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桶盖背后的营销差距

2015-07-25新产经董曙光

新产经 2015年4期
关键词:马桶盖消费者日本

文 |《新产经》记者 董曙光

中国生产的马桶盖在市场上少有听闻,这反映出制造企业市场营销环节的薄弱。

“马桶盖”成了时下的热词。缘由是中国游客漂洋过海去日本大采购,几乎买断了货。据报道,在日本有现货销售的商店里,很多来自中国的顾客基本不问品牌不问价格,把差不多每只两三千元人民币的马桶盖几乎一扫而空。

这个场景被吴晓波在《去日本买只马桶盖》的文章中描述得淋漓尽致:有日本免税店的营业员用难以掩饰的喜悦神情和拗口的中文说,“只要有中国游客团来,每天都会卖断货。”

“马桶盖”现象

据《新产经》记者了解,智能马桶盖,又称为洁身器,目前市场上更多见的是连带底座的一体式智能马桶。无论是智能马桶或马桶盖,其功能大体相似,包括臀部清净,座圈加热和温风烘干等,还设有脱臭、缓降盖板、照明等附加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按遥控器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前松下已经将这一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并在杭州设立了生产基地。合肥三洋之前也在中国生产这种洁身器,并且返销日本。

据人民网记者采访,中国游客抢购的产品型号为DL—EE31JP,是在国内生产后运往日本免税店,专供赴日游客购买的产品,它可以通电通水,有冲洗、烘干、抗菌等功能。

马桶盖完全按照国内电压、安全标准、消费者使用习惯进行设计,和国内生产的同类产品在基本功能上没有差异。这些马桶盖都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使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检测手段,由同样的人做出来的。只是安全标准不一样,日本的标准要高于我国的标准,要求严苛。有业内人士透露,即使中国游客购买的智能马桶盖是在中国生产的,但其仍然是出于日本技术。

其实,马桶盖只是中国游客海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出境购物的升温,大量游客出国抢购,中国游客甚至被戏称为“会走路的钱包”。据人民网消息,今年春节10天时间里,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近60亿元人民币用于购物。

除了马桶盖外,还有很多日本商品会被来自中国的消费者疯抢,这些商品各具特色。

比如日本很多品牌的电饭锅,由于采用了球形锅体,四周均匀加热,并且在工作时有轻微的加压,因而使得大米受热均匀,蒸出的米饭无论口感还是味道都比普通底部加热的电饭锅更好。目前中国的苏泊尔、九阳、美的也开始推出这种电饭锅。

日本的瓷刀,其特殊工艺使得刀具比普通钢材耐磨60倍以上,而且刀体洁白美观又没有生锈的麻烦,因此也很受欢迎。日本的一些保温杯、保温桶,能够保证长时间具有很强的保温性能,也很具实用性。

不仅被中国游客买断了货的日本马桶盖是国产的,就连热销的一种日本大米最近也被爆出是产自中国。

据辽沈晚报消息,中国游客花近1500元人民币买回来的5公斤日本大米“一目惚”,被确认产自辽宁盘锦。辽宁盘锦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表示,确实以订单方式为日本种植一种名为“一目惚”的大米,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日本标准。

而这种名为“一目惚”的大米国内售价为每斤6元到15元左右,与游客购买的150元一斤的日本大米价格最高差距达到25倍。

杭州生产的马桶盖,漂洋过海出口日本,最后中国游客们又不辞辛苦地运回国。对此,有中国网友吐槽道:“这是一只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小小的马桶盖戳中了中国制造的痛点。

差距在哪里

近年来,海外代购、海淘、出国购物等风潮愈演愈烈,国内频频爆出的各种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令国内不少消费者认为海外购买的产品更让人放心。因此,赴日购买马桶盖的背后是对国内品牌的不信任。中国人到日本去买马桶盖,买的是日本的质量标准和品控体系。

马桶盖事件对中国制造的冲击很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格力集团总裁董明珠直言不讳:这是个信任问题。

以前中国的产品在质量、精细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和缺陷,现在有些企业已经进步了,可质量再好,也要为过去的不好埋单,别人还是不信任这些企业的产品。董明珠的招数很简单,就是要求企业应当有所担当,以诚信为基础来打造一个企业。

此外,董明珠还举例说,中国消费者为什么愿意到国外买电饭锅,那是因为国内有些产品质量不过关,因为我们有些企业急功近利,只管把东西卖出去就行了,没有很好的技术支撑它。

“日本的坐便器质量、性能比较好,同时价格比国内的要便宜得多,与国内价差较大,所以,才会受到欢迎。”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政协举行的记者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产品的质量存在差距,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新产经》采访时表示,中国消费者远赴日本采购原本中国人自己生产的马桶盖,其原因是信任日本制造的高智能、产品质量有保障等。这反映出一方面我国工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根据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生产相应高科技、质量上乘、个性化的产品;另一方面,国内许多企业闭门造车,没有深入市场,没有前瞻性,没有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不利于企业发展及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这与制造业大而不精以及传统体制束缚有关。

营销要加强

有网友评论称:说到“瑞士制造”,我们会想到手表;说到“德国制造”,我们会想到汽车。说到“中国制造”,我们会想到什么?中国制造能否挑战日本制造的马桶盖?

薛胜文告诉《新产经》记者,中国制造生产的多功能智能马桶盖市场上人们少有听闻,这体现出制造企业市场营销环节的薄弱,没有及时地发现“家门口”的潜在、庞大客户群体。

他建议,制造业企业应该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做详尽的消费者市场调查分析,挖掘潜在商机,尤其要注意与时俱进,结合当前消费水平和时代进步来探索、满足消费者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相比日本品牌,国内品牌更懂国内生活环境和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更能够做出贴合家门口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在价格上也有竞争优势。国内企业只要下决心做好产品,强化品牌,是完全可以建立国内消费者信心的。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认为,国外针对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很不错,我们在这方面应当引起重视。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为国产卫浴企业支招:在经济新常态发展中,要转变思路,企业应该让产品更个性化,让服务更人性化。把品牌打到国外去,把顾客留到国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建议,各级政府应该引导小微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并在资金、平台等方面给予扶持。科研机构也要主动宣传我们的最新研究,利用科学报告制度等手段让更多的企业了解我们的成果,帮助企业生产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

猜你喜欢

马桶盖消费者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黄金时代》日本版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惊艳世界的马桶盖
知识付费消费者
智能马桶盖提质列为国家行动
智能马桶盖:你真的识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