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郎咸平父子的“战争与和平”

2015-07-21飘逸

分忧 2015年7期
关键词:儿子

飘逸

至2015年4月,34岁金融才子郎世玮出版的《寻找遗失的美好》一书已销售数万册,他将所有稿酬全部捐赠给了慈善事业。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儿子。年少时,郎世玮曾因父母离异、觉得被父亲抛弃,而对父亲充满了怨恨。直到多年后与父亲重逢,他才明白,自己的怨恨和叛逆,其实都是想呼唤父爱回归。可父亲的关注和爱,从没远离……

父亲缺位,是儿子内心深处的伤痛

2007年7月的一天,26岁的郎世玮突然接到父亲郎咸平的电话:“今天空闲,我想去你家里看看。”郎咸平工作繁忙,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得知儿媳怀孕,一直没来得及去探望。

郎世玮告诉父亲:“我正好在市区,顺路接你。”

父亲在上海的房子位于老城区,郎世玮的家在上海浦东。接上父亲,父子俩简单问候之后,便一路无话。沉闷的气氛中,郎世玮不知不觉把车开得飞快。一进家门,郎咸平便责怪儿子开车太快:“你快做爸爸了,应该为家庭着想,有点责任感。你老婆怀着孩子,一旦出事怎么办?”

郎世玮的笑容顿时僵硬在脸上:“爸,你指责我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指责我对家庭的责任感。”积压在心中许久的怨愤,终于找到了一个爆发的出口,郎世玮再也无法忍住:“你是家庭生活的失败者,没有资格教训我。我小时候,你在哪里?”

郎世玮妻子见状,急忙拉拉郎世玮的衣袖,亲热地招呼着郎咸平。郎咸平脸色难堪地坐下,一场原本应该温馨的家庭聚会,顿时变得气氛沉重。

那天,看着父亲黯然离开的身影,郎世玮心里五味杂陈,有种无法言说的难过……

1981年出生的郎世玮,是郎咸平长子。郎世玮13岁时,郎咸平从美国回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不久便与妻子离婚,郎世玮跟弟弟留在了美国。

年少的郎世玮认为父亲不要他了,深受打击,甚至对自己的存在都产生了怀疑。从此,他和一群称兄道弟的“哥们儿”满街游荡、打架斗殴,还在身上纹了一条龙。1995年,14岁的郎世玮因在学校将同学打伤,被校方给予很严重的处分,郎世玮更加看不到未来。

郎咸平得知后,给儿子打电话:“郎世玮,你要永远记住,世界上最可悲的男人是没出息!你要不好好读书,下场只能用可悲来形容。”没有指责也没有安慰,只是一个男人与另一个男人的对话,渴望父爱关注的郎世玮没等父亲说完,就一气之下挂了电话。

郎世玮在家里呆了一阵后,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卡森隆军事中学,毕业后,考入了伦斯勒理工学院,边服兵役边读书。2001年,郎世玮退伍了,同时也拿到了大学文凭,进入美国高盛公司,成了高盛投资银行系统分析员。

此时,郎咸平已回到内地,执教北京大学EMBA。想到儿子的那些玩伴,绝大多数都是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还有不少人进了监狱,他决定让儿子回国,怕年仅20岁的儿子再次迷失。

2001年秋天,接到父亲的电话,郎世玮有些迷茫又有些期盼,加上母亲的劝说,他用一个月时间快速处理完手头所有的事,回国了。

因为心里有怨恨,郎世玮不愿跟父亲在一起,在北京和父亲见一面后,又转飞深圳,进入一家证券公司。一年后,公司出现严重财务问题,他找朋友借了1万元钱,来到上海四处求职,最后在宝钢华宝信托找到一份研究员的工作。正是在这儿,郎世玮认识了后来的妻子。妻子也是华宝信托工作人员,是美丽的上海姑娘,她的父亲是工厂工人,母亲是公安局工作人员。

得知年纪轻轻的儿子在追求一个工人家庭出身的姑娘,郎咸平坚决反对,他不希望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过早地进入一份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

郎世玮却觉得自己找到了一生的伴侣,我行我素,与妻子认识短短几个月,就领证闪婚了。

那时,郎世玮是个月光族,有段日子,他因为换工作,薪水续接不上,一次交了房贷后,只剩下120元钱,而这120元钱要支撑他一个月的生活。沮丧之际,妻子不声不响地塞了一笔钱给他。后来他才知道,是岳父观察出他已穷得冒泡了,给了女儿一笔钱,让他渡过难关。郎世玮感动不已。

有了爱情的滋润,郎世玮才华渐露,先后担任上海复星国际集团总经理助理、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2007年,郎世玮创办了“珺翰国际贸易公司”,在随后的几年里建立了中国第一支私募对冲基金“郎基金”,出任上海高汉新豪资产管理(有限合伙)总经理、上海哲珲金融首席执行官,一家上海律师事务所的高级顾问,成为上海滩知名的年轻企业家。

然而,事业成功,并没有消减心灵的创伤,郎世玮对父亲郎咸平依然很疏离……在那天,父子俩不欢而散之后,妻子看着呆愣不语的郎世玮,劝慰道:“其实,你心里是明白的,爸爸是关心你。”郎世玮难过地看着妻子,长长叹了口气,内心深处,他其实很在乎父亲。

前嫌渐释,冷漠的父亲原来也温情

一个月后,郎咸平称有重要事情,约郎世玮到上海老城区一家西餐厅见面。郎世玮匆忙赶了过去。

隔着黑色的餐桌,父子俩静静坐下。

“世玮,今天约你来,是有些话想对你说。”郎咸平深深地看了一眼儿子,许久,他才缓缓地讲述起来,那是郎世玮第一次从父亲口中得知父亲和母亲的故事:

郎世玮的母亲是公交车上漂亮的售票员,出生在台北乡下。郎咸平每次都能“碰巧”坐上这班公交车,坐的次数多了,两个年轻人产生了爱情。郎咸平大学一毕业,两人就结婚了,很快便有了郎世玮。

郎世玮3岁时,郎咸平考上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一家人来到了美国。刚到美国时,郎咸平是个穷学生,没有能力养家,为了补贴家用,郎世玮的母亲给人当过保姆、做过保洁员、还做过唐人街的缝纫黑工,一家人吃了不少苦头。

郎世玮读小学二年级时,郎咸平博士毕业,到纽约大学做了副教授,一家人搬到纽约,生活终于好转。

1994年,郎咸平应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他希望一家人回香港,可那时郎世玮的母亲刚好考上了纽约市联邦邮政局。这份工作对于在美国苦了许多年的女人来说非常难得,因此,她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不愿随郎咸平去香港。

就这样,夫妻两地分居,再加上家庭背景的差异导致生活理念不同,在不断争吵中积累了太多负面的情绪,感情渐行渐远,最终两人离婚了……

“我对不起你妈妈!那时,我们太年轻,一心只想着如何努力改变命运,却弄丢了婚姻。”郎咸平愧疚地说。第一次看到父亲道歉,郎世玮深受震动,一直以来,父亲在他心中都是理性和强大的,他从来没有想到父亲还有如此温情的一面。

那一刻,郎世玮想起了自己刚回国时,父亲请他到西餐厅吃饭,开始点餐时,父亲翻来覆去地看着菜单,却做不了决定。后来父亲将菜单一丢:“什么时候吃饭,能不去先看旁边的价格就好了!”

最后,父子俩还是离开了西餐厅。现在,他明白了父亲为何点餐如此纠结,那时曾经的艰难生活烙下的伤痕。他心里暗暗后悔自己对父亲的态度,他迟疑地伸出手,放在父亲的手背上。父子俩彼此相视,仿佛听到了内心的坚冰开始消融的声音。

2007年9月,郎世玮的儿子出生。自己有了孩子,他开始重新审视父亲,想到父亲大学一毕业就结婚有了孩子,想到他带着妻儿在异国艰难求学求生,他突然感到很心疼,对父亲的怨恨化成了怜惜。

2009年,再次离异后的郎咸平试探着跟儿子提出,想成个家。郎世玮不置可否,沉吟半晌,反问父亲:“爸,你都离过两次婚了,你为什么不能一次婚姻走到底?”郎咸平一愣,一句话也没说,但显然,他已被儿子的话深深触动了。此后,郎咸平没有再提重新成家一事,多年来一直单身。父亲的妥协,让郎世玮很感动,原来,父亲是在乎他的。

2010年9月,郎咸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个知名的经济学家竟然谈起了“爱情经济学”:

我自己不是一个婚姻成功者,但我从我儿子的婚姻中,看到了婚姻的本质。作为一个失败的过来人,我曾经对大儿子说:“我希望你一辈子都爱你老婆。”我也对我的儿媳妇说:“如果你要保留这个婚姻,就一定要给他适度的自由。”

那天,郎世玮在媒体上读到父亲的访谈时,非常感动。他理解了父亲的婚姻悲剧,父母离异多年,父亲依然担负、照顾着母亲的生活。想到满身的纹身,以至于后来在公众场合从不敢脱下衣服,甚至连白衬衫都不敢穿;想到数次对父亲大发脾气,而父亲却始终隐忍不语,郎世玮暗暗羞愧。直到这时,他才明白,许多年来,他对父亲的怨恨,他的叛逆,其实都是想引起父亲的注意、呼唤父爱回归,可父亲的关注和爱,根本从没远离。

父子约定,寻找曾经失去的美好

前嫌尽释,父子俩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郎咸平只要在上海,郎世玮便邀请父亲来到家里,他想好好陪伴父亲、好好尽孝,让父亲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

跟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父亲不同,经历过父母离异的伤痛,郎世玮非常顾家,从不把工作带回家,从不愿为了事业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每到周末,他会放下所有工作,甚至关掉手机,专心陪伴妻子、儿子和女儿。

看着儿子一家幸福生活,郎咸平感慨万千,他第一次感受到家庭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妙。渐渐地,郎咸平把自己在上海的所有事宜都交给儿媳打理,儿媳俨然成了郎咸平的管家。而郎咸平的财产则交由郎世玮打理,进行投资。

转眼几年过去了,郎咸平对这个儿媳妇越来越满意。在一次家庭聚会中,郎咸平一时高兴,喝得多了一点,借着酒劲,跟郎世玮的岳父吐露真言:“亲家,其实我当时是很反对他俩结婚的,你知道为什么吗?门不当户不对,99.9%的婚姻可能都是悲剧。看看我的婚姻,你们就知道了。可世玮和他媳妇用事实证明我错了,他们就是那0.1%。”

郎咸平举起酒杯,给亲家敬酒:“你们夫妻俩老实忠厚,不贪不妒、不慢不疑,夫妻恩爱,才养了这么好的女儿,我真心疼爱你们女儿,也真的好羡慕你们。”亲家感叹道:“其实,我们应该感谢你养了一个好儿子,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让我的女儿生活得很幸福。”一个幸福的女人,哪怕没受过很高的教育,也会因幸福而知书达礼,而一个女人的幸福,与她背后的男人有着极大关系。郎咸平看着儿子,百感交集地说道:“儿子,你比爸爸懂得生活。”

仿佛为了弥补曾经失落的爱,一向节俭的郎咸平很舍得给儿子一家买礼物。郎世玮妻子有一大堆名牌包,都是郎咸平送的。孙子孙女那些好玩新奇的玩意,也是郎咸平从世界各地淘来的。在郎世玮眼里一向不喜欢孩子的父亲,竟兴致盎然地给孙子孙女当马骑,玩得不亦乐乎。

有一年过春节,郎咸平给孙子100元压岁钱之后,转头逗才两岁的孙女:“小姑娘,你要多少压岁钱呀?”两岁的小孙女稚声稚气地说道:“10万。”郎咸平点着孙女的小脑门:“为什么要10万呀?”小姑娘认真地答道:“因为是十万个为什么呀!

大家恍然大悟,郎咸平大笑起来,一把抱起小孙女,动情地说道:“和你爸爸小时候一样可爱。”郎咸平说起了郎世玮童年趣事,那时候,郎咸平工作学习太忙,没时间陪儿子玩,可儿子总缠着他,郎咸平敷衍一番后,便说:“好了,我要工作了,不睬你了。”小世玮一听,小脚丫踩着父亲的大脚丫:“你不踩我,我踩你!”“现在想来,真是太美好了!”郎咸平悲伤地摇摇头,随即怜爱地抚摸着孙女的小脸蛋:“不过,我的小孙子孙女,让我再次感受到了那种美好。”一旁的郎世玮早已听呆了。

2012年6月,郎世玮的儿子从幼儿园毕业,郎世玮参加了儿子的幼儿园毕业典礼。那天,看着儿子和小伙伴们又蹦又跳地在台上表演,郎世玮突然伤感起来。从小到大,自己的父亲从来没有参加过他的任何毕业典礼,也从来没有感受过他今天的这种快乐。

典礼结束后,郎世玮将手机拍的照片发给父亲,随后给父亲打电话:“爸,我准备读博士,希望我博士毕业时,你能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

电话的另一端,郎咸平沉默半晌,说道:“我一定会去。到时,我们一起穿着博士袍合影,一起把我们遗失的美好,都找回来。”

2014年,郎世玮考取了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攻读法学博士。父子的约定,将在三年后实现。

责编/梅子

猜你喜欢

儿子
打儿子
寻找出走的儿子
用什么写作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一年后
倒霉
幽你一默
儿子的生日礼物
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