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都信仰

2015-07-23张良金

军工文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洪都南昌信仰

张良金

在英雄城南昌,有一个“神秘的东南角”,在这个“城中城”生活着一群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航空人,且处处弥漫着一股“桃花源记”中人怡然自得的自豪。

它,就是“洪都”;他们就是“洪都人”。

说它“老大难”,确实一点不假:老,委实是老,它和中国航空工业几乎同步诞生;大,真的是大,职工人数曾为行业龙头老大;难,确实是难,因为长期处于“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国家鲜有大的投入,几十年来洪都人只得前赴后继硬着头皮自寻出路。

六十多年来洪都为何能够从小到大、饱经沧桑而不衰?洪都人究竟缘何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而不悔?

作为洪都几任班子的老员工、一个亲身参与洪都精神发掘、概括、传扬的洪都人,我深感个中至为重要的情愫,就是洪都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文化、一种追求、一种信仰。

巴金曾说:“支配我们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洪都人正是凭着这种信仰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千转百回。

“共和国长子”的自觉担当

1951年4 月17日,国家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局,4月23日就发文宣布在南昌建厂。一时间,南京、上海、株洲全国各地有志航空的热血战士云集南昌。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邵式平自告奋勇担任建厂委员会主任,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条件虽然艰苦,可创业者们却身住草棚望蓝天,口啃干粮心也甜。当年建厂,当年就大修飞机19架,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邵式平激情澎湃:南昌是我们党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新中国第一架飞机也要在南昌上天!厂党委代表全体职工向党中央主动请缨,全厂上下夜以继日、热火朝天。

1954年7月26日,新中国第一架飞机提前一年零二个月在南昌翱翔蓝天。毛泽东主席欣闻喜讯亲笔嘉勉,高度评价“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毛主席对全体职工的亲笔嘉勉是对洪都儿女的最高奖赏、最大动力。周恩来总理视察洪都,对年轻的军工战士深情地叮嘱:“国家把最好的设备、最好的人才给了你们,你们就是人民共和国的长子,要为国家担担子啊。”

洪都人什么时候也没有忘记共和国的嘱托,也没有忘记身为长子的责任。越是困难越是坚忍不拔拼搏前进。否则很难解释,为什么为国家研制生产了三分之一飞机、80%海防导弹、几近一半军用长江750摩托车的国防奠基企业,职工的人均收入处于江西中等甚至偏下水平,企业勒紧裤腰带求生求强广大职工却能甘之如贻?否则很难理解,陆孝彭、贺福康、程德珍,姚志等航空巨擘精英真是为了振兴航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否则也难以说清,为什么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洪都人都永远忘不了洪都的点点滴滴,割不断洪都的壮烈情怀?!

“外国人不会把最好的飞机卖给我们”

强五飞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孝彭,曾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强盗凭借空中优势对我国军民狂轰滥炸,下定决心要设计自己的飞机去战胜敌人。留学英国期间,他生活待遇非常优厚,正处热恋之中,还参加过英国舰载飞机的设计。可是,当他看到密友寄给他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文章,顿时那股魂牵梦萦要为国家自行设计飞机的向往异常强烈,驱使陆孝彭义无反顾转展腾挪,于解放前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前后担任过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主管设计师、强五飞机的总设计师等职务,陆总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外国人不会把最好的飞机卖给我们”,“我们要为国家担技术担子。”

正是带着这种强烈的信念,在外国人怀疑中国人自行修理飞机质量时,他毅然陪同中国飞行员一起上天试飞。当强五飞机试制陷入绝境,陆孝彭在刘鼎副部长、曹里怀副司令等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下,竟从几近失常中从头再干,最终创造了人间奇迹,造就了中国又一支重要打击力量。即使在“文革”关“牛棚”期间,陆孝彭也坚信国家不可能不造飞机,从未懈怠心志。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他又领衔研制出轻小灵快号称 “空中李向阳”的歼12—飞机,一开中国舰载飞机设计研制的先河。

确实,信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众多力量之一,若没有它,便意味着崩溃。透射陆总的蓝天之梦,不蒂是洪都乃至整个中国航空人的理想之梦、信仰之梦!

任何时候都得“国家利益至上”

企业本质上是经济组织,而国家利益至上则是洪都人心中的铁则。

洪都是整个航空工业中“厂所合一”的典型。它从自身科研、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出发,逐步建立健全了飞机、导弹、摩托、民品、工艺等一系列设计研究部门。尽管社会上的独立院所都是吃国家“皇粮”的宠儿,而洪都的一所、二所、三所却无一例外都是工厂的所辖单位。这些可爱的“第一生产力”们,成年累月和工人师傅摸爬滚打在一起,现场直面矛盾、协调问题,共同千锤百炼,一道炉火纯青。中国工程院院士、教8飞机总设计师石屏对此深有感悟:“实践证明,洪都厂所合一的路子确实是条自主创新的成功之路,大家虽然做出了一些牺牲,但能为国家带来好处,我们心甘情愿。”

洪都仿如一块沃土,春回大地,根深叶茂;又像一座熔炉,铮铮铁骨,百炼成钢。这里既出产品,又育人才。张耀、史坚忠就是个中代表。张耀以洪都人特有的勤奋,用两年时间便获得了英国皇家帝国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当斯密斯导师真诚挽留他时,他深情地回答:“实在对不起,我的事业在中国。”无独有偶,史坚忠在世界最负盛名的航空公司当访问学者,波音、西雅图都向这位前途无可限量的青年学者抛出了橄榄技,可他却在“六四”期间悄然回国。这就是洪都两任飞机设计所的年轻所长。如今,张耀是中国国防科工委的将军,史坚忠则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常务副总。他们从自身成长的亲身经历,无限感激江西这块多情的红土地,无限感怀洪都这个革命的大家庭!

企业即人。有了人,有了一批胸怀大志、信仰坚定、热情似火的人,有了一批铁了心、拼着命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企业就无往而不胜。洪都奇迹最大的财富就在于:我们始终有一批自愿担当共和国长子而万死不辞的钢铁部队,始终有一支坚持科学发展、锐意改革创新、立志和谐惠民的塔台指挥,始终有一个“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园心境,始终有一种“上善若水”,无胜于有、心胜于身、神胜于形的软实力,始终有一股追梦、筑梦、圆梦,坚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的真信仰!

猜你喜欢

洪都南昌信仰
南昌舰举行“大洋成人礼”
信仰
漫画
李克强考察航空工业洪都
眷看洪都
转型升级 砥砺“洪都心”
打造中航工业学习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