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必须亲自领取的“聘书”等管理故事二则

2015-08-03

领导文萃 2015年13期
关键词:设计部波音公司哲理

必须亲自领取的“聘书”

哲理的故事:

许多年前,一个华裔年轻人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随后他在当地一个广告公司找到了一份大众传播的工作。幸运的是,与年轻人经常来往的三个重要客户——微软、星巴克、波音,很快都发现他是一个可造之才,于是都伸出了橄榄枝,要聘他到自己的公司里。微软和星巴克很快给年轻人寄来了正式聘用文书,文书里特别说明了工作待遇有多么丰厚。当时,进微软是所有年轻人的梦想,因为进去就代表前途无忧。就在年轻人准备签下微软的聘书带着它去上班时,波音公司的一个服务人员打来电话,请他过去领取聘书。他很奇怪,认为寄过来就可以,何必再费时间跑一趟呢?但对方很耐心,告诉他一定要前往领取,还笑着表示,他可能会有惊喜。

年轻人觉得盛情难却,于是去了一趟波音公司。刚到公司门口,负责接待的人就领着他往公司的组装车间走去,一边走还一边说:“我先带你参观一下,何为真正的波音。”

年轻人第一次见到了全世界最大的车间。21架飞机同时在组装的宏伟场景,看得年轻人既震撼又感动。要知道,从小到大,他都期盼着以后能在一个又大又好玩的环境里工作。眼前的波音公司,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年轻人向接待人员索要聘书,接待人员笑了:“刚才的参观就是波音公司发给您的聘书!我们送给您这份特殊的聘书,请您相信,您的才华,在波音一定能得到施展!”年轻人再一次被感动。第二天,他就拎着行李箱走进了波音公司。果然,在波音大舞台上,这个名叫陈建德的年轻人拳脚得以伸展,没过几年,他就成为了美国波音(中国)公司副总裁。(张珠容)

故事的哲理:

鲜活的情境,特别的感受,能让人从感官到心灵都受到震撼与撞击。不仅仅是在吸纳人才的环节,在整个管理的流程中,领导者要善于制造和利用各种情境,让决策真正深入人心。

惊动三星总裁的“一件小事”

哲理的故事:

朴康焕是三星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负责在手机生产线做检验工作。他自己也很喜欢三星的产品,他习惯每天晚上同时给几部手机进行充电,以保证工作时不会因为手机没电而耽误事。

一天深夜,他喝酒归来,怎么也睡不着,正在烦恼之时,突然发现充电中的手机正发出刺眼的颤抖光芒,明明灭灭,更加刺激人的大脑和神经,他更不舒服了。所以决定立刻拔掉充电器。第二天一早,他就这个问题询问了好几个同事,发现所有三星的手机在充电时都会发出刺眼的颤抖光芒。他特意走访了设计部,可得到的结论是:“没人会在意充电时的光芒,无须紧张。”

但朴康焕并没有放弃,他搜集了很多资料,并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报告提出“睡眠灯光”的想法提交给设计部,可三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任何回复。朴康焕没有泄气,他想到自己可以把报告直接发给三星总裁。因为在三星,总裁的电子邮箱一直是公开的,不过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事没必要惊动最高领导者,朴康焕却要试试。

一周后,他突然接到主管的电话,要他下午3点去公司第一会议室开会。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会议室里都是公司高管,总裁起身迎接他,并且让大家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你的创意很重要,可能会改变一个时代。”总裁表示,这个充电细节很关键,会导致人们的睡眠问题,非常值得关注,设计部门的疏忽是很不应该的,三星决定在这个领域进行技术攻坚。朴康焕非常感动,觉得自己的坚持终于获得了成效,而此后,不仅是三星,其他手机厂商也开始尝试改革手机充电灯光的效果,促使灯光人性化,有益于人们的睡眠。(亚亚)

故事的哲理:

当组织逐渐高大上时,也就一定意味着金字塔科层结构开始无情扼杀下层的创新,并反过来扼杀上层的企业家精神。越是严谨规范成为必需时,领导者越要有意识设计出一个相反的信息通道,从而制衡“体制”,并为自己“保鲜”。

猜你喜欢

设计部波音公司哲理
从波音公司坠机事故看安全与效益
事业的子弹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斯柯达首席设计师跳槽宝马
波音公司100周年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房地产企业促进设计和成本优化工作配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