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节假日电视新闻节目模式

2015-08-10唐务逊

声屏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语态新闻联播原生态

唐务逊

创新节假日电视新闻节目模式,联播类新闻栏目是重点也是难点。作为国内此类栏目的领头羊和风向标,央视《新闻联播》以2012 年中秋、国庆两节的街头海采《你幸福吗?》为开端,以“走基层”为载体,在国内业界率先探索创新,推出海采、纪实、说吧、“据”说、自拍、开放式结尾等节目模式,以清新、温暖、向上的风格而广受好评热议。以央视为标杆,地方台纷纷效仿和跟进。

电视节目模式包括节目形态、语态、姿态等方面内容,创新节假日新闻节目模式,也主要围绕这几方面来展开。由于这些模式大多由央视首创,以下以央视《新闻联播》为主进行论述。

形态:清新向上

电视新闻,内容为王,形态制胜。节目形态是节目模式的基本模式和“程序软件”,是节目模式的核心,它具有可复制性,可利用成型模版实现批量生产,形成集群效应和规模效益。具体到节假日新闻来说,虽然基本都是由走基层的“基层体”衍生,但又细分为问、纪、说、拍、播等形态。

问:街头海采,问百姓心声,扬核心价值观。用海采来主动设置话题,是央视的一大创举,从最初的问幸福、问爱国、问父亲母亲最在乎什么,到后来的问家风、问时间、问乡愁、问传家宝、问点赞,每逢节假日和重大政治节点,央视都会用随机、完整、原生态的海采,让百姓讲真话、实话、家常话,探索百姓对核心价值观的质朴理解和表达,处处都在体现核心价值观。

纪:蹲点纪实,回归新闻原点,触碰世道人心。“走转改”关键在“改”,标志是用细节讲好故事,突出成果是创新出一种新的电视文体——“基层体”,推出《曹家巷拆迁记》《杨立学讨薪记》《招工局长陈家顺》等经典佳作。它表现的报道方式是:“原生态反映、纪实化风格、平民化视角、故事性叙述、连续性跟踪”;体现在细节中是:“全程跟随、真实记录,没有拔高语言,没有宏大叙事,而是靠一个个真实的细节来完成,情节原汁原味呈现”。真实是新闻的原点和生命,要回归这一原点,最好的方式是用打动人心的细节讲好故事,既唱赞歌,也直面社会矛盾。实际操作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长时间全程跟踪,连续剧式的做深做透;另一种是捕捉瞬间鲜活或感人的细节,特写式做细做活。如2013年“五一”期间的展示劳动之美和绝活的《劳动Style》,2015年春节期间的表现团聚之难的《只为多看你一眼》。

说:说吧、“据”说,在说吧里诉衷肠,用大数据看门道。从春运到春节再到清明,既有嘻嘻哈哈、插科打诨的轻松场面,也有热泪盈眶、心痛酸涩的难受瞬间,说者动情,观者感动,说中见情,情暖天下。说,要你说我说大家说,大数据为大家说的呈现提供了技术支撑,“据”说春运就是用普通人看得懂的方式,通过虚拟演播室的数据立体呈现等方式来生动讲述大家关注的大数据,大数据里的动态趋势大家关心,背后故事生动鲜活,串联表达也非常亲和温暖,依“据”说“理”,“理”中见“情”,让大数据不再生硬,而是动情见故事。

拍:百姓自拍,自选自拍,秀出真我。百姓自拍,最早出现在2013 年春节的《焦点访谈》——百姓连连拍,采用普通人拍摄普通人的方式,让摄像机在亲朋好友、邻里同事之间依次传递,记录他们的所思所想。而2015 年春节《新闻联播》里的百姓自拍,则以本人讲故事的方式独立成篇,用手机记录自己最真实、最原汁原味的生活,这是媒体融合、多屏互动的双赢尝试。从观众来说,他们不仅是看客,还参与到节目制作中来,在秀出真我的同时,也展示才艺;对电视台来说,丰富了题材,吸引了观众。

播:实景实时直播,多路现场连线,展示电视“独门绝技”。2015 年除夕的《新闻联播》开场,让许多人大吃一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实时景观镜头,由于配乐和解说出现稍晚,让人以为出了播出事故,直到景观出完,才由主播现身播报提要,如此打破常规的大胆编排,令人虚惊,也令人期待。

尾:开放式收尾,声画温婉,余音绕梁。电视新闻讲究倒头条,虽然位置最后,却很重要,开放式收尾就是匠心独运的倒头条,它更显人文情怀。《新闻联播》在2013 年春节尝试用景区直播实景滚屏,但只有画面和音乐,没有解说词,略显简单,这种结尾从2014 年元旦开始“萌”起来——“都在说2013 就是爱你一生,2014 就是爱你一世,那就让《新闻联播》和您一起传承这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吧!”而到2014 年正月初六、初七这种“萌”态持续发酵——“离家出行的人,请放慢脚步,再看一眼雪中的家乡”,“提醒即将远行的人们,赶紧和亲人合拍一张全家福吧”。用这样非新闻语言温情结尾,情浓味更浓,极大提升了新闻的温度。

语态:亲和亲民

清新向上的节目形态,必须靠亲和亲民的表达方式来体现,也就是语态要“软”和“活”,用“亲”音“软”语来说好家常话和温情话。这既包括新闻稿件、事例等实质内容的再现,也包括主播表情、语言、动作的呈现。连续多年春节央视主播拱手拜年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其实节假日新闻语态的亲和并不止于此。

——亲切温馨。节假日新闻提要,并不只是导语和标题的简单重复,而是深思熟虑的精心制作,一是长度明显增加,二是语言更轻松活泼、口语化。就拿《新闻联播》先声夺人的开场白来说,2014 年除夕是:“今年是大年三十,我们给您拜年了,过去一年《新闻联播》时刻牵挂您的生活,除夕这一刻,《新闻联播》真诚祝福您的团圆,我们备好了一桌子丰盛的新闻年夜饭陪您一起过除夕。”单条提要内容也注重生动性和亲和力,2015 年除夕《回家的礼物》的提要是:“千山万水一定要回家,大包小包装满心愿,回家的礼物看懂中国人心里最重的亲情、最大的家。”(视频)春节说吧,让思念先回家,各地旅客在车站诉说对家的思念。

导语——生动鲜活。即便是比较晦涩冗长的专业名词,也讲得非常通俗生动。比如2014 年除夕 《数据说春运》的导语是:“大年三十,红火热闹,其实在这热闹背后有门道。现在就让我们利用来自互联网的大数据,一起看春运新趋势,看年货新动向,共同分享团圆年里的温暖亲情。”其实春运迁徙图的大数据来自百度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系统,通过智能手机的定位功能来展示迁徒轨迹与特征,但在《新闻联播》导语中丝毫没有这些专业解释,只是大数据趋势和动向的形象说法。

主播——温情自然。主播是电视新闻的表情,新闻语态的亲和亲民要靠主播来体现,问候式的开场和结尾、家常话的提要和导语,除了要改“播”为“说”,也要求主持人随着不同场景、人物连带有自然交流的身体姿势和动作手势,与节目内容水乳交融。

姿态:平视贴近

节假日电视新闻形态和语态的转变,根本来自姿态的转变,也就是从以往的高高在上、生硬冷峻向平民视角、百姓情怀转变。这种转变的内在表现是:

策划:有意义与有意思相结合。寓宏大叙事于个体体验,在讲好故事中讲好道理,“多报道老百姓关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多报道直接表现老百姓自身的故事,做到姿态向下,视角平视。”要做到这些,一是注重对新现象、新变化的新发现,以新鲜事例吸引人,如2013 年春节的《流水线上的爱情》、2015 年春节的《拼在基层》系列;二是做好老题材、老话题的新发掘,以生动细节感动人,如2013 年“五一”的《劳动style》;三是重温历史记忆,以优良品格激励人,如2014 年、2015 年清明的《写在墓碑上的人生》《重温抗战家书》和《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2014 年“七一”的《我们的传家宝》、中秋的《他乡是故乡》。

导向:现场与立场相结合。“媒体竞争从内容上看拼的就是两个场:现场+立场。”有时现场就是立场,如海采,更多时候表达立场则靠强化评论,特别要“勇于深入到互联网舆论场上并且不怕发生碰撞”。表达立场,除了短评、编后话,还有述评、评论员直播连线。

编排:老百姓当主角与善于设置话题相结合。无论是蹲点纪实,还是海采、说吧、自拍、实景直播等节目形态,大多是老百姓当主角或说老百姓关心的事,对每种形态的报道不仅每条给予足够的时长、连续多天播出、多种形态组合,而且上提要甚至是做头题、配评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让报道成为街谈巷议、线上线下热议的话题,打通“两个舆论场”。

走向:纪实融合

如同综艺节目有制作“宝典”一样,节假日新闻节目模式也有类似的采编手册。比如海采就有五条硬要求:“‘框进去’,镜头里既要有采访对象,也要有记者;‘动起来’,跟着采访对象的动作和内容,跟踪拍摄;‘长镜头’,镜头尽量不要断,连续拍摄;‘有对话’,要有记者的现场对话;‘少静态’,不要让采访对象坐下来,成为‘访谈’。”蹲点报道采编方法的则是:“原生态反映、纪实化风格、平民化视角、故事性叙述、连续性跟踪”。其他形态的新闻节目也有各自的制作要求,因为节目形态本身就是一种制作模式,但这种模式不是束缚记者手脚,而是让报道更加真实自然、触碰人心。

“创新永无止境”,任何一种节目模式都会有生命周期,随着新闻事业发展,即便是现在大受欢迎的节目模式也会失去生命力。节假日新闻模式创新该往哪个方向发力呢?从目前的情势来看,一是原生态纪实,二是主动融合。从纪实来说,原生态真实始终是新闻最纯正的底色,善讲故事始终是新闻人的必备技能,关于这一点从2015 年春节央视新推出的《我不见外》《中国人的活法》,以及2014 年国庆《湖南新闻联播》广受好评的《绝对忠诚》,就可看出端倪,其中后两者直接是纪录片的浓缩版,所以原生态纪实永远是新闻的方向;从融合来说,媒体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以新的节目模式,让融合之路走稳走快走好。电视新闻人要“在基层、在现场”,更要“在路上”,寻找新路、走上正路的“新长征”还刚开始。

猜你喜欢

语态新闻联播原生态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原生态静宁苹果
“媒介技术论”语态下的宗教形态与传播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动词的时态、语态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