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教学师资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08-04罗华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师资培养培养模式探索

罗华毅

摘要: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深化创造性教学,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对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依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当前我们国家的许多高校当中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创造性教学师资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及实践探索进行详细的阐述,期望能够为高校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师资培养;培养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032-02

我们国家在建国以来,对师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许多高校都积极改革高校师资培养模式,甚至是很多高校也进行了教师创造性教学模式的探索,并且在实践过程当中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师资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这对当前我们国家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师资培养模式概述

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指的是在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师进行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让教师学到一定的专业技能,并达到一定的教育水平,并且要对教师进行正确的评价[1]。从这个概念当中可以看出,师资培养模式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并且要求教师要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专业技能。

二、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忽视了市场的导向性

对教师进行师资培养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保证当前我们国家的每一个高校都能够具有适合每一个专业的、能够为学生带来知识的教师,这些教师岗位大多数是为了能够满足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设立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市场导向性。比如,在我们国家很多高校当中的许多专业只是为了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没有鲜明的学科专业特点,但是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教师资源是否充足,只是把相关专业的教师招聘到本专业当中,没有考虑到本专业的长远发展,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缺少社会效益。

2注重师资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育

很多高校在进行教育师资培养的教学过程当中,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没有进行实践教学[2]。在我们国家,许多高校不具备完善的教学实践环境,不具有扎实的教学基础;有的高校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传统型的,没有培养教师的创新性,致使教师不能够充分学习到国内外先进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模式;有的高校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是进行知识性教学,没有将实践教学与情景教学加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有的高校只是顺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不具有符合自己高校的特色专业。在这些问题当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一些高校不具有专业的师资与教学条件,在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够充分结合各个相关专业的知识,也不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不具有实践性。

3师资队伍类型不平衡

随着当前我们国家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也不断发展。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很多高校都存在着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的问题,即使有的高校具有充足的教师队伍,但是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不高,尤其是在西部地区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显。在很多高校当中,大多数教师几乎都是教授专业理论课与公共课,很少有教师参与到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当中,专业教师不能够充分了解到本专业的发展前沿,不能够及时学习到新的专业知识[3]。很多高校都缺少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尤其是缺少双师型教师。

三、创造性教育师资培养发展趋势

1专识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

(1)将高等学校当中专识教育与通识教育紧密地集合起来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虽然很多高校都要求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但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教育好学生,让学生不仅学好知识,更要学会做人。高等学校进行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开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并且不断培养教师自身的素质,帮助教师建立完整的人格,让学生能够从教师身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这是当前我们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也是每一个教师应当做好的工作。

(2)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我们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要增强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此外,还要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当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所以,高等教育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应该只是单纯地考虑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与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将专识教育与通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高校学生。

2“双师型”培养模式的实施

在实施“双师型”培养模式过程当中,要将学生作为教师教学的根本,一切要以学生的要求出发,满足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以及道德水平的要求,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发散性思维,不断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比如,在对电子信息工程类工科专业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实践性比较强的师资人才,让学生在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亲自体验到知识运用的实践过程。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习好教育理论知识,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专业教师人才。

也可以这么说,高等学校培养的教师人才要符合当前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要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与高等学校专业对口的师资队伍,让教师一毕业就能够立即投入到教学实践过程当中[4]。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能够教会学生实际操作。在培养教师的时候,要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操作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创造性教学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1开展教学师资多元化培养模式

例如,某高等学校围绕师资培养为基础进行教师创新模式的培养。该高校在进行教师培养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1.5+2.5”分段式师资培养模式和“2+2”分离式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前面的一种培养模式是要求学生学习三个学期的基础课程,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从第四个学期开始让学生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学习好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后面的一种培养模式就是让学生在两年的时间内学习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让学生学习好基础知识;后面的两年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培养,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此外,在我们国家高校当中还存在着“3+1”培养模式、“3+2”培养模式、四年制实践培养模式以及“4+2”培养模式。

2开展新型专业的“双师型”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最能够反映出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具有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教师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先进的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能够运用自身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等学校的各个专业要不断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优化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年龄结构,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促进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使教师队伍的各个方面都有稳定的发展。建立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高中级职称为主体,专业知识丰富又具备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这样的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还能够教会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师队伍当中,要不断提高“双师”素质的教师的比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促进高校的发展。

3开展校企合作的产业性师资培养模式

在高等院校内建立教师培训中心,建立适合教师科研、学习与实践的教学氛围,在培训中心内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实践过程进行模拟,创建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实训室。利用计算机对实际的操作过程进行模拟,能够让教师充分体验到专业的操作过程,增强教师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水平,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每一个操作环节,因此,需要高校甚至是政府不断将资金投入到实践环节当中。高等学校要根据本学校的专业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工厂。让学校有更多的资金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创造性师资培养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后发现,培养模式只是代表了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的某一个阶段,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培养模式是不一样的,具有地区局限性。培养模式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地区不同,培养模式也会不同,一个培养模式不可能运用到所有的地区。所以,师资培养模式是不断变化的,也是多样的。因此,高等学校在制定教师培养模式的时候,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依据高校自身的专业特色,不断引进优秀的教师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综合性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殷利民.地方高师院校职教师资多元培养模式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2]郦昕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曾永卫,张亮峰.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

[4]董发勤.应用型师资联合培养的多向参与机制[J].职教论坛,2012,(3).

(责任编辑:朱岚)

猜你喜欢

师资培养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