上雕刻着美丽的装饰图案。街道笔直,路面铺着沥青。灌溉渠的两岸种满树木。村子的中心地带建有行政机关、文化宫、学校和商业设施,都是现代建筑风格。只有在山区和偏远的地方才能看到老式风格的村庄。

由于居住地点和居住民族的不同,长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并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尤其是费尔干纳、布哈拉、希瓦和沙赫里萨布兹等地的建筑风格非常著名,这些地方的建筑在建筑风格、结构、建造方法、布局、装饰等方面都各有特点。例如,费尔干纳盆地是地震带,建造的房屋有双重框架,而在非地震带的花拉子模,房子是单框架的。又如,在多雨的费尔干纳盆地地区,屋顶要涂40~50厘米厚的黏土,而在少雨的花拉子模,屋顶则只需涂10~15厘米厚的黏土。

乌兹别克斯坦的房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房屋一般沿街建造,用黏土加上碎稻草和砂子搅拌后夯成的土坯砌墙,无论是住宅还是商店,所有的房屋沿街的一面都没有窗户,窗户都朝向院子。特别富裕的家庭,房屋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内室(искарчи)供妇女和儿童居住,外厅(ташкари)装饰得豪华漂亮,供待客之用;中等富裕的家庭,一般会在房屋内专门辟出一个接待客人的房间;而贫穷的家庭,则没有待客的房间。房屋的布局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决定,一般都会建有遮阳棚、劳动间、牲口棚,院子里建有厕所。在布哈拉,人们一般盖两、三层的楼房。在塔什干和布哈拉,80%~90%的居民为了更合理地利用每一厘米土地,经常改建、扩建住房。

自古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人建造房屋主要使用黏土、砖(生砖或烧制的砖)、圆形或椭圆形的黏土团、木材(杨树或柳树)等建筑材料。过去,烧制的砖主要用来建造穆斯林学校、清真寺、浴室、宫殿、富人和官员的住房。大多数建筑的墙壁和屋顶都使用黏土和秸秆搅拌制成的灰泥为主要材料,只有富人才在房屋的墙面上涂上雪花石膏,并绘上各种图案来做装饰。上世纪初,乌兹别克斯坦人建造的房屋都没有地基,有些地方的人们会在屋墙的底部砌一些石头或烧制的砖,以此来作为地基,而在那些靠近地下水或者盐碱地的地方,只是在屋墙的底部铺上一层芦苇或蒲包。房屋内的地面一般是夯实的泥土地或者在其表面再涂上一层掺着秸秆的黏土,只是在个别特别富有人家的房屋里,地面上才会铺上烧制的砖。

乌兹别克斯坦人房屋的屋顶多为半圆形,支撑屋顶的支柱、横梁和半圆形小梁都用木材制成,上面覆盖一层草席,草席上铺满掺了秸秆的黏土团。人们每年都要在屋顶上涂一层掺了秸秆的黏土,以利于下雨时屋顶排水,还要在屋顶安装木头的或陶瓷的排水槽。大多数房屋的正门入口处都建有遮阳棚,叫做阿瓦(айван),大门和房门上都雕刻着各种图案作为装饰。

在布哈拉和希瓦等地,住房的大门上装有青铜的或铁的门环或门锤。房屋的窗户都朝向院子,窗户的底部紧挨着地面,朝外开,而门则朝里开。房屋正门入口的一侧有一个不大的正方形前厅,人们把脱下来的鞋摆放在这里,另一侧墙边有一个槽,专门摆放洗手用的细颈带嘴高水罐,水罐材质各地不同,布哈拉是大理石的,希瓦则是陶瓷的。

为了适应气候条件,传统的乌兹别克斯坦人房屋一般都建有叫做“阿瓦”遮阳棚。除此之外,人们还在“阿瓦”遮阳棚下用砖和黏土砌一个略微高出地面一定高度的平台,叫做“苏巴”(супа)。“阿瓦”和“苏巴”一般都沿着房屋的墙壁修建,全家人聚集在这里进餐或休息,它们在乌兹别克斯坦人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还根据气候条件来决定房间的朝向,如在塔什干、布哈拉和希瓦等地,冬天住的房间正面朝南,而夏天住的房间正面则朝北。

按照古老的传统习俗,乌兹别克斯坦人房屋内部精心装饰,特别是接待客人的房间。房屋多为双层框架结构,墙壁非常厚,人们在室内的墙壁上挖出长方形或拱形的壁龛,周围镶嵌着各种精美的花纹或描绘着色彩艳丽的美丽图案,壁龛里面放置各种家庭用具、餐具和卧具。上世纪初,就有富人使用镂空雕刻的石膏装饰所有的房间,并在色彩鲜艳的壁龛里摆放闪闪发光的金银餐具和家庭用具。

不过,各地居民装饰房屋的传统方式也各不相同。在马尔吉兰和浩罕等地,人们用半球形的挂件来装饰壁龛。在布哈拉,人们先在墙壁上贴上一层雕刻着各种鲜花图案的石膏,然后再涂上各种鲜艳的颜色。在塔什干和费尔干纳等地,人们则在墙壁上和天花板上贴上一层光面的石膏,然后再在上面画上色彩艳丽的鲜花和人物的图案,而这些雕刻和绘画的题材一般都取材于日常生活。而花拉子模与上述这些地方不同,人们更喜欢在木头上雕刻各种装饰图案,他们住房的房门、大门和房屋内的圆柱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以此来装饰自己的住房。

自古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人都是用炭火盆(сандал)来取暖。炭火盆就是在室内的地上挖一个小坑,坑里放上烧得滚烫的木炭,坑上放一只矮脚小方桌。

冬天时,为了保温,用一床大棉被把小方桌整个盖住,棉被上再铺上桌布。人们则围坐在小方桌旁吃饭聊天,为了取暖可以把手、脚用棉被盖住。人们有时会躺在炭火盆周围睡觉。

在费尔干纳盆地,人们除了使用炭火盆取暖外,室内墙壁还砌有壁炉,壁炉装有通往室外的排烟筒,冬天时可以点火取暖。花拉子模地区的居民虽然也是用火炉取暖,不过方式略有不同,他们在房间的进门处砌一个炉子,炉子上放一口大锅,用来烹饪食物。在炉子的前面还挖有一个半圆形的坑,坑壁抹上黏土,坑里放上烧红的炭,用来取暖。

乌兹别克斯坦人自古就有用地毯、绣花织物等装饰美化房间的传统,特别是接待客人的房间更是布置得非常美丽舒适。由于居住的房间地面多为泥土地面,所以他们先在地上铺上一层草席,然后在草席上再铺上羊毛毡或各式各样的羊毛地毯。当有客人来访时,还要在靠墙一边的地毯上再铺上长条形的棉坐垫,上面放置各式色彩鲜艳的绣花枕头,便于客人坐着时用手肘支撑身体。这种棉坐垫里絮着松软的棉花,并用棉线仔细绗过,坐在上面非常柔软舒适。

客人面前的地毯中央则铺上一块大桌布,上面除摆满美味可口的食物、水果、甜点外,还必须有新烤的馕。平时没有客人来访时,棉坐垫和绣花枕头都收好放在大箱子上或壁龛里,并且为了美观,还要用一块大幅绣花彩幔把放绣花枕头的箱子蒙上。

除此之外,人们还在房间的墙上挂上壁毯、绘画或者照片,在壁龛里或专门制作的小壁橱里摆放制作精美的茶具、餐具等瓷器,工艺精湛的水晶或玻璃制品,闪闪发光的银或镀金餐具以及一些色彩鲜艳的传统陶瓷工艺品,用来装饰美化房间,这些习惯一直保留到了现在。特别是新婚夫妇的房间更是布置得非常豪华美丽:房间里摆放着质量上乘、制作精美的餐具、卧具和其他家用品,地上铺着美丽的地毯,窗户上挂着绣花窗帘,墙上挂着各种美丽的挂毯和绣花彩幔。

按照乌兹别克斯坦人的传统,家里最尊贵、最好的地方要给客人和家里最年长的人或一家之长使用。现在仍保留着这一传统,几乎家家都有专门接待客人的房屋,精心布置,非常舒适美观。个别条件较差的人家,也会按照习俗倾其所有专门布置一间房间来接待客人。

除了上述以黏土和木头为主要建材的圆顶住房外,还有另外一种特有的住房形式——帐篷(юрта)。

十九世纪时,一些从前过着游牧和半游牧生活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在盆地地区定居下来,并开始使用黏土建造有固定框架的房屋。其中有些不仅使用黏土盖了有框架的固定房屋,用来冬天时居住,还在院子里搭了帐篷,供夏天时居住。这些帐篷的外形是半球形的,支撑帐篷的框架扎成格状,成簇形向上方逐渐收缩,顶部用长竿连在一起,底部埋进土里。框架的外面铺上芦苇席和羊毛毡。帐篷内部的地中央是篝火,篝火上面架上三角架,吊上一口锅。

帐篷的最顶部有一个方孔,既是帐篷的排烟孔,又是窗户。冬天,为了保温,等篝火熄灭后,就把帐篷顶部的方孔用羊毛毡盖上;夏天,则打开,用来通风、通气。而且,夏天时,帐篷侧面的羊毛毡也可卷起,用来通风。

帐篷里面主要摆放着皮革和羊毛织成的袋子、各种羊毛地毯、熟羊皮、金属和木制的餐具、器具,还有卧具等。

帐篷里最尊贵的位置也是只能一家之主或家里最年长的人,还有就是客人才能坐。一般帐篷进口右侧被认为是男人坐的位置,而左侧则是女人坐的地方。现在,许多有自己独立庭院的乌兹别克斯坦人除固定住房外,仍会在院子里、花园里,甚至菜园里搭帐篷,供夏天居住。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乌兹别克斯坦人所建的住房在建材、室内布置和装饰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使用烧制的砖来盖房,房顶铺上一层铁皮,窗户镶上玻璃,并且窗户开始朝向街道,人们用上了煤油灯和电灯,一些传统的日常生活用具开始被工厂生产的产品所替代。

城市里的大多数居民都住在水、电、煤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多层楼房里。不过,人们更愿意建造带有宅院的一层或两层的独立住房,这种住房用烧制的砖为主要建材,通常是在全村人的互相帮助下建成的。现在建造的这种独立住宅在结构和布局方面仍保留着传统风格,建有“阿瓦”遮阳棚、大门上雕刻着各种装饰图案等。城市和农村里住房的内部布置虽仍主要是传统风格,但现代风格的家具正慢慢走进每个家庭。人们买来家具厂制作的成套家具布置房间。

住房的内部装饰方面也是如此,往往是本地传统手工制作的餐具、地毯、绘画等日常用品和装饰物与进口的日常用品和装饰物各有一套,混放在一起。特别是新婚夫妇的房间更是布置得非常豪华美丽:房间里摆放着进口的高级家具、精美的餐具和其他家用品,地上铺着美丽的地毯,墙上挂着珍贵的绘画、挂毯和绣花彩幔,配有电视、电脑等电器。

乌兹别克斯坦人在居住方面还有一个自古保留至今的习惯,那就是喜欢在露天的环境里生活。人们常在自家庭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或果树树荫里休息、娱乐,他们把这个地方叫做“希棚”(шийпон),在这里放上电视、冰箱、洗衣机和缝纫机,布置得非常舒适。在农村,厨房和牲畜棚一般也设在院子里。

乌兹别克斯坦人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居住方式,这种独特不仅表现在他们房屋的类型、布局、建筑材料方面,还表现在家具的摆设、房间的装饰等方面,既保留了传统又悄然融入了现代的色彩。

注:本文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课题“独立后乌兹别克斯坦的社会发展状况研究”(项目编号:QYGBYJ15WAR)、十二五”俄语学科建设系列项目“乌兹别克斯坦的语言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乌兹别克斯坦帐篷黏土
乌兹别克斯坦:2021年猕猴桃进口量翻倍
今晚,我要睡在帐篷里
帐篷里的笑声
“帐篷节”开始啦
不一般的黏土插画
黏土多肉植物
报纸“黏土”等
搭在水上的帐篷
乌兹别克斯坦矿石原料基地与合作机遇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之间贸易和经济合作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