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5-08-01赵大奇

当代医学 2015年35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白蛋白食管癌

赵大奇

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赵大奇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初次行单纯放疗食管癌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营养组和对照组(n=54)。对照组在放疗期间未进行营养干预,营养组在放疗期间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放疗前后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营养组放疗后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分别为(63.9±7.9)kg、(122.7±13.2)g/L、(263.4±20.7)g/L、(1.7±0.6) mg/L,与放疗前(65.2±8.1)kg、(124.5±14.6)g/L、(263.1±15.0)g/L、(1.8±0.8)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放疗后分别为(58.4±8.2) kg、(102.2±11.4)g/L、(195.6±19.5)g/L、(1.1±0.5)mg/L,显著低于放疗前(66.0±8.5)kg、(123.9±13.0)g/L、(269.7±20.2)g/L、(1.9±1.0)mg/ L(P<0.05)。放疗后营养组前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营养组CD3+、CD4+、CD4+/CD8+分别为(70.3±3.9)%、(38.3±3.1)%、(25.7±2.2)%、(1.5±0.5)%,与放疗前(73.7±3.7)%、(41.9±2.9)%、(26.4±2.1)%、(1.6±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63.5±5.8)%、(30.3±2.5)%、(27.1±2.5)%、(1.2±0.4)%显著低于放疗前(72.1±4.2)%、(40.8±3.3)%、(26.5±2.3)%、(1.6±0.3)%(P<0.05);放疗后营养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放疗期间积极给予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肠内营养;食管癌;放射治疗;营养状况;免疫

食管癌是上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放疗是其常用的治疗手段。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对其治疗效果、治疗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食管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吞咽困难及肿瘤细胞对营养的消耗,致使营养摄入不足,加之放疗的影响使营养不足进一步加重[1]。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放疗可使食管癌患者体质量下降超过10kg。因此,加强放疗期间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行放疗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观察其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探讨营养支持在放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4月~2012年10月于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初次行单纯放疗食管癌患者108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鳞癌。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营养组和对照组(n=54)。对照组男42例,女12例;年龄35~84岁,平均(58.1±10.5)岁;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28例,Ⅲ期16例。营养组男44例,女10例;年龄36~83岁,平均(58.4±10.1)岁;TNM分期:Ⅰ期9例,Ⅱ期30例,Ⅲ期15例。2组在性别、年龄、TNM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放疗方法,放射剂量、放疗时间方面均相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未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由主治医师自行决定营养方案,以流质、半流质饮食为主。必要时给予补液,以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B1、B6、C)为主。

1.2.2 营养组 患者由专业营养科医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制定营养治疗实施方案,确定营养摄入量。治疗期间进行营养教育,内容包括:举办营养讲座,饮食营养摄入途径,营养食谱、饮食的烹饪方法等。向患者讲解经口营养的重要性,以及改善营养的方法。对有营养风险者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口服,经胃肠营养仍不能满足需要者则辅以静脉营养。每天按30~40kcal/kg,蛋白质占总能量10%~20%,液体总量>50mL/kg的标准供给。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后的营养指标(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变化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放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3+、CD4+、CD8+、CD4+/CD8+,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版本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放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 2组放疗前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组放疗后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放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放疗后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放疗后营养组前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放疗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x±s)

2.2 2组放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 2组放疗前比较,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营养组CD3+、

CD4+、CD4+/CD8+与放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放疗后营养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x±s)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表明,食管、胃癌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0%~80%[2]。食管癌细胞的恶性生长导致食管机械梗阻引发吞咽困难,仅能进食细软的流质、半流质食物,致使摄取的食物受限,营养摄入量减少;肿瘤生长,增加营养消耗量;放疗会增加患者的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蛋白质、水代谢增加;放疗可引发食管黏膜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患者对饮食、营养知识缺乏认识。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食管癌患者对营养的摄取,最终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而吞咽功能障碍及不合理饮食是导致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3]。徐卫华等[4]报道,肿瘤患者体质量丢失超过10%时,不宜接受手术和放化疗。因此营养支持愈来愈受人们重视,目前已成为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组患者的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在放疗后并未出现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出现了明显下降,提示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放疗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纠正其机体的高能量代谢。本研究采用肠内营养方式,其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保护作用,可促进胃肠黏膜生长和修复,改善屏障功能,防止肠道菌群移位和内毒素血症;可促进门静脉循环,利于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而前白蛋白、白蛋白均在肝脏合成,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另外,肠内营养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合成及释放,增加食欲,从而增加营养摄入,同时避免肠道屏障功能损害,防止肠道梗阻[5]。

放疗会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损害[6]。研究证实,肠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场所,其在机体免疫防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7]。据资料显示,长期的肠外营养会明显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表现为CD3+、CD4+及CD4+/CD8+显著降低。肿瘤患者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放疗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会杀伤免疫细胞,因此,尽可能减少免疫细胞损伤或促进其修复有利于增强患者免疫力,改善患者预后。CD3+、CD4+细胞可反映机体整体免疫状态,其数量越多表明机体免疫力越强,CD4+/CD8+则反映机体免疫系统内环境稳定性指标,其值降低则表明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易受感染并使病情恶化。本研究结果显示,放疗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D3+、CD4+及CD4+/CD8+降低,尤其是对照组降低程度较大。说明肠内营养可维持免疫细胞数量及其活性的稳定,这是由于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能较好的保持肠道功能,保护其免疫功能;肠内营养可纠正放疗引起的淋巴细胞免疫抑制,促进其功能恢复[8]。

综上所述,放疗是食管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但会使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下降,抑制细胞免疫功能。积极给予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可见,肠内营养支持是食管癌放疗期间重要的辅助手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尤俊,秦维霞,吴培仁,等.老年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内营养疗效的对比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3(17):78-80.

[2] 陈泽英,陈芳.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同期放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20):50-51.

[3] 陈超,李华峰.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食管癌放化疗疗效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7):611-612.

[4] 徐卫华,沈振亚.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经三腔胃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3):46-47.

[5] 梁桂珍,朱刚.重度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0,9(6):61-62.

[6] 张琼,刘培强,李林,等.同步放化疗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2):46-47.

[7] 朱达坚,陈小伍,伍锦浩,等.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替代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8):62-63.

[8] 邬祖立,龙裔宁.肠内营养对肠道恶性肿瘤老年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 45(10):59-6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5.052

山东 271000 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 (赵大奇)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白蛋白食管癌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