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5-08-19蒯炼琼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发展

蒯炼琼

摘要:航空运输业面临经济衰退,行业短板,节能减排压力,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而在十八大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条件下,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为航空人流和物流的快速增长增加了动力,旅游业的高度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拓展给航空运输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从安全第一,增加科技和环保的投入,加大资源整合,提出客货并重,并从经济法的角度提出了重视人才,提高职工待遇等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航空运输;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发展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和权利,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许多方面。经济法既有宏观的社会整体要求,又注重保护微观个体利益,并求得整体均衡与和谐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构建相对稳定的秩序环境。

我国航空运输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但在现在世界经济经融危机的阴霾没有散尽的今天,其发展面临了重大挑战,我们要扬长避短,在经济法的发展原则指导下,关注安全、环境,民生和企业软实力的储存,实现剩余价值的合理分配,给企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二、我国航空运输业面临的挑战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航空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近年來,国际经济复苏艰难,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航空客运市场继续增长,货运市场表现相对乏力,航空运输需求的日益疲软,也引起了所有利害攸关方的重大连锁反应,飞机制造商、服务提供商、旅游行业都受到波及。中国的航空运输业毫不例外地受到冲击。

2.节能减排带来的新挑战

国内方面,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到2020年比2005年减排40%-50%”的庄重承诺,节能减排具有了量化的目标。如何解决碳排放问题,交通运输业必须要直面这一事实,而交通运输业中的航空运输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国际方面,全球节能减排的呼声日渐高涨,这场全球性的争议波及航空运输业将是不可避免的。

3.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国的抬头,通过贸易措施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已成为一些国家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减少碳排放、“碳关税”、“绿色壁垒”等,均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我国航空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1.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渣打银行经济团队在2010年发表的“超级周期”研究报告指出,2000-2030年是人类经济的第三个超级周期。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将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又一个在经济超级周期中获胜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等潜力和动力决定,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民航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

2.继续加大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为航空人流和物流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动力

城镇化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1年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大约仅为35%。工业化伴随城镇化而进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第二次工业化进程并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到2030年,中国真实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城镇化和工业化如遵循适度和合理发展的原则,将为航空业带来客运、货运带来旅客量和货量的持续增长,这也是民航发展的机遇之一。

3.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航空运输业发展另一新的增长点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13亿人口中的90%由生理需求转向马斯洛需求的高级阶段发展。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的巨大资金投入,目前中国出境旅游规模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随着未来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向上,出入境游将迎来新的发展。旅游和航空是两个天然的盟友,尤其是国际航线飞行时间长,节约时间更显著,可将这两个业务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双赢”效应。

4.国际航空运输潜力大,为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虽然欧美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我国国际航空运输的两个重要市场在短期内仍将处于疲软状态,“金砖五国”近期经济发展也有下行趋势,但发展速度依然较快。目前。五国间航空运输虽有航班来往,但规模与经贸往来不相适应,发展潜力很大。随着这几年国际经济的提振,现在三大航空公司都在布局欧美、澳洲及中东航线,这些地区旅游的发展也为国际航线提供了增长的空间和想象力。

四、航空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1.航空运输业对经济的促进

航空运输业的普及与腾飞,必然要求公路、机场的大规模建设,从而带动了建筑业的兴盛;飞机对高科技金属的要求和消耗促进了高科技冶金工业的崛起;航空运输业对能源的大规模需求引起石油等能源工业的发展;各种航空运输的需求促使了工业与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在发达国家,航空制造业是机械工业中发展最快、比例最大、出口地位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强烈地刺激了相应的配套经济体系的发展,成为工业化的动力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2.航空运输业可以优化国家各个产业的布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最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是各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社会生产力系统受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生产力在空间上的布局状况,布局合理,就会在宏观上减少运费支出,降低成本,加速再生产过程。因此,航空运输业这一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就自然成为了引导并决定工业布局产业带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3.航空运输业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的规律

当今,互联网+开始取代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地位,经济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明显降低,运输量的增长随之放慢,但对运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运从早期的迁移、商务旅行等演变成旅游、上下班交通为主的模式。这种变化体现了现代社会对高效便捷交通的需求更高了,要求交通运输特别是航空运输能力更加超前。

4.航空运输业投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不仅需要对机场设施进行建设,而且还要对与之配套的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这既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水平的提高又刺激那些需要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和居民消费,有力刺激国内需求。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能够使所在地区增加就业人员和增加工资收入,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五、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航空运输业为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针对航空安全、市场秩序、运力增长、基础设施、财经政策、节能减排等方面出台了十条应对措施,成立了航空运输委员会,以加强行业宏观调控,为来航空运输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議:

1.安全是可持续发展永恒的主题

航空运输,无论运输量与效益之间如何变化,安全是第一位的。整个运输中必须将贯穿始终的安全程序与管理,作为一个永恒的不可有丝毫变通余地的最高准则。

2.科技和环保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投入

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抬头,使得他们采取技术性壁垒、低排放等实施一系列看似合理、实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绿色铁幕”,打压我航空运输的覆盖面以及加大我购置、更新飞行器的压力。为此,必须正视现实、未雨绸缪,有效应对由飞行器碳排放而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3.资源整合、客货并重成为化解可持续发展的困局的利器

合理整合航空运输资源,既要实现国内资源的整合,又要进行国际资源的整合,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外商在中国航空运输企业的投资比例可达35%的政策,吸引外商以合资合作方式投资入股、相互掺股中国航空运输企业,或实行其他方式的联合。

由于我国航空运输业是以国内航空运输和旅客运输为主,因此对未来我国航空运输可持续发展前景的预测,需以国内经济为主兼顾全球经济,以客运运输为主,不断加大货运运输的比重,做到客货并重。

4.重视人才的培养和职工待遇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我国经济法权威陈乃新教授认为经济法是最有效地保障经济发展的法。经济法定位于调整人们在社会化生产中的增量利益关系。其理由是经济法起源于社会化生产,社会化生产的根本特点在于它可以创造出无限增多的剩余,经济法就是调整人们在社会化生产中生产和实现剩余并相应地进行剩余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的法。提高一个企业抵御竞争风险的各项措施,最终落点还是在于人才。航空企业竞争力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每个自然人的素质能力的集合。故人才的作用在航空运输业更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经济学的激励机制理论,应在有效的制度设计同时,加强对人才的关怀建设。具体而言,就是民航人才队伍的建设,使各路英才真正具有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提升民航队伍的吸引力、凝聚力与战斗力,使每一位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起到核心、表率、示范效应,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我们在发展民航运输业的同时,一定要遵循经济法规律,合理分配剩余价值,让每个参与发展的员工能分享发展的成果,提高职工福利待遇,消除短期工和长期工的薪酬差别,按岗定薪,同岗同酬,真正让航空运输企业利润的增量成为企业的发展,在发展中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做一个有良心的企业,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

综上所述,从我国航空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所面临的挑战,机遇、重要性及对策来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可能的,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的使命。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发展经济发展
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如何创新施工管理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