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旗在海淀园创新创业高地飘扬

2015-08-04王佳琪宾智慧

中关村 2015年7期
关键词:海淀园中关村工委

王佳琪 宾智慧(北京)

当中关村海淀园全力构建出中国最富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时,一直伴随其成长的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同样活力四射。

中关村海淀园,正在引领着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成为大众创业的栖息地和万众创新的聚集区。在这里,一直都聚集着一帮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培育着一方创新创业的沃土,驻守着一群呵护创新的“娘家人”。

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开始,在日臻完善的创新创业业态中,这里孵育出了享誉世界的科技公司、创业领袖和创新产品,与此同时,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大潮中,在党旗的指引下,这里涌现出了一批全市乃至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和杰出青年。

海淀园工委,这个与中关村海淀园相伴相生的党组织,在海淀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二十多年来与中关村一路同行,将科技精英凝聚在党旗下,共历风雨、共破荆棘、共见彩虹,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创新与服务趟出科技园区党建新路子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中关村人才特区,中关村海淀园承载着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使命。

这片曾孕育了我国第一家高新区、诞生了我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成就了我国第一代科技创业者梦想的神奇之地,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以创新、示范、引领为己任,再一次吹响了新一轮创新创业的冲锋号,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引领者和领跑者。

数据显示,2014年,中关村海淀园总收入近1.5万亿元,占中关村示范区四成,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00余家,占北京市一半以上,约占全国1/10,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约1.1万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367亿元。

当中关村海淀园全力构建出中国最富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时,一直伴随其成长的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同样活力四射。

“高新技术园区党建,如果方式方法不创新,党的工作就没有出路。”海淀园工委书记刘永水在中关村工作了二十多年,是这里最早的建设者,也是最忠实的见证者,他对高科技园区党建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

刘永水说,“我们必须适应企业需求,靠创新打开局面,不创新无‘路可走,不服务‘路走不好”,他坚定地认为,“高新园区党建,创新和服务是‘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他说,我们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和企业沟通,以我们真诚的态度和热诚的服务让企业认同我们的主张。“我们要让企业负责人和党员把我们工委当成‘娘家,放松;不要当成‘婆家,拘束!”刘永水形象地概括工委的职能定位。

将党的主张传递到科技园区,用党建工作促创新创业,一直是海淀园工委所追求的。通过召开企业书记例会、深入企业调研、建立信息员队伍、编发刊物等方式,海淀园工委积极向企业宣传党和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企业也通过党组织渠道,反映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建议,由园区工委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映。

通过搭建多种交流平台,海淀园工委在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企业、完善企业内控机制等方面提供指导与服务,并组织开展献计献策、技术革新、劳动竞赛等系列活动,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

以人为本,以企为本,通过大量关爱、服务党员、党务工作者、员工和企业发展工作,吸引人、感染人、凝聚人、提升人,海淀园工委在服务中赢得支持、凝聚党心,提高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扛着党旗找党员到819个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2.5万名党员,越来越多的科技精英聚集到了党旗周围。

佳讯飞鸿公司张海燕在成为军品事业部经理4年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递交入党申请书。“我在工作中接触到很多党员,他们认真、严谨、奉献,国家遇到重大事件,是党员冲在前面;公司遇到什么困难,也是党员冲在前面,他们传递的都是正能量。”她说,“作为公司的管理层,我希望把这种能量带进团队,感染他人。”

“非公企业负责人、‘科技精英入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说明我们党组织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不断提升,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路子是对的。”刘永水说,“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最关键的就是将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十八大报告也强调‘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海淀园走的就是服务和创新的路子”。

而今,中关村海淀园的党建创新力和服务力再次加码,数十个党建孵化平台的建设,让科技园区党建工作触角更加延伸。

党建孵化平台孵育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红色力量

近一年来,中关村创业大街声名鹊起,在这条长220米的街区里,聚集着创业所需的众多要素,场地、资金、伙伴、导师……这里应有尽有。充足的“养分”让创业者找到了梦想中的圣地,受到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和肯定,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的新地标和新风向标。事实上,除了万众瞩目的创业大街,中关村海淀园还聚集了众多专业化的创新工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种专业孵化器。

数以万计的小微企业在这些孵化器中等待着长大。这些企业普遍是小而精、智力密集型企业,具有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不稳定性强,党员流动性大,职工思想活跃等特点,如何实现对这类非公高科技小微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在全国都是待解难题。

“海淀园的中小企业非公党建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海淀园工委副书记龚茂淑说,“从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9年海淀区委派出海淀园工委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海淀园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科技工作协调推进,成为了全市乃至全国科技与非公党建创新引领的主阵地”。

早在1990年,园区就建立了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联合党支部,从那时起,就率先在全国拉开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序幕,并经历了从联合党支部到联合党总支、联合党委的不断发展。2001年,海淀园工委在中关村创业大厦成立了第一个楼宇联合党支部,这是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楼宇党建工作的区域之一。此后,又推动楼宇实现党群、社会工作等“五站合一”。

而今,在创新与服务的工作理念下,海淀园工委根据园区小微企业大都分布在海淀园政策范围内的各专业园、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加速器、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单位和组织的特点,依托上述组织建立党建管理孵化平台,探索破解小微企业党建难题。

海淀园工委党建管理孵化平台是指依托中关村海淀园各专业园、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人才服务中心、楼宇工作站等单位所建立的联合性质党、工、团等组织平台。依靠这些平台组织对其区域内、行业内、多栋楼宇内的大量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工、团、科技服务、社会服务工作,推动相关的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孵化、建立党工团组织。

该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分散党员的管理和服务,使平台组织成为小型非公企业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基地,教育管理党、团员和职工的基地,培养选拔党、工、团组织负责人的基地,培育孵化独立党、工、团组织的基地,发挥党工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基地。

在一份2013年4月出台的《海淀园工委党建管理孵化平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些数据:2013年年底,初步建立工委党建管理孵化平台体系,推动现有联合性质党组织建立至少9个党建“孵化器”,完成至少120个独立党组织的孵化任务;截止2014年9月,打造至少15个党建“孵化器”,完成至少200个独立党组织的孵化任务;截止2015年12月,工委党建管理孵化平台体系完全建成。

敢于提出这些行动目标,源于对园区党建工作的信心,多年的党建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工作经验,让党建孵化平台建设工作顺风顺水。北大科技园企业联合党委书记陈庚表示,党建孵化平台坚持将企业服务与党建工作结合的理念,做出了亮点。他自信的说“保证在2年内完成将党建工作覆盖到园区所辖全部企业的任务”。

截止2014年年底,海淀园工委党建管理孵化平台总数已达到了30个,组织覆盖新增400余家,工作覆盖新增3000余家,在小微企业实现了党组织组建工作的新突破。在海淀园工委党建管理孵化平台里,一个个小微企业的红色火种正在被精心呵护,一股股小微企业的红色力量正以燎原之势腾空而起。

作风建设成为科技园区发展强劲动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着中关村海淀园一系列党建机制的创新探索,党的形象在这里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亲切、智慧的群体象征,是企业和员工的心灵家园。

中关村海淀园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为企业所需要、为员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支持、为业主所理解”的良好局面,这些都与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分不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让园区机关与企业关系更加密切,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更加明显。

去年2月25日,海淀园正式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园区领导班子和机关所属16个部门,30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41名基层党员干部,819个非公企业基层党组织,2.5万名党员,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聚焦整治“四风”,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各环节工作任务。

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海淀园工委坚持问题导向,不断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不仅切实改进了工作,也让企业得到了更多实惠。海淀园工委设立处级干部联系点制度,为园区34名处级领导干部,联系50多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我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想了解一下企业发展,看看企业对园区有什么意见,有什么是我们能为企业做的。”开门见山、真心服务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通过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海淀园在重点抓好全市第一批活动39项、第二批活动29项整治任务以及全区42项专项整治任务落实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对海淀园领导班子的民主测评中,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对园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情况的好评率达到99.38%。

收尾绝不是收场,群众路线教育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最近,在为海淀园全体党员干部讲的一堂党课中,海淀区副区长、海淀园管委会主任孟景伟强调,海淀园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永远的人生必修课,自觉贯穿到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的全过程各环节,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首都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深入研究核心区未来的发展规律,正确把握区情民意,着力解决好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统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定位,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发展要质量,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抢占技术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全面的转型升级。

今天,作为中关村发祥地的海淀区,正在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功能定位,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形态、着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着力破解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区域治理水平、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里正在为首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新贡献!

中关村海淀园更将在此轮地区发展中抢得先机,成为首都与海淀发展的领头羊。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将为中关村海淀园汇聚起发展的强大动能!政治过硬作风过硬,必将为中关村海淀园锻造出最精良的建设队伍!心系百姓心系企业,必将为中关村海淀园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海淀园中关村工委
中共梧州城工委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同意函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创新投入已达411.98亿元
中关村海淀园人才工作再获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