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诵输入对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作用

2015-07-22叶鑫

学周刊·下旬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言输入口语

摘要:交际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我国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足是英语教学当中的薄弱环节。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目标语输入的缺乏。本文试着从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的角度,探析背诵输入这以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口语能力表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输入 背诵输入 口语

能流利地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一直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国内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强一直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通病。很多大学生学了六七年的英语仍然开不了口。究其本源,还是由于目标语输入的严重缺乏。本文试着从Kranshen输入假设理论的角度,讨论背诵输入法对大学生口语提高的积极作用。

一、背诵输入的定义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其中有一些学者在仔细研究了中国语文教学法之后提出,背诵这一传统教学法在中国是行之有效的。而被选择出来的背诵材料,往往是教师在学生所学的课文当中精挑细选一些值得背诵的文章,这些材料的本质也就是可理解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学生非常乐意接受这种可理解性的输入,这种输入不仅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对未来的口语输出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根据Kran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目标语输入是语言习得的一个必然过程,因此,为学生提高优质的最佳语言输入才是语言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背诵输入的作用

(一)强化可理解输入

研究表明,我国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足只要是由于语言输入不足,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词汇句型匮乏。长期以来,背诵输入一直是国内语言教学常规模式。教师和学生都非常看重背诵输入方法。通过背诵,学生即可以巩固牢记课堂上的语言知识点,又可以在背诵的过程中内化所学的语言知识,使得教学效果大大提升,为在未来的交际中口语输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信心

Krashen和Terrel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心理状态,比如自信、焦虑、动机等情感因素也会影响到语言习得。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背诵模式是目前最佳的一种语言输入,其一,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从小就有背诵的经历。其二,背诵的材料熟悉透彻,因此背诵输入对中国大学生来说是极具亲和力的,毫无违和感。

(三)背诵可以有效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学生由于平时的语言输入不够,在实时交际的口语表达中难以摆脱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往往用汉语思维构思,导致中国式英语(chinglish)的现象,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背诵的材料一般都是英语原汁原味的文章,符合目的语语法规则,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克服母语负迁移。

(四)提高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英语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即是能够让学习者流利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口语表达不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使用语言进行对话的能力。根据Reber(1989)的观点,语言运用是有规则性系统(rule-bases system)支配的,说话者只要掌握了语法规则,就能够流畅地表达思想或传递信息了。但语法规则有自身的缺陷,它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要求说话者特别注意语言形式,这样往往会影响口语表达效果。而背诵输入给说话者提供了现成可用的预制语块,在对话过程中如果涉及相关的主题,说话者可以直接从脑海中提取使用,大大节省了计算资源,提高了口语表达的流利性。

(五)强化语言内化进程

根据语言学家Bialystok,语言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示知识,顾名思义,指的是学习者意识层面的目标语知识。隐性知识则是指内化的知识,即是人们常说的语感。背诵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所学知识内化的一个过程。一个人语言的使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内化的语言知识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想方设法的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化。

在国内传统英语教学背景下,口语发表能力的缺乏一直是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通病,这严重的阻碍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完成。究其本质,还是在于目标语输入的不足。正因为如此,背诵输入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最佳输入。本文尝试在从Krashen输入假设理论的角度,结合背诵输入模式的特点,讨论在中国特色的教学模式下,背诵输入对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提高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Bialystok,E.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 Language Learning, 1978(28).

[2] Krashen. 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1982.

[3] Krashen. S. and Terrel.D.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M]. Oxford: Pergamon. 1983.

[4] Reber,A. 1989. ‘Implicit lea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18: 219-235.

[5] 陈怀文. 背诵和掌握外语[J]. 大学英语. 1998(3).

[6] 王大伟. 输入新论[J]. 外语界,1997(4).

作者简介:

叶鑫,(1983- ),女,湖北咸宁人;讲师;硕士;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语言输入口语
口语步步高:乐说节假日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可理解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课堂的作用
口语对对碰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