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在修文县适宜种植方式与密度的研究

2015-07-22叶旭刚

耕作与栽培 2015年1期
关键词:费乌瑞修文县双行

叶旭刚

(修文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修文 550200)

早熟商品马铃薯产量高、市场空间大、经济效益好,是农民增收重要的经济作物。修文县是贵阳马铃薯种植适宜区,常年种植面积6334hm2,种植方式多为单作,田间管理较为粗放,商品薯率低,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大大降低了马铃薯的经济价值。因此研究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水平,对提高马铃薯的商品率和竞争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尤为重要。2013年在修文县久长镇清江村选用费乌瑞它脱毒马铃薯进行了种植方式和密度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修文县久长镇清江村马铃薯基地。海拔1 300m 左右,年均气温13.6℃,无霜期260d左右,年降雨1 140.9mm,年日照1 307.9h,气候温凉,土壤土层较深厚,土质沙壤、疏松,肥力中上等。

1.2 供试品种

费乌瑞它又名“荷兰薯”,属早熟高产品种,生育期60d左右,株行直立,分枝少,株高60cm。种薯由贵州六盘水乌蒙马铃薯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3种种植方式与5个栽培密度,共计15处理,分别为:A1B1、A1B2、A1B3、A1B4、A1B5、A2B1、A2B2、A2B3、A2B4、A2B5、A3B1、A3B2、A3B3、A3B4、A3B5,3次重复,共45个小区。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6行,每行栽培20个薯块。

1.3.1 种植方式

A1:常规种植方式(对照)即当地最常见的种植方式。具体方法是打窝穴播(行距50cm,株距因密度不同而不同),播后盖土但不起垄。待植株长至10~15cm 高度时,再中耕除草及培土,培土高度10~15cm。

A2:单垄单行种植方式,即打窝穴播(行距50cm,株距因密度不同而不同),播后盖土起垄,垄高10~15cm。

A3:单垄双行种植方式,采用拉绳双行起垄窝播,2 行/厢,宽行距0.7m,窄行距0.3m,株距因密度不同而不同。栽后起宽垄,垄高15cm 左右,垄宽30~40cm。

1.3.2 密 度

密度分别为2 964株/667m2(B1);3 335株/667m2(B2);3 811株/667m2(B3);4 447株/667m2(B4);5 336 株/667m2(B5)。

1.3.3 栽培管理

采用小整薯种,于2013年1月20日播种。4月50日第1次中耕除草,并结合追施尿素15kg/667m2提苗,4月25日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6月10日进行收获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组合对费乌瑞它生育期的影响

从试验各处理费乌瑞它的生育期表现(表1)看出,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播种密度生育期变化相差不大,播种从2 964~5336株/667m2,生育期最高为63d,最低为57d,极差为6d,而各个密度处理平均值的最大差值仅为3.5d。

3种种植方式中,平作的出苗日期最早(比其他两种提前3~4d出苗),其次是双垄单行和单垄单行,但后两者的差别不大(为0.8d)。这是因为平作没有起垄,所以芽苗可以提前露出地面。

表1 各处理费乌瑞它的生育期情况Table 1 Growth periods of Favorita

2.2 不同处理组合对费乌瑞它植株形态和晚疫病发病情况

由表2可知,费乌瑞它不同种植方式间的植株形态差异不大。密度处理对主茎数的影响不大,因为主茎数的多少可能主要与种薯芽眼数目有关。但不同密度处理间大株高和分枝数有较大的差别。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也在不断的增加,而分枝数则是不断的降低。如密度最大的株高比最小密度的平均高22cm,而分枝数则平均少1.8 个。这是因为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会根据周围空间的大小自动调整生长姿态,空间越大,分枝数就越多,而密度过大,则会造成徒长。

表2 各处理费乌瑞它的农艺性状和晚疫病发病情况Table 2 Agronimic traits and late blight occurence of Favorita

费乌瑞它是一个早熟品种,生育期较短,易感晚疫病,不同处理马铃薯的晚疫病发生情况如表3所示,单垄双行的感病株数和病情指数都是最低的。可能是宽垄增加了通风和光照,降低了马铃薯植株间的空气湿度,不利于晚疫病的发生。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晚疫病的感病株数和病情指数也随之不断的增加。

2.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知,单垄双行小区的产量最高,平均为13.7kg,其他两种种植方式的差异不大,都为12.9kg。密度处理对小区产量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大,产量不断降低。最小密度(2 964株/667m2)的平均小区产量为12.7kg,比最大密度(5 336株/667m2)的小区产量(8.4kg)高4.3kg。根据各小区的产量折算出每亩的产量(见表4单产)。对折算的单产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可知,A3B3处理的产量最高,达2 801kg/667m2,与其他处理形成了显著性差异,其次是A3B4、A2B3、A1B4和A1B3等,所以单垄双行是最佳的种植方式,3 811~4 447株/667m2为最佳的种植密度。

由表3还可知,单垄双行种植方式的平均小薯率最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薯率会不断的降低,中薯率会不断的增加。

表3 不同处理组合费乌瑞它的产量和大、中、小薯调查分析结果Table 3 Yield of Favorita and big,medium,small potato proportion

3 结论与讨论

3.1 最佳种植方式

试验结果表明费乌瑞它最佳的种植方式为单垄双行。因为,费乌瑞它的植株高度较小,主茎数和分枝数都不多,当以宽窄行种植(单垄双行)时,植株不易把宽行遮盖,有利于植株的通风和透光,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进而增产、增质。良好的通风和透光还可减少叶片下的空气湿度,不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另外,宽行距也有利于喷洒农药和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的操作。

3.2 最佳栽培密度

合理密植是所有农作物获得高产和高品质的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马铃薯也不例外。修文春种费乌瑞它的最佳密度在3811株/667m2和4447株/667m2范围之间,为降低用种量,节约成本,建议密度为3 000株/667m2。

[1] 张宁洁,冯金良.“会-2”脱毒马铃薯不同密度栽培试验总结[J].遵义科技,2006.326-28.

[2] 韦本辉,韦威泰,唐荣华,等.广西冬种马铃薯新品种试种筛选及栽培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4,(1):85-86.

[3] 马永林.威宁县抗马铃薯晚疫病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4-35.

[4] 刘志超,沈 钢,程 春.春马铃薯播期与栽培方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380.

[5] 曾军,王阳青,郭生国,杨立明.脱毒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J].杂粮作物,2004,24(4):221-222.

猜你喜欢

费乌瑞修文县双行
珍爱地球 修复矿山
南方马铃薯品种引种适应性评价
校企合作背景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修文县开展少年儿童走进检察机关活动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周铁衡
修文县道德讲堂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分堂开讲
修文县企业关工委关爱孤独老人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
谈播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玉米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