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2O商业模式在高校服务平台应用研究①

2015-08-15河海大学吕千千汪蕊耿朝娜曾三燕

中国商论 2015年31期
关键词:在校生常州服务平台

河海大学 吕千千 汪蕊 耿朝娜 曾三燕

1 背景

1.1 大学生行为的信息化转变

在当今信息化的大潮下,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截止到2015年6月,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达6.6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48.8%,其中,中国手机互联网用户规模达5.94亿[1]。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达到了23.8%。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下,大学生的生活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室、食堂、宿舍的“三点一线”,而是充满了“淘宝”、“团购”、“微信”等信息化的字眼,但这又仅仅局限于电商大头一般化的商业性服务,贴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平台少之又少,当代大学生期盼一个能满足大学生寄宿制生活下的衣、食、住、行和学习的更便捷、更轻松的网络服务平台。

1.2 O2O模式的应用现状

2003年05月10日,“淘宝(中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淘宝,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从此带动了中国B2C、C2C网络消费的热潮,并一直火爆至今。但B2C和C2C模式固有的弊端和运营的漏洞,例如物流的拖延问题、购物的物不对图问题、在线支付的钓鱼网站问题等让这一电子商务模式日益不能满足人们的网络消费需求,人们急需一个能结合线上消费便利性与线下安全性的新电子商务模式,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日趋成熟、新技术的应用、互联网各种商业模式的排列组合,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应运而生[2]。O2O模式就是其中的代表,并且在短时间内被捧得火热。O2O电子商务模式数据显示美国线上消费只占8%,线下消费比例依旧高达92%;而中国的这一比例,分别高达3%和97%[3]。各路专家大胆预言,O2O模式未来会改变中国,线上、线下一旦连起来,将是巨大的爆发式的力量。

综上,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建设高校学生服务平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结合线上消费便利性与线下消费安全性的新电子商务O2O模式,将对高校服务平台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2 高校学生服务平台的研究现状

如今的高校学生服务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学校官方网站,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学校介绍、新闻发布、招生信息、就业信息、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机构设置、教学素材以及留言板和学校论坛等,学生在网站上主要进行教务信息管理,政策信息采集和校园新闻浏览等活动。总体来说,高校官网功能较为齐全,但基本服务于学校的办公和学生信息反馈,疏远了学生的生活,这也导致了校园官网的低关注度;另一类为学生自主建立的贴吧、微网站等平台,因其具有的时效性强、参与度高等特点,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社会和学校里的各种大小事件都会在贴吧和微网站中得到迅速的反应,贴吧和微网站逐渐成为高校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但是此类服务平台的一大弱点即是功能单一,只能作为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平台,若想做他用,则立刻会面临信息被淹没和各类信息过于混乱的问题。

当今高校缺乏一个能满足大学生寄宿制生活下的衣、食、住、行和学习的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平台。

3 意义

3.1 理论意义

3.1.1 大学生行为信息化转变下的学生服务平台的一般化建立模式

从8所苏锡常高校出发,建立基于O2O模式的高校学生服务平台后,大学生信息化的行为模式数据将贯穿服务平台的整个流程,通过对学生使用各环节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期能得到当代大学生行为信息化后的高校学生服务平台的一般化建立模式,并对这一模式进行试验和总结,为规模化建立更便捷、更安全的高校学生服务平台奠定理论基础。

3.1.2 O2O模式应用于高校学生服务平台的可行性研究和应用性改良

通过对苏锡常8所高校的调研,收集将O2O模式应用于高校学生服务平台的可行性,并且总结实践结果得出可行性应用的前提条件、实施条件和运行条件;也对应用于高校学生服务平台的O2O模式进行改良,分别从online和offline的两方面进行改良实验和总结,得到结合高校特点、大学生使用心理的应用模式,补充对时下O2O模式的研究。

3.2 实践意义

3.2.1 建立高校学生服务平台,便捷大学生学习生活

将O2O模式应用于高校服务平台,利用线上信息的海量化和易获取性,以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微信平台作为接口,结合大学生因寄宿制而导致的生活圈集中化、生活特点规律化的特点,联系高校周边的各类商城、商家以及校内的学生组织和各类社团,构建一个拥有强有力的线下能力的线上服务平台,并且结合高校特点改善O2O模式,避开在线支付问题,将交易和服务转到线下,便能让学生线上的信息发布和交流、订购服务、商家返利等功能因为有了线下的支持而更便捷、更安全。

3.2.2 保障大学生的求偿权益

基于O2O模式建设的高校学生服务平台具有的“消费服务可计量、可记录”的特点,可以帮助解决学生在校外的消费纠纷,进而改变现今大学生在食品安全等消费问题上只能吃“哑巴亏”的现状,真正让大学生的生活与消费变得更轻松、更实惠、更安心。

3.2.3 可推广性

全国各地高校多为寄宿制高校,校园四周大多已经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商业圈,这一个特点符合了我们课题研究的大前提——生活圈集中化,生活特点规律化,使得基于O2O模式的高校学生服务平台的建设具有可复制性。

4 不同高校O2O平台建设环境

4.1 开放度

苏锡常不同高校O2O平台的建设环境存在差异。在调研的8所高校中,设置门禁不允许外来人随意进出的高校有: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大学白云校区、苏州大学;允许校外人员进行参观访问的大学有:常州工学院、常州卫校、江苏科技大学、江南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高校学生服务平台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高校O2O平台建设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如常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在校生使用O2O线上线下平台的频率比较少,主要原因是高校设置门禁,外卖等服务不方便开展,学生需要亲自到校门口取餐,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相反,常州工学院、常州卫校、江苏科技大学、江南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使用O2O服务平台的频率相对较高。对于同样设置门禁的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通过校内学生组织对外卖等进行派送,大大方便了在校生对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的使用,所以使用频率也较高。由此可见,一个方便高校在校生的O2O学生服务平台存在极大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空间。

4.2 高校地理位置

在样本选取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取了不同地理位置的8所高校。根据市区和郊区,周边经济发展状况对不同高校进行划分。地处市区,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高校有: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工学院;地处市区,周边发展较落后的高校有:江苏科技大学;地处郊区,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高校有:江南大学,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地处郊区,周边地区待发展的高校有:常州大学,常州卫校。通过调查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地处市区,周边经济较好的高校在校生使用O2O线上服务平台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的高校在校生。这一地区超过80%的商家都会使用O2O线上线下服务平台,高效便捷的服务,丰富多样的服务选择,低廉的外卖配送费用和不同平台实时优惠情况吸引了高校在校生对O2O服务平台的使用。对于地处郊区,周边经济发展较好的高校,大多分布在大学城内,高校周边的商圈随大学城内众多学生的需求发展起来。如苏州大学城内有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众多高校,这些高校共用一个商圈,商圈内的商家种类和数量基本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但与前者相比,此类地区由于商圈与学校距离因素的影响,外卖配送费用通常较高,一单至少3元,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外卖费用会上升至5元甚至更高,影响O2O平台在这一地区的使用频率。地处郊区,周边待发展的高校,在校生对O2O平台的使用频率较低。对于高校周边商家,平均每天单数为2~3单,极少数情况下个别商家一天能够达到10单。而对于地处市区而周边经济发展落后的高校,其周边商家几乎不使用O2O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因此这一地区O2O平台的建设受到了极大限制。

5 学生对高校服务平台的使用情况

不同高校在校生对O2O服务平台的需求不同。受到O2O平台建设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大多限制校外人员进入的高校在校生使用O2O服务平台的频率较低。使用O2O服务平台频率较高的在校生行为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天气、节假日、性别、校内食堂的质量、课程安排、不同O2O平台优惠力度和使用习惯等都是影响因素。雨天大风降温等恶劣的天气学生更喜欢使用O2O服务平台点餐购物,周六周日男生使用O2O平台点餐频率大大增加,原因主要是方便在寝室玩游戏;校内食堂餐饮单调也会使学生趋向于使用O2O平台点餐叫外卖,如果学生临近用餐时间有课的话更偏向下课后直接去校内餐厅用餐,很多同学表示O2O服务平台在某一时期的优惠力度也是他们是否选择使用O2O平台点餐的影响因素之一。部分同学表示他们通常会使用自己习惯和偏好的O2O服务平台点餐。

基于此,O2O服务平台在高校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的空间,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高校在校生的O2O服务平台,现有服务平台种类繁多,市场还有没发展成熟,一个专门的针对高校在校生的高校学生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极大方便高校在校生的生活,保障高校在校生的权益。

6 基本结论

(1)学生订单量小、散、价值不高;

(2)使用外卖中介(例如达达)费用高,商家倾向自己送外卖;

(3)对于线上销售需求存在,但普遍不高(需求的大小因行业不同各异);

(4)线上支付使用频率高,如支付宝,微信等;

(5)学生外卖文化各高校有差异,主要与学校开放度有关;

(6)外卖app点餐是否盛行与地区发达程度有关;

(7)使用外卖点餐频率与时间,天气有关;

(8)雨天部分外卖配送平台加价,商家成本提高;

(9)苏州大学城内外卖配送费3元起价,按距离算;

(10)男生平时在宿舍玩游戏喜欢点外卖;

(11)由于满减优惠,学生偏好集体点餐,多数外卖不向学生收送餐费;

(12)宿舍园区不开放,外卖送到园区门口;

(13)校内商业街不使用外卖app;

(14)外卖平台的选择与活动力度和个人偏好有关。

7 结语

本文针对苏锡常8所高校O2O模式在在校生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O2O模式的建设背景、现状、环境和意义,结合高校在校生的意见得出结论,总结了现阶段O2O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建设贴近大学生生活服务点的O2O平台提供了理论支持。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统计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2015.

[2] 马红春.O2O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分析[J].科技视界,2012(9).

[3] 姜奇平.O2O商业模式剖析[J].互联网周刊,2011(10).

猜你喜欢

在校生常州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常州的早晨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基于药学类在校生社会实践调查的人才供求探讨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