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城市形态演变及历史地域特征研究*

2015-07-27曾寒梅LIXuZENGHanmei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城市形态启示成都

李 旭 曾寒梅 LI Xu, ZENG Hanmei

成都城市形态演变及历史地域特征研究*

李 旭 曾寒梅 LI Xu, ZENG Hanmei

摘 要城市形态的历史地域特征源于历史时期人们顺应、利用与改造环境的活动,反映了地域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过程,蕴含着人们适应地方条件的经验与智慧。文章以成都城市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地图的转译,与现代地图的对比分析,剖析城市形态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特征与演变过程,探寻其中具有稳定性的形态要素,认为它们反映了成都城市形态的历史地域特征;通过分析特征的成因,找出背后的影响因素,探讨对当代成都城市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城市形态;成都;演变过程;历史地域特征;启示

李旭, 曾寒梅. 成都城市形态演变及历史地域特征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5): 92-97.

0 引 言

我国历史时期的城市形态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然而在工业化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下,城市的形态与面貌日益趋同,特征衰微[1]。特征指某一物体区别于其他物体的基本征象和标志。城市形态特征是城市形态各要素及结构呈现的特点,是一个城市独有的个性特征。城市的形态历经发展与演变,经久延续,积淀下来的形态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地域特征,反映了地域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过程,蕴含着人们适应地方条件的经验与智慧。通过研究地域城市形态特征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找出城市中具有稳定性的形态特征,探索成因与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对当代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

国外早期的城市建设多从物质形态角度来创造理想的城市形态模式,到20世纪90年代,历史、经济、地理、空间形态、环境行为等学科领域已投入到城市形态的研究中[2]。不同领域的研究各有侧重,形成多学科的城市研究理论体系[3]。

国内学者自建国以来,根据我国建设实际情况,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城市形态进行了多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涵盖城市形态的要素、结构、模式与方法[4]。其中,结合个案城市形态演变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较多,研究的侧重点及呈现的结论也多样化,反映了城市形态的地域差异及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在城市形态研究的地域分布上,西南地区的研究尚不及东部和沿海地区,且涉及城市形态特征的研究较少。

本文以位于中国西南四川盆地中部的成都为例,通过分析成都城市形态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间段的演变过程,探寻其中经久延续、具有稳定性的城市形态特征,揭示其成因与意义,为当代成都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图1)。

图1 研究框架Fig.1 research framework

1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范围

1.1.1 时间范围

从史前至现代,并根据历史发展过程,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间段(表1)。

表1 成都城市形态发展演变分期Tab.1 evolution stage of Chengdu urban form

1.1.2 空间范围

历史时期城市形态的范围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本文研究范围指各历史阶段城市发展的空间范围。其中,古代为锦江(府南河)环抱之内的范围;近代沿古代范围稍有外拓;现代主要为中心城区及外围沿放射轴线发展的区域,包括龙泉驿、新都、温江、华阳、东升和郫县六个组团[5](图2)。

图2 研究范围Fig.2 research range

1.2 研究方法

1.2.1 结构组织要素及其关系

城市形态是要素组成的层次结构,包括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 城市的空间形态就是物质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结合所呈现出的整体,非物质因素则是空间形态背后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图3)。

图3 城市形态要素及结构Fig.3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of urban form

决定城市形态的是所有要素的整体关系,不同要素、要素的不同组合关系构成了不同的城市形态,反映出不同的城市特征。本文以结构的方式组织城市形态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6],从宏观、中观的层面探讨城市形态特征(表2)。

表2 城市形态的层次与构成框架Tab.2 the level and structure framework of urban form

1.2.2 历史研究与形态分析相结合

通过历史文献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将成都各历史时期地图信息进行转译,形成统一的比较基础;识别各时期城市形态的特征,与现代地图叠加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具有稳定性的历史形态;综合运用历史调查、逻辑推理及空间分析等方法,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揭示形态特征的成因与发展规律。

2 成都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2.1 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2.1.1 先秦——传统城市形态特征的萌芽

古蜀时期,先民“逐水草而生”,不断寻觅理想生境,由西北部山脚逐渐向东部平原中心迁移,并在此稳定下来[7]。该选址与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条件以及由此形成的东暖西凉之气候特点有紧密关系。开明王朝时期,在平原中心偏北处修筑了城池,形态较为规整,近似一矩形,朝向为北偏东约30°[8],与平原西北侧山脉走向以及城池西侧、南侧河道流向一致,形成“偏心主轴,近江单城”的形态格局(表3a)。

2.1.2 秦至宋——城市形态特征的发展与成熟

秦灭蜀后,都城南移,更靠近江岸,筑有相并的大城、少城,轮廓大致呈方形,延续北偏东30°的朝向,形成“两城相并,两江南流”的形态格局(表3b)。汉代,成都手工业发达,成为南方最大的贸易中心,在大城和少城外一度形成数个小城,如锦官城和车官城等,分别负责纺织手工业和车辆制造、修理等工作,后小城与少城皆毁于战火,仅留秦时大城。隋朝,扩筑城垣,复归西南二隅围绕大城的双城格局。

唐代,由于经济繁荣,人口快速增长,城外不断自发形成小型居住场所,常受敌人侵扰。为保护居民安全并增强城市防御,在大城外围新建了罗城,大城改称为“子城”,少城则被拆毁,又将内江改从北面绕新城外沿汇入外江,由此形成“双重城墙,两江环抱”的格局(表3c)。后蜀时期,在罗城北侧与清远江之间修筑了羊马城(表3d),作为辅助性的城防设施,后于宋朝废弃。

2.1.3 明清——城市形态特征的局部演替与拼贴

明朝,城市中心的子城被拆毁,新建蜀王府城,一改以往主轴偏心的布局,确立正南北的中轴,有内城(蜀王府城)、中城(萧墙)、外城(大城)三重城墙,形成“中轴重城,两江环抱”的格局(表3e)。

清朝,蜀王府城被改建成贡院,仍为正南北朝向,并在贡院西侧新建了一座满城,供满族军民居住,朝向与外围大城一致,但街道却呈现“鱼骨”形态,就此形成“三套路网,两江环抱”的传统格局(表3f)。

表3 古代成都城市形态演变过程Tab.3 evolution of Chengdu urban form in ancient times

2.2 近现代城市的剧变转型

2.2.1 近代,传统形态逐渐模糊

辛亥革命爆发后,封建制度瓦解,满城城墙被政府下令拆除,汉人官商人员随后相继进入并修建住所,民族屏障就此消失。位于城市中心的贡院因科举制废除而被当作学校使用[9],民国初年又改为官署办事机构,城墙逐渐被拆毁,只剩大城城墙,城市复归“单城”格局。

民国初年,成都先后增设三座城门,新西门、新东门和新南门,优化了城市内外部交通联系,新的城市建设用地沿着几座城门向两江之外拓展。

抗战期间,成都屡受轰炸,为方便疏散人群,大城四周的城墙与城楼逐步被拆除,到建国前仅余几处残缺的门洞及墙垣,城墙就此基本消失,城市开始缓慢外延发展。

2.2.2 建国初期,“轴线+点状”发展

建国初期,旧城区(两江环抱内的范围)仍保留了“三套路网,两江环抱”的格局。城市用地主要向西部和南部扩展,北部有少量点状区域形成(图4a),随着东西南北几条主要干道的延伸和东部工业区的形成,城市呈现“轴线+点状”发展的趋势(图4b)。

2.2.3 改革开放后,轴间填充,同心圆圈层格局形成

改革开放后,城市用地主要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发展,呈明显的“轴间填充”态势,西北和西南侧则沿着轴线缓慢发展(图4c)。随后,城市继续向一环路外发展,东部发展较快(图4d),到1994年二环路建成时,一、二环之间的空余用地已不多[10],表现出“同心圆圈层”发展的格局。

2.2.4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加速向外延展,同心圆放射式格局形成

1996年以后,沿放射状道路发展的六个卫星城镇组团形态愈发清晰(图4e),与中心城区形成紧密联系的城市群分担了中心城区的人口和功能,形成六个独立且功能完整的城市组团,沿六条放射状轴线发展,轴间留有楔形的绿地加以隔离,防止建设用地再次轴间填充,城市“同心圆放射式”格局就此形成(图4f)。

图4 现代成都城市形态演变轨迹Fig.4 evolution of Chengdu urban form at present

2.2.5 未来“同心圆多中心组团”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南部天府新区的成立以及北部旧城区的改造,规划形成两个新的片区中心来缓解“单中心”的发展压力,加上周围的六个组团,未来的成都城市形态表现出复合化的“同心圆多中心组团”格局。

表4 成都水道特征演变过程Tab.4 evolution process of Chengdu waterway feature

3 成都历史地域特征总结与启示

3.1 历史地域特征总结

从成都城市形态演变过程看,水道、轴线和街道路网是其中具有稳定性的城市形态要素,他们历经发展与积淀,形成了成都城市形态的历史地域特征。

3.1.1 水道的特征与演变

(1)秦代,“两江南流”的格局

早在古蜀时期,开明王引岷江水向东形成支流(沱江),分散岷江的水流量,减轻洪水对城市的破坏[11](表4a)。秦时,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一条排洪,一条引水流入成都平原,自此变害为利,“水旱从人”,郫江和检江就是当时引水入平原而疏浚的河道。郫江从城北绕城西,然后在西南隅转向东流;而检江则从城西向东流,两江在城市东南隅汇合向东流去,自此形成“两江南流”的格局,并一直保持到隋朝(表4b)。

(2)唐代,“两江环抱”的格局

唐时(公元785年),由郫江引一条水道,称解玉溪,自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最后汇入检江。其后约60年,又开凿与检江流向大致平行的金水河,向东流入解玉溪并一同流入检江,这两条水道贯穿城市内部,供应市民的生活用水。唐末,成都屡受吐蕃和南诏国侵犯,为增强防御能力,修筑罗城,围绕大城,同时对水道进行改造,引郫江水从北侧环绕城墙而过,在城墙东北隅转向南流,在城墙西南隅与南侧检江汇合,原郫江改为护城沟壕,“两江环抱”的水道格局由此定型,并在城内开凿两河(表4c)。明清时期环绕蜀王府城周围开凿御河,而解玉溪在清代由于淤堵而逐渐消失(表4d)。

(3)近现代,历经衰败后的复兴与发展

近代依然延续了“两江环抱”的格局,但公路运输的发展导致航运功能下降,御河和金水河逐渐干涸,并于70年代初被改建成地下防空洞,城与水的关系变得不再亲密[12]。建国后,城市逐渐向两江外发展,对河道的管理不善导致其水量逐渐减少,府南河两岸也因建设被挤占,河道由宽变窄,污染严重。

90年代初,成都市政府启动以治水为核心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包括防洪、环保、道路管网、安居及文化五大系统工程,1997年初见成效,府南河复焕发生机(表4e)。2010年,成都提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的目标,构建环城生态区,涉及六个生态湖泊和八片集中水生作物区,结合现状湖泊与人工建设,在绕城高速周围打造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保障了“两江”的可持续发展,“两江环抱”格局融入更大范围“水城相生”的生态环境中(表4f)。

表5 成都城市轴线演变过程Tab.5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hengdu axis

表6 不同时期的街道路网Tab.6 street network at different periods

3.1.2 轴线的特征与演变

(1)开明王朝,单一偏心轴线的形成

成都最早的城市轴线始于开明王朝,为北偏东约30°的朝向,街道、城池大体循此朝向,轴线也与城池的方向一致,从秦朝至明初,其间虽城池有所改变,但该轴线一直未有改变(表5a)。

(2)明代,出现双重轴线

明朝蜀王府的修建致使成都打破了单轴模式,城市中心形成正南北向轴线,加上周围仍为北偏东30°的轴线,形成双重轴线的格局(表5b)。清代虽然修建了满城,但满城与外围大城朝向一致,因此整个成都依旧为双重城市轴线。

(3)近现代,南北为主、东西为辅的轴线

随着城市发展,正南北向的轴线向外延伸,成为成都的“百里中轴”,而东西向的轴线则大致延续了原北偏东30°轴线中的东西向轴线,整体形成“南北为主、东西为辅”的轴线体系(表5c)。

3.1.3 街道路网的特征与演变

(1)古代,三套路网并存

古代成都街道最初依循北偏东约30°轴线的朝向形成方格形网;明代,蜀王府的修建使城市中心街道路网变成正南北向格网,其余地区仍为偏东朝向的方格网。清代由于满城的修建,在城西又增加了与偏东朝向一致,但呈“鱼骨状”的街道网格,三套不同的网格拼贴形成传统街道网络的特征(表6a)。

(2)现代,旧区保留三套路网,外围呈环状放射的方格路网

近现代以来,旧城区对道路等级结构有所调整,但仍基本保留了三套不同的路网格局(表6b)。随着现代成都一、二、三环路和绕城高速的建成,整体上形成了以旧城为中心,“环状放射型”的路网骨架,旧城外围街道在环状放射的骨架下呈方格状布局(表6c)。

3.2 历史地域特征的成因及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3.2.1 尊重与利用城市的自然基底

地域自然条件具有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城市形态的历史地域特征。成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城市在饱经战乱后仍能在原址上复兴繁荣,并延续一定的地域历史特征,反映了城市强大的再生和发展能力[13],这种内在并且持续的能力不仅基于良好的地理环境,还源于古人尊重与顺应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因势利导的建城经验,值得现代城市规划借鉴。

例如,轴线和街道路网朝向最初为北偏东约30°,该朝向与平原周围的山脉走势和水道流向一致(表5a),适应地域日照、通风等气候条件。虽后来中心区街道朝向因统治者为彰显“大明国威”,改为正南北向,但偏东朝向对成都后来的建设一直有深远的影响。“两江环抱”的格局顺应了成都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征,并造就了成都延续千年的“重城”空间格局[14]。同时,水道的变化过程还反映出人类洞悉自然规律后对环境因势利导的利用与改造。

现代,虽然城市所依托的自然环境变化并不大,但由于科技的发展、城市功能及用地的巨大变化,人们更多的是改变自然,却忽视了因势利导对自然的顺应与利用。城市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的束缚,但肌理趋同、缺乏个性特征的现象反映出城市失去了与地域环境和谐相生的关系。

3.2.2 适应功能的变化,继承与发展历史地域形态

水道、轴线、街道网络的演变还反映了历史时期城市形态对不同功能的适应。首先,唐代为增强城防,将内江改从北面绕新城外沿汇入外江,形成两江环抱的格局,延续千年;未来,成都通过整合城市及周边的六个生态湖泊和八片集中水生作物区来构建环城生态区,形成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将“两江环抱”的格局融入更大范围“水城相生”的区域生态环境中。其次,明朝正南北轴线的出现是因为统治者为强调政权地位,按明王朝营城制度重建“蜀王府”,因而改变了之前的偏心主轴,相应区域的街道亦随之发生了改变;到了现代,则是正南北轴线和偏心东西轴线的结合。此外,街道路网也延续了老城区三套不同路网格局,外围则在正轴与斜轴的交织下形成环形放射加方格网的道路骨架。由此可见,这些特征适应功能变化,在继承了历史形态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表现为不同时期历史形态特征的拼贴。

当代城市功能、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较历史时期有巨大改变。一方面,适应这些变化理应出现新的地域形态特征,不会局限于历史的形态;另一方面,要充分保护历史地域特征,它们也是当代城市地域特征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在继承中发扬,构建当代城市形态的地域特征。

4 结 语

文章将城市形态分析与城市历史研究相结合,分析成都历史时期城市形态的演变,揭示其中具有稳定性的城市形态特征及成因,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城市形态历史演变的研究,有助于为当前地域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信息与借鉴。

研究表明,成都城市形态是一个不断生长和演变的过程。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积淀形成的“两江环抱”、“三套路网”、多重轴线的历史形态代表了成都鲜明的历史地域特征,它们源于历史时期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不断摸索,适应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环境因势利导的利用与改造。

现代以来,城市的建设速度加快,但也出现面貌趋同、个性特征衰微的现象。具有个性特征的城市不是凭空生造的,城市的意义最终只能存在于历史和文化关系当中[15]。一方面,城市形态历史地域特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生命力,不但赋予城市个性特征,也是历史与现代的联系纽带,保护与传承这些历史地域特征有助于建设当代具有个性特征的城市。另一方面,当前的城市建设正迈向多元化和优化更新的新阶段,需要通过对历史的审视[16-17],在充分认识城市的历史地域特征、掌握地域自然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汲取传统建城经验和智慧,探索适应当时、当地的环境条件、社会文化与功能要求的城市形态,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旭, 车越, 曾寒梅. 城市形态地域特征识别与生成原则探析——以成渝两地城市形态历史演变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5): 24-30.

[2] 段进, 邱国潮. 国外城市形态学概论[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3] 谷凯. 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 城市规划, 2001(12): 36-41.

[4] 武进. 中国城市形态: 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5]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6] 李旭. 西南地区城市历史与发展研究[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7] 张蓉. 先秦至五代成都古城形态变迁研究[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 应金华, 樊丙庚.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9] 何一民. 成都通史(卷七 民国时期)[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1.

[10] 曾九利. 成都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06.

[11] 四川文史研究馆. 成都城坊古迹考(修订版)[M]. 成都: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6.

[12]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专题研究[R]. 2003.

[13] 陈岚, 曾坚, 周波. 成都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态进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建筑学报, 2009(12): 14-17.

[14] 毕凌岚, 钟毅. 成都历史文化内脉及保护建设浅析[J]. 华中建筑, 2002, 20(01): 36-37.

[15] 童明. 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3): 85-96.

[16] 王刚. 汉口城市治理结构嬗变与城市空间逻辑的转换[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4): 74-79.

[17] 刘冠易. 中西方中古时期城乡关系比较研究初探[J]. 南方建筑, 2014(02): 66-69.

图表来源:

图1:作者绘制

图2:根据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改绘

图3:李旭. 西南地区城市历史与发展研究[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4.

图4: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和成都现代城市地图绘制

表1-2:作者绘制

表3-5:根据成都各历史时期地图和现代城市地图绘制

表6:根据成都清代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绘制

(编辑:申钰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8530);

中央高校基金资助项目(CDJZR12190008,

106112013CDJZR190001)

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50619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 编 号2095-6304(2015)06-0092-06

收稿日期:2015-07-17

作者简介

李 旭: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lixu_92@163.com

曾寒梅: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The Urban Form Evolution and Historical Regional Features Exploration of Chengdu City

Abstract:Historical regional features of urban form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people’s conforming, utilizing and transforming environment in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in return also echo the uniqu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at area as well as implicate the experience and wisdom people gained during the whole accommodative process. This paper, taking Chengdu urban form as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ranslating its historical maps and comparing them with modern maps, analyses the features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urban form in ancient,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and explores which element is stable, based on the precondition that it reflects historical regional features of Chengdu urban form. By analyzing features causations, it tries to figure out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hopefully obtains some references and enlightenment on contemporary urban construction of Chengdu City.

Keywords:Urban Form; Chengdu; Evolution Process; Historical Regional Features; Enlightenment

猜你喜欢

城市形态启示成都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的规划探索
成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抽象与现实
长三角地区城市形态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分异研究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