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血管生成抗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作为鉴定转移性结直肠癌新的生物标志物

2015-08-23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信号转导转移性原发性

·医学前沿·

应用血管生成抗体和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作为鉴定转移性结直肠癌新的生物标志物

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可致超过60万人死亡,其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是远处器官的转移。然而,肿瘤转移的生物标志物仍然是不明确的。近期,发表在《PLOS one》中的一项研究通过比较原发性和转移性结直肠癌 (CRC) 细胞系的血管生成蛋白谱和细胞内信号分布,并以正常人结肠细胞作为对照,以确定转移性肿瘤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过血管生成蛋白谱,研究者筛选出两组等基因CRC:SW480和SW620,以及HT-29和T84。其中,SW480和HT29为原发性CRC细胞,SW620和T84是转移性CRC细胞。结果表明VEGF在SW620和T84中均高表达,而凝血因子III、IGFBP-3、DPP IV、PDGF AA/AB,内皮素I和CXCL16则特异性低表达。此外,TIMP-1、双调蛋白、内皮抑素、血管生成素在SW620中高表达,而在T84中却低表达。GM-CSF在SW620中低表达。

在信号通路方面,为了诱导原发性CRC细胞转移,研究者使用促炎性细胞因子IL-6诱导CRC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结果表明,经过IL-6干预的CRC细胞,其Akt、STAT3、AMPKα和Bad磷酸化水平增加(磷酸化状态为激活),而转移性CRC细胞 SW620中,这些因子也是激活的。因此可认为这些信号因子的激活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标志。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结果,可将相关的血管生成蛋白和信号通路中元件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新的生物标志物,并为其提供治疗的潜在靶点。

文章来源PMID:26258407

猜你喜欢

信号转导转移性原发性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TLR4–MyD88信号转导途径介导仙人掌多糖免疫调节的机制研究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ADC直方图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晚期乳癌五大迷思与预防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中国居民转移性收入不平等成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