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身边资源为实践活动服务

2015-08-22宁夏灵武市东塔回民小学

发明与创新 2015年19期
关键词:节约水资源资源

◆宁夏灵武市东塔回民小学 李 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其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课程形态,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感受。

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展现这门课程独有的魅力呢?

教师应该开放教学时空,紧扣现实生活,就近取材,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

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

一要选取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学生对活动主题感兴趣,在活动还没有开始前便会蠢蠢欲动,探究的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强。

二要用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教师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而应该用典型的活动案例给大家以启示。比如,我校的“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等活动案例就为全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从而掀起了实践研究的热潮。

三要细化专题。根据大专题设立若干个小专题,有利于深入研究。在开展“节约水资源”活动时,我们就将“节约水资源”这个大专题细分为“节约水资源,我们怎么做”和“如何保护水资源”等小专题。

四要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如我们可以结合母亲节、父亲节、清明节等节日开展一些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小就有感恩之心、孝心等。

依托当地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再生资源科技示范园区、羊绒工业园、小型企业产业园和白芨滩自然保护区等都是我们这里非常有用的资源。这些资源类别不同,内涵丰富,教学价值不可估量。

为了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的作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还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家长、熟悉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家乡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魅力,提高了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知识在社会中得到拓展和延伸。

让学生体验角色

面对教师的谆谆教诲、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已经不怎么感兴趣了。

要让他们主动地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使他们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教师必须让他们真正地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真实的感受。

这样,学生可以轻松地得到实践经验,愈发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会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十多年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和多元感受,个性在实践中张扬,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教师走进了新鲜丰富的教育时空。

凭着热情,带着冲劲,今后我们还应该多多挖掘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享受快乐,收获成功。

猜你喜欢

节约水资源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节约
资源回收
节约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节约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