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职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师的素质结构

2015-08-15张天宝王冬梅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解剖学素质能力

张天宝 陈 斌 王冬梅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宿州234000)

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的根本在教师,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尤其是医学模式的转变,亟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解剖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直接影响医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解剖学教师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是培养大量应用型、创新型医技人员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和完善高职高专解剖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对转变医学模式、培养21世纪新型医学人才和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高专解剖学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分析

1.1 教育观念落后

高职高专解剖学教师大多都毕业于医学类本科院校,非师范类学校毕业,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教育观念陈旧。课堂教学以“满堂灌”、“填鸭式”的灌输为主,重理论、轻实践;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教法、轻学法。

1.2 知识层面狭窄

部分高职解剖学教师知识面狭窄,只熟悉解剖学相关课程知识,缺乏基础医学其它学科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不了解解剖学学科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内容枯燥,缺少趣味性,不能列举大量临床实例丰富解剖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低下。

1.3 教学能力欠缺

教学是门艺术。聆听教学基本功扎实、具有高超教学能力的老教授讲课,不仅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就像在看一部电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职业院校解剖学教师普遍存在教学能力欠缺,教学基本功有待提高。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还包括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1.4 技术水平较低

解剖学是一门实践学科,要求有较强的解剖操作和标本制作能力,通过对尸体的解剖操作和标本制作,加深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因此,要求解剖学教师要有较高的技术操作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解剖操作。但是,部分教师没有尸体解剖和标本制作经验,仅仅依靠理论知识和模型进行实验课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阻碍了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5 临床实践缺乏

临床实践经验对解剖学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剖学教学必须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了解解剖学知识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临床病例,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解剖学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不能将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

1.6 教学科研脱节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大部分职业院校解剖学教师科研能力不足,或者只注重教学而忽视科研,不能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与科研脱节,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1.7 职业倦怠影响

解剖学教师越来越普遍的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1]。由于解剖工作的特殊性,如工作量较多、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的偏见等,使解剖学教师比其他专业课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导致工作热情减退,自我认同感降低,缺乏责任心,对学生冷漠,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2 高职高专解剖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优秀的解剖学教师应该具备两方面的素质结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包括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知识,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非专业素质包括优良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师的个性特点和个人魅力,独特性和艺术性的教学风格。

2.1 广博的专业知识

解剖学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接触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程。解剖学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解剖学相关课程知识,也要熟悉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等。只有拥有广博的医学基础知识,才能把人体结构和名词术语阐述地清楚、明白。

2.2 深厚的教育理论

高职高专学校解剖学教师大都来自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虽然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学习,但是都经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系统学习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实践证明,科学的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可以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3 较强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包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强有力的组织管理能力、坚实的教育科研能力以及熟练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能力等[2]。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转变,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迫切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教学理论,丰富教学成果。

2.4 高尚的品德素质

解剖学教师要忠诚于党的医学教育事业,除了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外,还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践精神、人文精神[3]。不断增强医学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2.5 崇高的个人魅力

解剖学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格,还要有崇高的个人魅力和个性特点。通过教师优秀的个人魅力,关心关爱学生,吸引学生产生学习解剖学的强大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才能让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寻人体的奥秘。不仅如此,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6 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所展现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组织和领导能力,讲课的趣味性、艺术性和审美性等[4]。解剖学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除了要具备崇高的个人魅力和个性特点外,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的幽默风趣可以增强传授知识的趣味性;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随时根据学生表现调整授课方法,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3 提高解剖学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1 转变教育理念

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思想和观念。因此,解剖学教师要加强教育思想的转变,从传统的教育观向现代教育思想的转变,确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从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教学的转变,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人才。还要从学科的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改变过去解剖学教师只熟悉本学科知识,加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理论知识学习,形成宽广深厚的相关专业知识,是解剖学教师素质全面提升的表现。

3.2 加强师资培训

对解剖学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是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比如,到高等医学院校进修班进行系统学习,校外短期培训班学习,校内假期培训以及学科内的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师德修养。对提高解剖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重视技能训练

重视和强化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对解剖学教师意义重大。通过定期开展解剖技能大赛、技能讲座和技能培训等强化教师技能训练。使解剖学教师能够利用现有标本资源进行尸体解剖和标本制作,能够及时报道解剖过程中发现的变异及畸形,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解剖实验课的实习等。

3.4 教学科研并重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只有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解剖学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科研讲座和科研活动,培养科研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解剖学教师是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承担转变教学模式和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力量。解剖学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储备、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为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令狐艳,余资江,肖朝伦,等.解剖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0):1303-1305.

[2] 马振海.素质教育读本[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126.

[3] 阚氏海,张学俊,赵东梅,等.浅谈青年解剖学教师的素质结构[J].科学时代(上半月),2011,(15):332-333.

[4] 张胜昌,钟震亚,黄秀峰,等.浅论解剖学教师应具有的“非专业素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l7(2):66-68

猜你喜欢

解剖学素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