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条鱼的地理世界

2015-08-19谢素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5年7期
关键词:克里夫大旱水洼

谢素军

大旱。不知是多少年前,至少,戴丽丝没有从实验室出来之前,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当年一定发生了大旱,将这块土地还原成当年的泥浆,那条鱼的故事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泥浆大概方圆十英里,那个时候,还有水,但鱼儿已经发现,水位越来越低,于是,它们不断调整位置,跟着水流苟延残喘。

可惜,鱼儿的反应终究快不过世界的变幻。有一天,鱼儿突然发现,自己的脊背露出了水面,它便想换个水更深的地方,但是,当它摆动尾巴,却发现四周已经无路可走,周边已经干旱。它可以想象,地上有许多个小水洼,被干旱分别隔开,而自己躺在其中之一,无可奈何。

等死吗?很显然不是,克里夫沉重地说道,你们看,这些鱼是有腿的,在这样的深水里,这些腿显然是多余的,所以这些腿的生长要追溯整个演变史,而那次干旱,可能正是转折点。

那条鱼,在最后时刻,毅然蹦出了水面,蹦上了干燥的土地,艰难地爬行,只为找到一个更大、更深的水洼。

循着水的气息,它,或者说它们,有的成功了,有的永远躺在了干旱的土地上。可是,千万不要乐观。我同意克里夫的观点,这条鱼绝对不是第一次离开水面的,在漫长的干旱过程中,它一定吃了不少苦头,挣扎着爬滚到无数个水洼。

然后,一定是出于对陆地行走的需要,鱼儿长出了不同寻常的腿,很短,很突兀,让人难以接受,但这恰恰便是生存,世间万物都是如此。

正如所有生物一样,对某些东西的依赖或许能减轻,但却没有办法离开。水,对于鱼儿来说,就是生命。

随着干旱的侵占,鱼儿发现,无论怎么换地方,水都很少,甚至好几百米都没有水洼了。但是,鱼儿活了下来,这是事实。

一条鱼竟然会为了水往地底钻,当移动、变换位置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最根本的还是需要扎根深处,借着一丝湿润的气息,去探寻毫无目标的水世界。

我看见,克里夫正对着岩石拍照,因为那里面有化石,那些鱼的化石,它们钻进地底,终于渴死在里面,随之干旱将它们彻底吸干。

但有些鱼儿幸运地活了下来,因为它们坚持了更长的时间,钻得更深,所以繁衍了下来。戴丽丝说,大概在两万到两万五千年之间,这真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身体润滑,呈条形,头尖,尾轻,游荡在这个地下湖,这是一个奇迹。或许,当我们再次破坏了鱼的世界时,它们肯定还会活下去,只要我们不刻意去伤害它们。

下一步该怎么做,我突然觉得特别迷茫。鱼的世界,也是人的世界,我们必须坚强地走下去。

(选自《知识窗》)endprint

猜你喜欢

克里夫大旱水洼
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小水洼
跳过小水洼
无量山泉润华叶——云南省南涧县烟草公司小水窖建设大旱之年显神威
归属感缺失下的悲剧人生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框架下的希刺克里夫和凯瑟琳
松花江流域特大旱涝灾害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波型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