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逝者如斯夫(创作谈)

2015-08-10范剑鸣

星火 2015年1期
关键词:任教教书渡口

文//范剑鸣

逝者如斯夫(创作谈)

文//范剑鸣

二○一三年正月,我在老家走亲戚,路过曾经任教的乡村中学。围墙已然倒败,房舍依稀似当年,院坪堆放着木料,新建了民居,已没有学校的模样了。学校附近原来有个渡口,但梅江筑起了大坝,建起了大桥,渡口也不复存在,唯一不变的是江边那棵高大的枫树。回忆青春岁月,往事历历,我无以排解内心的惆怅。记得我第一次发表的小说《渔火》就是写这所学校。记得阅读《2012年中国最佳中篇小说》中的《祛魅》时,也总是固执地联想到这所学校,虽然我只是任教了一年,好像主人公李林燕就是这所学校的同事。

让我想起这所学校的,还有逝者。二○○○年国庆同学二十周年聚会,忽然得知一名叫杨成的同学已离开人世。他是城里人,高个子,戴着眼镜,听说调出山乡后在城里干过摩托车出租的生计。一九九二年他和我一起在这所渡口边的学校教书,引来朋友拖家带口来学校躲避官司住了大半年,听说是打伤了人。后来我在城里散步还时常遇到当年的寄居者,只是相见不相认了。是的,那段流星般的岁月,时常想起的也许只有我一人。

进城十年了,我对稳定的生活其实并不满意。这并不是由于物质追求的失落,而是两点一线的日子磨损着生活的激情。我时时想起艰苦无比但趣味盎然的乡间岁月。这与我诗歌中大量的乡土写作不同,并不是简单的怀旧啊、思乡呀,而是实在觉得生活况味有着深刻反差,难以磨灭。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弱点:一方面总是追求安稳平静的日子,一方面总是怀念动荡漂泊的岁月。

是的,早年那种单位不断调动、宿舍频繁更换的滋味,实在有意思得多。乡下教书时我其实只变换了三所学校,但宿舍变动有十来次之多,一半都是频频闹鬼不得安宁,要么是幽暗的古祠,要么是前任主人刚刚暴亡(我的小说《恍然大悟》即取材于此),要么是窗后有空坟,要么土屋有怪响,弄得惶惶然,以至于多数时间摸到同事房里就寝。

逝者如斯夫。二○一四年夏天去广州前几天,我突然又被这些往事纠缠住了,于是用了一天时间把这些人物派遣到纸上,就成了《雾失楼台》。小说成了变形的记忆,编织的情节和真实的细节相互召唤,尽管我如此烦恼于自己的拘泥生活,但梅江边的岁月总算疏导成了一条纸上的小河,“失”而复得,甚觉安慰。

猜你喜欢

任教教书渡口
我的教书生涯
界首渡口缅怀红军
汉江渡口——两代艄公的“价值观”
每一个彷徨的人生渡口,唯有自渡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在渡口
在山里教书
补考
秀才教书
梦开始的地方
——101中任教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