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与创新

2015-08-04曾鹏德

雕塑 2015年3期
关键词:平面构成

摘要: 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被当代社会文化阶层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寓意与艺术诉求。不仅成为艺术家施展才艺的重要载体,也成为艺术市场艺术品收藏的一个重要文化组成之一。笔者经多年的潜心研究学习,在洮砚创作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性突破,力图在洮砚制作过程中,将平面构成的设计思想与书画的构图理念、砚雕的记忆技巧、石头的材质肌理巧妙结合,以期在创作手法上达到对传统的继承与突破。

关键词:洮砚;平面构成;砚雕技艺;方圆文化

Abstract: As one of four famous inkstones in China, Tao inkstone contains mor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and artistic value that endowed by contemporary social culture class, it had already become the significant carriers for artists to express their abilities, and it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ignificant cultural element in art collection. After many years of study,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created the exploratory breakthroughs in the creation of Tao inkstone,in order to make a combination of design conceptions, compositional notions, techniques, material texture of ston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finally, to inherit as well as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s in terms of inkstone creation.

Keywords: Tao Inkstone, Plane Composition,Techniques Of Inkstone Carving,Culture Of Fangyuan

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以其石色碧绿、石质细腻、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涸的特点深受历朝历代文人的喜爱。一千多年以来,伴随艺术观念、审美标准、科学技术与制作工艺的提升,洮砚进一步赋予更多的文化寓意与艺术诉求,不仅成为艺术家施展才艺的重要载体,也成为艺术收藏、馈赠亲友的新宠,甚至成为一个巨大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当代工艺美术领域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本人幼年起受家父指导研习书法影响,一直喜欢收藏洮砚,家藏颇丰。后来不满足于观赏、收藏,开始用心去雕琢,希望用自己的手雕琢出让自己满意的砚台。随着多年的潜心研究、学习,做出了一些作品,受到社会一定的关注。这让自己欣慰的同时,也使我热爱洮砚的心情更加强烈。以下就本人设计与制作的洮砚作品《吉祥如意砚》(图1)为例,阐述一下自己制砚的雕刻设计与心得体会,以供方家指正。

一、浅浮雕阳刻

传统可用于洮砚制作的石材有很多种,比如鸭头绿、鹦鹉绿、柳叶青等,每一种材质、色泽不同。正如北宋苏东坡曾所称赞的“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洮砚色彩上绚丽多彩,极为美观;材料上细腻、坚硬,适合精雕细刻。概括来说,洮砚材质中的商品当推鸭头绿,石质坚硬、细腻,莹润如玉,伴随有水波状纹路,有杂黄色痕迹的更加名贵。洮砚的砚式厚重典雅,往往在所刻线条内填色,在工艺上有不同于其他石砚的独特风格。

古人以砚为友,以此警示用砚之人。从造型与雕刻上来说,古人制砚偏向实用,基本以素砚为主,不重雕琢,却显得文人味十足。发展到现在,洮砚样式上往往极尽奢靡细腻,高浮雕、低浮雕、镂雕,繁缛复杂,成品作为一种奢侈品被束之高阁或陈设展示。因此,本人在《吉祥如意砚》的创作中,力求成为新生代文人砚范式,在图案的设计上追求平面构成感,雕刻上采取阳刻的浅浮雕造型方式,制造内外两个空间,雕刻语言简明而不简单,整体上含蓄而内敛。

二、方圆衍砚体、砚膛创意

方与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代表着天地、阴阳、刚柔、变通、筹划等深刻的哲学思考,是古人哲学、阴阳学理论的有效体现。方,代表方正、挺直、刚毅、稳重,在传统处世文化中寓意做人要有原则、有风骨,如同徐悲鸿所说“宁方勿圆”,“方”是文人骨子里的东西,“圆”,体现的是周而复始、周行不殆、圆融互通,是一种心理及视觉上的愉悦与满足,是一种和谐共生的人际理念。古人将方圆视为处事之哲学,是对方与圆的灵活变通。许多设计中,采用方圆对比的形式,是对方圆文化的有效移用。

《吉祥如意砚》采取了砚体为方、砚池为圆的样式,正如中国古钱币造型(图2)中古人在设计理念中活用了“天圆地方”之说,这种辩证的思想与设计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为传达一定的文化符号与意蕴,在设计上不能脱离文人砚这条主线,力图昭示文人骨子里对儒、释、道方面的精神支柱。砚膛的圆以光滑曲线和弧线表现柔和、张力的势态,符合人们的审美。圆形砚膛既有追求形式之美感,又有实用的合理性。雕刻时用大圆头坯刀作环铲,中间低周边高,层层的浅淡石色肌理随着砚膛的深浅变化而更加灵动变幻,似云气升腾。抛光时用3000目的油石一遍过,省却了水砂的工序,保留了圆边的棱角,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使用者在蘸笔时有利于控制水分,研墨时用力均匀,由于向心力方面符合人运动的惯性,更能有效地磨出好墨来(图3)。

三、如意形墨池设计

如意是传统寓意吉祥图案的一种,品种繁多,可用不同材质雕作,表示吉祥幸福。由于它所承载的美好寓意,成为皇宫贵族宝座旁、寝殿中的固有摆件,也是民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并被应用到一些工艺美术制作中。如今如意工艺品在古玩市场较常见,雕工精湛的如意工艺品是收藏家追寻的热门。

《吉祥如意砚》砚膛的灵感来源于苏州园林的圆形之“门”(图4),蓄墨池便是“门楣”。在该砚设计时特意将门楣改成如意形状(图5),将“门”和“门楣”叠在一起,这种整体造型在古砚中很是少见的。一方面显得美观,另一方面在使用上更加切合实际,又能真正起到蓄墨作用。传统吉祥文化是一部烟波浩渺的大学问,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盼,有文库的注释专辑,也有图案描绘造册。吉祥如意仅是其中一个代表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方砚台是对一些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图案符号的一次重构。

四、吉祥寓纹样与字体装饰

北周的庾信在《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说:“祥云入境,行雨随轩。”明代的谢谠也在《四喜记·双桂联芳》中说:“香雾青霏,祥云红绕。”可见在古人的观念中都在表达一种祥瑞美好的意思。云,神奇美妙,令人遐想,而祥云是古人在其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更具装饰性的元素符号。祥云作为典型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文化概念时间跨度久远。比如片状云纹玉虎(图6),这是楚地云纹特别是动物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饰件,这样的饰件挂配的主人,得要一定社会地位才有资格。在现代图案的装饰设计中,祥云也是设计师的常用语言,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

《吉祥如意砚》装饰主要运用祥云纹样,这是雕刻的主体部分。充分运用浅浮雕的形式雕出了动感十足的祥云,但在雕刻时有意识处理的较为简化,没有刻意追求每一缕云气的圆融婉转,而是强调了平面化的构成感。以方刀入手,云纹与平整的底部垂直形成显明的强对比。我从研究古砚得出结论,文人味的气息不一定是极尽雕工技艺之能事,而是设计与雕刻者修养与能力的综合体现。静态稳重的方形砚体,圆润光滑的砚膛和具有动感的云气纹有效结合使这方砚台端庄、大方、典雅,内涵丰富。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福的本义是福气、福运,在甲骨文里是两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的会意字。可以说,做个有福之人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吉祥如意砚》装饰中,除造型和纹样精心设计雕刻之外,出于审美和寓意的需求,特将中国传统的书法篆书“福”与祥云底纹搭配,相得益彰。左上角一正“福”,右下角一倒“福”,灵感来源于中国人逢年过节贴倒福的习惯,不光寓意有福,更寓意福到了。左侧偏下部位嵌以本人姓氏中的“曾”字,借取了中国画中的落款形式应用于砚台的设计上,这种以构成感将“戳儿”盖在装饰纹样上的制砚落款方式在制砚史上并不多见。

五、结语

《吉祥如意砚》是我设计并雕刻的祥云系列洮砚的代表作之一。在创作中,力图既继承传统而又突破传统,将平构的设计思想与书画的构图理念、砚雕的记忆技巧、石头的材质肌理巧妙结合。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更有一种独特而含蓄的形式美感,属于文人砚类别上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本人已在洮砚创作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性的研究,但仍感洮砚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在以后的制作中,还需向各派制砚人更深入地学习、探讨,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曾鹏德 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安庆丰著《洮砚》[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09).

2王文源编著《中国吉祥图说》[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01).

3余继明编《中国古砚图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0).

4胡中泰编《中国石砚概观》[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03).

5李铁民编《砚雕艺术与制作》[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2004(02).

猜你喜欢

平面构成
基于信息时代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教学改革研究
构成与生活的联系
中职平面构成教学——回归创新的本质
平面构成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
素描构图的新探索
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与表现
新媒体环境下的平面构成教学研究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Excel图表中平面设计元素的运用
《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构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