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跃亭 乐视超级野心

2015-08-13杨旭然

英才 2015年8期
关键词:贾跃亭英才内容

杨旭然

超级内容、超级电视、超级手机、超级汽车、超级生态系统、超级合伙人……没人确切知道乐视的下一个超级目标是什么。

7月15日采访第二天,乐视网(300104.SZ)投资香港上市传媒股北青传媒(01000.HK),该股曾被视为内地媒体上市第一股。

而半个多月前,乐视旗下公司刚一掷千金,21.9亿元入股酷派集团。

这些不过是乐视网创始人、董事长贾跃亭一系列布局中的两个落子而已。

今年5月13日乐视网(300104.SZ)市值一路冲到1600亿,外界惊呼继BAT之后另一个互联网界大佬正在冉冉升起。

从百亿套现,千夫所指,到从跨界并购,眼花缭乱。乐视的生态系统到底能承载贾跃亭多大的超级野心?

当我们走进乐视大厦,这里一切给人的感觉都是满负荷的,却又朝气蓬勃。在12层的办公楼里,想等到一个没有载满人的电梯并不容易。乐视旗下各个子公司共计5000余名员工,再加上大量的来宾访客,让楼里的每一间会议室甚至休息室,都被长期占用。

工作空间的饱和,是乐视发展状态的一个外在表现。而其发展态势更多的体现,则是在于持续的扩张。以内容为核心的乐视生态体系,一直处在不间断的完善过程之中:自制电影、购买网络小说版权、再到签约一系列大牌导演,用各种手段充盈着内容体系;之后先是发力电视、手机乃至未来的汽车,激进式扩张给各个硬件行业带来不小的冲击。但贾跃亭却告诉《英才》记者,这只是开始。很多的长远战略规划,现在都还处于实现早期。

乐视电视畅销之后,手机终端被贾跃亭给予厚望:花费大量财力收购而来的内容版权,以及由花儿影视、乐视影业、乐视体育等下属企业提供的视频内容,都需要在高性价比硬件产品的带动下顺利变现;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影视、体育两大核心部分,则已经分别实现了独立运营,为乐视提供更多不可替代的内容支撑,进而形成单独的生态体系。

在更远的规划中,超级汽车、VR头盔等视频终端,还将通过更多的方式展示乐视所拥有的一切内容产品,让乐视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完成对内容的广泛传播之后,“内容入口”的潜力将被充分发掘,乐视还将围绕内容开发出一系列全新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内容的盈利能力。

这样庞大的商业计划,所需要的人力和资本数量之庞大可想而知。虽然最近几年,乐视的收入水平都以每年100%以上的速度递增,但相比投资和支出,盈利与现金仍显不足,长期处于“不成比例”的状态。但其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却并不为这些问题所拖累,反而持续快速上涨,领涨创业板。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乐视在舆论场、资本市场中都推上了风口浪尖。其中代表性事件当属中央财大教授刘姝威发表研究报告;而几乎与此同时,乐视旗下重要子公司乐视体育却获得阿里、万达相关投资机构的大额投资。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似乎从来没有过这样一家企业,受到过这样两极分化的价值评判。

对此贾跃亭向《英才》记者直言,有人把乐视的战略规划看成不断地编故事,为了股价,为了资本。可如果这样,为什么多年来我们只从证券市场融到一亿美元?

互联网方兴未艾,未来将如何深度发展,仍存在巨大的变数。内容是否可以真正颠覆硬件世界?年费之外,乐视还能怎样利用内容产生更大收益?布局谋篇之后,生态体系落地能否顺利,成效几何?在黎明时分,没人会知道白天世界的精彩或危险,乐视和贾跃亭面对的,将是来自时代的检验。

估值谁对谁错?

-

2015年注定是中国资本市场令人难忘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以乐视网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性成长企业,在A股中受到了空前的追捧,创业板整体短时间内翻倍有余,乐视更是从30元左右起直线上涨5倍之多。随后,一场股灾让这轮梦幻般的上涨直线跌落。

有人迷茫,有人愤怒,更有人将怒火泼向乐视,认为其100亿元的减持计划、“不着边际”的高市盈率、短时间内过快的上涨引发了创业板、乃至整个大盘快速下跌的悲剧。

在贾跃亭看来,所谓“高位减持”的说法,决策完全是出于上市公司资金的需求来考量的。“自上市以来,乐视的管理团队都没有减持过股份,这是第一次”,面对《英才》记者的疑问,他显得有些无奈。

随着乐视生态体系不断地扩充,乐视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按贾跃亭的解释,此前所有的股权质押融资,基本已经都用到了公司经营中去。但由于质押时间较早,所以短期的市场波动不会影响到公司的资金安全。

财政部财科所原副所长王世定告诉《英才》记者,乐视是一个发展速度非常快的企业,而且同时进行着手机、汽车等几个大型项目。对于此类企业来说,现金流的紧张是非常正常的,不必过度解读。

截至2015年7月17日收盘,乐视网市值994亿元,在大幅下跌的创业板个股中,乐视网率先企稳。市场对于乐视网的认可程度,并未因短期的下跌行情而大幅下降。

对于市场走势,贾跃亭坦言无法左右。但他明确地告诉《英才》记者,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适用的估值体系并不完全相同:“市盈率不能够一概而论,得根据不同企业的类别、特征、发展阶段而定。但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历史上没有这种区别,很多人对所有企业一概而论,平均市盈率20倍就是合理,高了就是不合理。”

工业时代企业每年增长水平有限,每年30%已经是非常好的状态,但到了互联网时代之后,很多企业的增长都是翻番往上增长,制造一个市值几千亿美元的企业,可能只需要十年左右。“这时继续使用发源自工业时代的会计准则,对一个企业进行估值衡量,是不合适的。而且现在国际上的会计准则也在进行一些调整,以适应目前的商业现状”,王世定告诉《英才》记者。

资本市场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企业进行定价的能力。不论是传统的农业企业,还是垄断的工业企业,乃至于专注研发的各类机构,市场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明确价格、回报率。

“互联网情况下评价企业价值,最核心的就是用户。然后是对于社会、产业的价值,最后才是企业短期的盈利能力”,贾跃亭如是说。这恰恰也能说明,最聪明的资本是如何找到最具前景、最适合的投资企业。

信息化社会的前夜,人们的生活处在加速的变革期。为了适应这种变革和人类未来的生活,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面对一个即将改变的时代,非黑即白的评判标准似乎并不适用,因为这些评判的标准恰恰是建立在旧有的商业秩序之上。

那么,一个手握互联网时代最丰富内容体系集成、同时能大幅降低用户获取内容硬件成本的企业,会对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价值?

为何被资本市场认同

-

“乐视生态”无疑是贾跃亭最殚精竭虑思考的事情。甚至在乐视超级手机的开机界面、包装上都被刻上了鲜明的“乐视生态”印记,竭力告诉公众这四个字的价值。

“什么叫生态系统?真正把横的和纵的结合起来,既把产业链打通,同时横向也是全面开放的,这个就叫生态系统。”贾跃亭显然对“生态”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与BAT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不同的是,乐视的生态体系中,并没有依靠太多的附庸中小企业来完善其产业链条,而是更多的采用了垂直整合的模式。电影自己做,电视剧自己做,再配合上自己制作的电视、手机,在乐视生态中完成内容的闭环运作。

这样运作的结果是,乐视的内容体系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同时硬件设备虽然没有利润,但是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影响力非常大。对于这种结果贾跃亭表示满意,他认为,只要是用过乐视产品的人,都会发现乐视确实做出了世界范围内与众不同的东西。

“拿电视来说,2年以前推出,到现在还是世界最领先,别人做不出这种电视,不是说技术达不到,也不是资金达不到,而是没有生态系统,这首先体现在没有形成内容的闭环”,贾跃亭对《英才》记者表示,闭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不断产生跨界产品,产生全新的产品体验和更高用户价值,这也被他认为是乐视非常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而在两大核心内容领域,乐视影业与乐视体育同样在构筑着“子生态体系”,复制乐视的商业模式,通过多种尝试积极获得新的盈利点。如乐视影业CEO张昭对《英才》记者所言,乐视影业正在尝试以内容作为入口,发掘出一套由植入广告、衍生品为基础的“带温度的互联网影视+生活”商业模式,从而打开影视作品背后万亿级别的消费者服务市场;而乐视体育也将依托其内容优势,开发包括体育智能在内的一系列衍生产品。

通过这种“子生态”的自我创新,乐视有望将内容的价值进一步扩大化,实现总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内生式延伸之外,外延式合作也是乐视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不论是内容,平台,终端还是应用,乐视都有非常大的与外界沟通合作的空间。与硬件企业合作,乐视可以扩充其内容、应用的使用范围,与软件企业合作,则可以提升其终端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提高其平台的使用效率。

最近一段时间,乐视寻找外部合作者的速率正在加快。早在去年,乐视就与海康威视(002415.SZ)进行合作,在智能家居和安防视频领域进行合作;汽车方面,乐视已经与北汽、阿斯顿马丁展开了各领域的合作。

7月,乐视又宣布在手机领域与酷派进行合作,而在这之前乐视已经买入酷派18%的股权。与此同时,乐视与卫宁软件(300253.SZ)的合作协议达成,乐视凭此切入大健康领域。这些布局虽然看似无章,但实则与乐视生态的各个环节都有补充作用。

“乐视生态的开放性决定了,我们是完全向全社会开放的。我们希望能够和乐视产生强相关的企业共生、共享我们整个乐视生态,这也是我们和苹果模式非常大的一个区别之处”,贾跃亭解释道。

闭环内以内容为根基,不断进行自创新获取新的盈利点;开放端吸引合作伙伴,扩大业务半径。乐视的生态体系布局正在日益完善,当类似电视、手机这样真正落地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用户面前时,乐视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将更加广泛的被社会、被资本市场所认同。

率先实现盈利的视频网站

-

内容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且占据每个人的大量时间,持久,高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的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4.39亿,而手机终端视频的使用率已经达到55.7%,达到2.94亿人,这几乎覆盖了中国绝大多数的中等收入以上人群。

互联网时代到来,极大提升了人们获取内容的能力,也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内容的方式:海量的长尾细分内容,辅以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大行其道,同时用户对于视频内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与互联网视频“1.0时代”的情况截然不同。在早期的视频网站中,用户自主上传视频文件,数量众多且散乱,其质量往往参差不齐,且在版权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在行业中属于第一批出资购买正版版权的企业,当时的价格可以说非常低”,贾跃亭告诉《英才》记者,对于正版、优质影视内容的收购,乐视走的比行业中任何一家企业都早。这也让乐视奠定了目前生态体系的基础。

他向《英才》记者透露,2003年刚到北京时,他和同事们就已经做出了一个类似于现在手机APP的手机终端视频播放程序。但在当时的情况来看,整个视频、硬件产业不能支撑这样的技术。

前瞻性正是源于对视频产业的强烈看好。从2005年起,乐视就开始在完全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中,大量收购版权资产。

“2008、2009年的时候,原本没有购买版权的视频网站发现了问题。国家对于版权保护力度加大了,并且这些企业面临上市,需要实现自我规范。于是他们开始转向买版权,而这时我们已经积聚了非常多的低价版权。”贾跃亭对《英才》记者表示,版权交易让乐视成为了少有的率先实现盈利的视频网站。

在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上,贾跃亭明显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当版权的购买者数量越来越多、价格出现爆发式上升的时候,我们又走上了购买IP(知识产权)的道路;而当竞争对手都去购买IP的时候,乐视又开始进军制作环节了。我们有乐视影业,后来又收购花儿影视,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互联网影视行业的领导者。”

贾跃亭解释道,内容战略方面不断领先是非常重要的。简单的价格竞争不是乐视的强项,因为乐视不是最有钱的公司,所以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创造力。

在乐视的生态体系中,内容是一切布局的出发点,是旗下各类终端产品竞争优势的核心基础。正是看到了内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看到了人们对于优质内容强大的需求,贾跃亭才敢于在各个领域做出如此庞大的战略规划,谋求“挟内容以令硬件”。

用互联网模式重新定义产业

-

正如贾跃亭所说,在2011年刚开始进入电影制作环节时,很多人都认为这行不通。

但成立几年之内,乐视影业就取得了快速的进步:成立第二年跻身华语电影公司票房四强,2013年再以9部电影发行、票房10亿的成绩跻身前三,仅次于华谊、光线。

对于这种快速发展的态势,贾跃亭认为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乐视影业实现了用互联网模式来重新定义电影产业。

传统电影产业主要是两大要素:制作部分,发行部分。对于乐视来说,制作部分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乐视大量采用互联网IP变成电影,《小时代》等都是用网络小说改编的,如今很多公司也已经跟随乐视影业的步伐,改进运作模式。

另外一方面,互联网影视非常注重“C2B2C”模式,就是让用户参与进作品的创作,让用户来创造内容、价值,再反过来回馈给用户。“我们希望乐视内容制作部分能够更多的让用户来参与,通过乐视论坛吸取乐迷建议。让作品深度互联网化”,贾跃亭说。

过去的几年里,面对中国影视产业迅猛的增长势头,大量社会资本已经按捺不住投资热情,携巨款进入到影视行业中来,其中包括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但乐视影业CEO张昭认为,乐视影业具备先发优势,在整个乐视生态系统的相互促进之下,不太担心外来者的竞争。

张昭对《英才》记者表示,乐视影业在2012年宣布了互联网影视的定位,当时市场并不认可:电影行业不理解,互联网行业“装作没听见”。后来《消失的子弹》、《小时代》、《敢死队II》等电影取得成功之后,其他对手才开始纷纷进入。

对此贾跃亭也笑称,乐视在大部分人眼里是“异类”,运作模式被很多人质疑,要么鄙视,要么看不懂。但当效果出来了,他们便后悔没有按照这种方式去做,想做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门槛已经非常高了。

“互联网影视”实际上是一种融合,把互联网的用户思维、短平快的业务模式、细分目标市场的分众思维融合到传统的电影产业中去。在这方面,美国的同行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面,以奈飞(Nasdaq: NFLX)为代表的美国企业已经在自制电视剧中广泛使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张昭认为,目前从国内来看,乐视影业在融合传统与互联网思维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基于用户分众心智的IP运营能力,需要常年在行业中积累起来,这对于从业者来说,需要很深,很长时间的积累,这就是我们在行业中独特的优势。”

当乐视影业的内容产品推出后,乐视生态体系的多屏推广优势,将让乐视的电影内容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从传统的线下电影院发行,再到乐视网、超级电视,整个发行全流程化,影片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程度的利用。

“以后我们会实现真正的同步发行,甚至互联网上率先发行。”贾跃亭向《英才》记者透露,下半年乐视可能会进行一次尝试,让一部3D电影先在互联网上发行,乐视的用户先饱眼福之后,再进电影院进行放映。

两大首富军团携手力挺

-

和影视一样,体育也是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贾跃亭也将其与乐视影业一样,单独成立公司,独立运营,独立融资,甚至为其在朝阳公园桥的西南角设立了单独的办公室。

乐视体育将完全复制乐视生态的模式。

“在此之前,原来互联网体育只具有媒体属性,几大门户就是发一些新闻、转一些赛事。我们想做的,则是把这个产业链彻底整合在一起,从最上游的赛事运营,到赛事的直播,再到媒体,再到赛事内容的二次加工,再到最后赛事衍生品,再到整个体育智能”,贾跃亭对《英才》记者说道。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业务规划,但鉴于体育在内容产业中的重要地位,乐视体育团队一直保持着高速的投资状态,从未怠慢。毕竟站在用户的角度,一个没有丰富体育节目的视频服务,谁会花钱去买?而在布局体育内容的同时,乐视也将顺势参与到体育产业的整条价值链当中去。

乐视体育CEO雷振剑曾表示,现在公司对于整个内容的布局上非常快速,没有给团队在内容投资上面设任何上限。对于乐视体育来说,加快攫取内容的速度,让内容布局得更加完善是发展的当务之急。

这样的发展策略让融资成为公司非常重要的任务。今年5月13日,乐视体育宣布了首轮融资,王思聪旗下普思资本、马云旗下云峰资本,以及昔日证券教父阚治东率领的东方汇富资本都参与了此次投资。

作为本次乐视体育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易凯资本对于乐视体育的价值有明确的认知与判断。掌门人王冉曾经对《英才》记者表示,乐视体育之所以要引入战略投资者,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财务投资人,就是希望投资者能够从公司的业务发展角度出发,在大的体育资源上能够提供助力,而不仅仅在财务上和资金上提供助力。万达和云峰背后有很多的体育资源,将来有望和乐视体育实现互动。

众所周知万达在体育产业中浸淫多年,旗下拥有众多资产,而马云也一直对“健康产业、快乐产业”情有独钟,已经投资了恒大俱乐部等体育资产。此次两大“首富”军团携手入股乐视体育,给三者在体育领域的合作打开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快速的投资已经初见成效。截至目前,乐视体育已经拿下全球400余项赛事转播权,这无疑大幅增加了乐视视频年费的含金量,同时也形成了体育视频产业的竞争壁垒。这个用真金白银堆砌而成的竞争壁垒,完全可以让众多的潜在竞争者打消念头。

在壁垒内部,为了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乐视体育将与乐视影业一样,将重心转向IP的投入运营。贾跃亭表示,竞争面前,自己的IP盈利效果自然最好。真正的体育产业公司、体育运营公司、体育平台型公司肯定会直接和赛事运营那边产生关系,实现IP的去渠道化,这与当年乐视从买版权到买IP的道理一样。

猜你喜欢

贾跃亭英才内容
诚聘英才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乐视网、贾跃亭 被处“天价罚单”
贾跃亭:戏如人生
招揽英才
招揽英才
贾跃亭,你还欠A股一个重要承诺没有兑现
主要内容
批判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