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进行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5-08-01陈燕

当代医学 2015年35期
关键词:腹式开腹宫颈

陈燕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进行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比较

陈燕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进行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差异,探讨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14例,腹腔镜组为施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例54例,开腹组为同期行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病例60例。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为(112.34±22.56)min,长于开腹组的(99.23±21.45)min(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40.23±19.34)mL、术后排气时间为(7.25±2.06)h、切口疼痛率为18.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住院时间为(5.45±2.23)d,均少于开腹手术组的(126.32±53.73)mL、(16.35±2.23)h、86.67%、16.67%、(13.26±3.17)d(P<0.05)。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术后随访腹腔镜组腹部切口柔软,无硬结,盆腔内无明显粘连,无压痛牵扯感,而开腹组瘢痕长,质硬,有明显疼痛感。结论 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全切较传统腹式方式更安全、有效,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及预后生活质量。

子宫切除;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临床效果

子宫病变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子宫肌瘤、近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药物治疗无效、子宫肌腺瘤且无宫颈病变的患者常需要做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多数患者达到彻底根治子宫病变的效果,因此术式的选择及疗效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本研究分析我院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腹式子宫切除术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江苏武进中医医院住院因子宫良性病变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14例,其中施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共54例(腹腔镜组),年龄36~53岁,平均(45.31±10.38)岁,病种构成包括子宫肌瘤34例,子宫腺肌病1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例,其他4例;实施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共60例(开腹组),年龄37~54岁,平均(44.72±10.11)岁,病种构成包括子宫肌瘤38例,子宫腺肌病12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其他5例,2组患者之间年龄、病种构成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腹腔镜组:麻醉成功后,置举宫器;置入腹腔镜检查盆、腹腔内情况,选择另3个辅助穿刺口位置,能量平台凝断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剪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以下10mm,电凝切断阔韧带,暴露子宫动脉上行支,分离宫旁疏松结缔组织以充分暴露子宫动静脉,能量平台、双极电刀凝切双侧子宫血管,单极或双极凝固并切断主韧带、骶韧带,单极电凝勾切开阴道穹窿,取下子宫,切除后的子宫自阴道取出。腹腔镜下1-0可吸收线锁边缝合阴道残端。查无活动性出血,置腹腔引流管1根,拔除套管及腹腔镜,关闭穿刺口。(2)开腹手术组:按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方法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记录住院时间,并进行术后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的(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疼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见表1。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术后随访腹腔镜组腹部切口柔软,无硬结,盆腔内无明显粘连,无压痛牵扯感,而开腹组瘢痕长,质硬,有明显疼痛感。

表1 腹腔镜手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传统腹式子宫全切手术是经典的子宫全切术式,传统腹式有对器械要求不高,在腹壁切口较大的情况下手术视野暴露清楚,手术限制较少,更易普遍使用,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传统腹式手术方式更加实用,且手术操作方法简单,操作技巧更容易掌握[2-4],但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组因取下腹正中纵切口,腹部切口大,容易对周围的器官、血管等造成损伤,需充分游离膀胱至宫颈外口,易损伤膀胱,加之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切口愈合慢,对患者愈后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5]。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对于子宫切除现趋于采用损伤小、恢复快方法[6]。

自1989年完成了第一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之后,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该术式具有开腹手术视野清晰,及阴式手术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的共同优点,已成为目前子宫切除术首选术式[7],手术切口小,痊愈后腹部无瘢痕,术中出血量明显少,分析原因应与超声刀头处于高频振动状态下,与组织相互摩擦,使得切口周围组织温度升高,蛋白质变性凝固,在切断组织的同时损伤的小血管自动闭合所致,另外超声刀在切割组织是产生烟雾量极少,对手术视野清晰度的影响极小,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使得传统手术操作常见的对泌尿系统、肠道等脏器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8]。腹腔镜手术术后切口无明显疼痛,活动较少受到限制,胃肠功能恢复快,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7]。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疼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随访腹腔镜组腹部切口柔软,无硬结,盆腔内无明显粘连,无压痛牵扯感,而开腹组瘢痕长,质硬,有明显疼痛感,因此,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全切较传统腹式方式更安全、有效,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及预后生活质量[9]。

综上所述,两种手术方式均有其利弊,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依据患者的既往史及现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结合手术施行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器械的完善程度选择。实施腹腔镜下进行子宫全切需要注意[10-11]:要严格把握电凝的输出功率,应控制在30~50W,避免因大功率输出,使热效应范围增大,从而损伤邻近组织和器官;腹腔镜手术膀胱腹膜反折处解剖不清时,应先将膀胱宫颈旁间隙分离,再分开膀胱与宫颈,最后切断膀胱腹膜反折处瘢痕,并且在手术中只切除宫颈移行带,而不切开穹窿部,最大限度保持阴道穹窿和盆底在解剖学上的完整性,避免术后阴道壁松弛和脱垂,消除术后并发宫颈残端癌的危险。

[1] 吴光伟,周克水,章由生,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26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3):219-220.

[2] 顾建东,彭久君.腹腔镜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3):430-431.

[3] 鲍英丽.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3):80-81.

[4] 江少如,许少榆,吴素芳.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16):2460-2461.

[5] 徐平,王丹霞,谭玉珠,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3):224-225.

[6] 周莹莹,应小燕.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对性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7):588-589.

[7] 葛伟平,陈龙,刘艳生.腹腔镜辅助阴式与开腹大子宫全切术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0):878-880.

[8] 王英红.妇科学新理论新技术[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16.

[9] 杨书玲.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2014,34(9):84-85.

[10] 杨宁.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12):1728-1732.

[11] 陈兰.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4,35(24):5340-53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5.014

江苏 213161 江苏武进中医医院妇产科 (陈燕)

猜你喜欢

腹式开腹宫颈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