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化研究

2015-08-19赵洁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行政化类型

赵洁

摘要:新社区建设的深入,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的基层群众性组织,是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也是作为社区建设的主要载体和主体组织之一,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提高。本文主要介绍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研究以及不同类型分类。

关键词:社区居委会;行政化;类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市场以及社会正在逐步分离,因此社会的自主空间也不断扩大,其后果是,传统的纵向单一型社会结构正逐渐向横向结构转变,单位制也正日益缩减。单位体制消解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组织功能的不断分化,导致各种社会事务的大量涌现,继而重新分解并逐渐回归社会。于是越来越多的单位将其承担的社会职能进一步分化,据此,社区便成为承接社会职能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实体与国家之间行政依附关系的隔离,社会成员与单位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其中,社区建设正是顺应社会结构转型这一现实而产生的。

社区建设则是指在党以及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从而加速社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并不断提高社区各成员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过程。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的基层群众性组织,是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也是作为社区建设的主要载体和主体组织之一,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提高。

我国的城市社区自治主要是通过居委会这一组织来具体实施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法律赋予城市社区居委会在财产、人事以及社区公共事务较大的自主权,尤其是在决策和处理等方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委会必须接受政府及其相关派出机构的指导,并协助政府及其相关派出机构开展工作,完成其委托承办的政府事务,这也是居委会的法定职责。居委会在对社区居民负责的同时,也要为社区居民服务。这就意味着社区委员会要对上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负责,积极办理好政府及其相关派出机构所交办的事项。这些本由国家统一规范和治理的事务,按规定应属于政府事务,但由于种种现实原因,需要由社区居委会这些基层社区组织来协助共同完成,包括治安保卫、计划生育以及相关的青少年教育等。鉴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重要性,该组织的行政化的表现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设置功能的行政化

不同社区的情况各异,因此社区居民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不同社区组织在结构以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因为满足不同需要,应该各有特色,然而在现实中,我国社区组织却表现出千人一面,并没有太大差别。社区组织和社区机构的设置应该体现政府基层管理的需要,特别是要满足居民缺乏归属感、认同感的需要。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的自治性组织,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要搞好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及自我监督等,而在协助政府及其相关派出机构的同时,落实与居民相关工作的同时必须以不影响居民自治为前提。必须指出的是,政府各职能部门或相关派出机构所指派的行政任务大约占居委会工作的80%,因此决定了社区居委会主要承担行政工作。

2.自治章程、制度及人事决定的行政化

目前,各社区普遍制定了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以及相关的居委会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大多是由上级民政部门或者相关街道制定,然后分发给各社区执行的。因此这些规章制度并没有经过居民会议的讨论和通过。上述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层政府对社区居委会在自治范围以及自治程度上的控制。居民委员会由居民会议选举产生,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其成员。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社区居委会的换届确实要经过社区的选举完成,但候选人的资格则仍然是由政府来确定,因此这一切仍然是由政府主导社区完成,社区选举还基本上流于形式。在上述选举方式以及人事制度下,社区居委员会的成员实际上是街道聘用的干部,而街道办事处则可以随意撤换和补选社区居委会成员,这些方式必然从根本上影响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以及自治性。

3.经费收支的行政化

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根据来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政府财政拨款、社区物业收入以及社区自筹,其中政府的财政补助是主要的经费来源。而社区物业的收入不高,驻区单位共建意识相对缺乏,社会捐助的收入也相对很少且不稳定,以上情况导致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的缺口相对较大,而其经费缺口则普遍由街道提供。街道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实行统一模式管理,由街道财政设立社区帐户,完成统一管理。

4.运行方式、考核机制的行政化

社区居委会采用行政化的运行方式和手段,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可能会形成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功能较弱,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渠道不畅通,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以及支持程度较低。目前对社区居委会的监督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类是由居民民主评议的社区居委会,另一类则是由街道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区进行相关的考核评比。但在两种监督考核形式下,街道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结果大多与社区工作经费以及人员任免挂钩,由此形成街道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占据绝对重要的主导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取向,相比之下,居民群众的监督考核则显得软弱无力。

此外,当前不同类型社区行政化的差异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社区居委会行政化现象普遍,但不同类型社区,其居委会行政化的表现及程度也存在着差别,经总结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单位型社区

此类社区隶属于某一单位,社区居委会作为单位的后勤部门之一,社区居委会主任或书记则是单位的干部。此类社区服务设施齐全,居住区与生产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别,总体上生活环境好,但社区意识则相对淡薄。因为生活角色与生产角色的重叠,社区活动大多被组织活动替代,而社区服务则被单位福利服务所替代,社区内各种行政事务的决策以及实施则往往由单位相应的部门来承担。此类型社区,社区成员的地缘情感薄弱,相互间的服务较少。而正是单位互动与社区互动的结合,导致单位的行政级别也体现在社区生活中。以上结合使这类社区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权力渗透较重,行政色彩浓厚,因此制度惯性使这类社区推进自治的阻力较大。

2.板块型社区

此类型社区按居民居住的自然地域划分形成。板块型社区包括居民宿舍,驻区单位以及多功能的小型商业中心,社区空间则为单位制分割,形成区中区,此类型社区的居民意识相对薄弱。然而,此类型社区中的居民共用生活设施如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的氛围逐渐浓厚,在这种情况下,居民逐渐具有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然而由于单位分割,社区自治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因此行政权力对社区的渗透大多介于小区型社区以及单位社区之间。

3.小区型社区

此类社区中,社区互动与社区参与的意愿以及实际频率并不高,但居民的地域认同感相对较强。社区阶层化表现出的居民生活方式以及服务水平要求相对较一致,这样社区身份起着社区规范的作用。而社区资源则根据社区情况而有变化,相较之下,小区型社区居委会受行政权力的影响较少。

猜你喜欢

行政化类型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探析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去行政化 必越的关山
“去行政化”破冰试水
教授委员会不是去行政化的根本
行业协会商会去行政化的八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