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水利水保工程管理实践探讨

2015-08-15黄子侨

山西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单位监理

黄子侨

(忻州市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服务中心,山西 忻州 034000)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是为有效减轻风沙对京津地区的危害,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降低区域生态压力,构筑北方生态屏障等需要而实施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二期工程涉及6个省(区、市)138个市(旗、区),建设内容包括林业措施、农业措施、水利措施、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京津地区及周边环境的生态安全。

1 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1.1 招标工作滞后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以年度实施。项目初设批复一般为年初,经招投标程序(4月份左右)、施工单位进场准备、整地、购买苗木等环节,工期往往只能安排到5—8月底。由于工程投资大,建设内容多,工程区自然条件恶劣,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受气候影响较大,植树的黄金季节一般为清明节后一段时间或秋季。水源节水工程应避开雨季施工,而招投标工作不能及时进行,且程序多、耗时长,直接影响施工进度。

此外,投标资质的准入门槛高,当地能满足条件的单位少,中标单位往往是外地施工单位,对本地民情、地形地貌、气候,尤其是劳动力供应、交通道路情况不太了解。而工程所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及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多数需就地取材,工程区多处于偏远地带,春秋两季正是农忙时节,施工单位可用劳动力不足,影响施工进度。

1.2 项目法人管理体制不健全

项目法人机构一般由县水利局人员组成,县里可抽调的懂技术的人员少,对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管理缺乏经验,工程质量意识淡薄。加之运行管理资金不足,质量管理工作未能及时有效落实,体系运行不流畅,责任制落实难到位,工程行政干预多,制度执行情况差,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1.3 勘测设计工作有待完善加强

勘测设计单位承担着工程规划、初步设计、施工设计等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设计单位实地勘测调研次数少。由于项目设计费用低,设计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只对现有资料分析,缺乏对施工现场环境、水资源配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全方位考察,导致设计变更多,许多设计不符合当地生产生活要求,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如一些植树小班,周围养殖业发达,刚种植的小植被遭牲畜破坏严重;部分地块植被覆盖度原本较好,但设计中仍要植树,施工中反而破坏了表土的稳定性,加大了水土流失;部分集雨工程位于山顶,集雨场和汇流面积小,加之当地降雨少,工程很难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

二是设计深度不够。设计人员未实地考察当地适宜树种,而且也未详细说明树木避免霜冻和生理干旱的防护措施。

三是设计单位现场服务体系不健全。派驻现场的设计人员对小流域治理专业知识缺乏,对树种的生理习性、种植条件、管护方法不太了解,无法具体指导实践。

1.4 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监理工作不到位

监理工作始终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监理工作的规范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质量与进度:一是监理单位为取得较高的经济利润,监理人员往往承担着几个工程项目,难以尽到监理职责,影响了工程质量;二是部分监理人员对行业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不了解,对工程中涉及到的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标准、关键工序、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工作不了解;三是监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做到旁站监理,监理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

1.5 施工单位运行体制不完善

施工单位缺乏技术型、综合型人才,技术管理力量薄弱,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缺乏完善的运作管理机制;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工程建设过程中雇佣当地农民,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不足,施工不规范,工程质量无法保证;个别单位借用资质中标承建,层层收管理费、资金流失,对工程的质量控制有很大影响;内业资料与工程施工进度不同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测数量不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强制性标准执行较差。

1.6 工程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

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工程无法按合同全部完工,只能减少工程数量,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评价和投资效益。同时工程后期管护资金不足,存在苗木被牲畜啃食,成活率、保存率低,封禁围栏人为破坏严重,沉砂池淤泥多等问题。

2 解决对策

2.1 调整招投标时间

小流域治理中的植树面积大,且只能在适合根系生长和枝叶蒸腾量最小的时期种植,时间紧、任务重;北方地区雨季为7—9月底,水源和节水工程应避开雨季施工,工期比较紧张。因此待工程初设批复后应立即进行招标工作,这样参建各方都能提早准备,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

一期工程中,造林难度较小的地块都基本完成治理,二期工程所剩余的大部分属于干旱阳坡,施工单位对当地环境不熟悉,为保证工程质量,有关部门应适当降低投标门槛,让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参与其中,同时也可适当解决一部分闲散劳动力,为当地创收。

2.2 加强对参建单位的管理

项目法人是工程建设中的责任主体,应充分履行项目法人职责,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和建设资金,严把质量关,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对勘测设计方案严格把关,约束监理单位行为,保证监理单位为项目法人所用,充分发挥监理作用;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严禁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及借用资质行为发生。

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做好现场服务,配备懂专业和有资格的现场设计代表进行现场指导。

监理单位应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派驻有上岗证、懂业务的监理人员进驻现场,严格按照监理规范对工程进行监理,采取现场旁站、巡视、测量、试验、计量支付等手段做好质量监控,对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等进行详细计划,及时填写监理日志,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质量检验结果进行核实,对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抽检。

施工单位要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执行工程强制性标准,按照设计施工,从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严把质量关,做好“三检制”,严格执行材料检验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对施工中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动态控制,及时对工序质量、单元工程质量进行等级评定,为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提供理论依据。

2.3 加强对配套资金的监督管理

地方配套资金的不到位,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进度、质量和效益。在充分认识配套资金重要性的前提下,有关部门在制定项目实施时,应充分考虑地方财政状况,科学合理制定投资比例。忻州市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的县市多数属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力不足,有关部门应尽量减少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同时地方财政部门应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或适当引进民营企业投资,借助民营企业力量实施风沙源治理项目。审计、财政、项目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按程序、进度足额拨付,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

3 结语

通过对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水利水保工程质量监督中发现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仍需进行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形成可持续生态建设机制,严格工程建设制度,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使之尽快发挥工程效益。在此基础上,应建立完善的生态防护体系,以减轻京津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压力,保障工程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施工单位监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