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英吉沙县盐渍化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

2015-07-16张静李斌曹阿楠

地球 2015年9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张静 李斌 曹阿楠

[摘要]英吉沙县盐渍化地质环境问题发育,地表土层中盐份聚集影响农作物及植被生长,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查明盐渍化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提出有效可行的防治建议,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盐渍化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盐渍化 发育特征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97-1

1基本概况

英吉沙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缘,塔里木地台与昆仑山地槽的交接部位,由于新构造运动,塔里木地台相对下陷,地台南、西、北三面剧烈隆起,形成了三面环山东部开口的现代盆地,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1]。全县地貌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三种地貌类型:剥蚀低山丘陵、冲洪积平原和风积沙漠。

英吉沙县土壤盐渍化程度严重。分布在冲积细土平原的中下游,地势较低,地下水位埋藏浅,地面蒸发强烈,地表土层中盐份聚集形成盐渍化,影响农作物及植被生长,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2、3]。

2盐渍化发育特征及危害

2.1发育特征

盐渍化土壤的表层积盐最重,一般积累2-15cm厚的盐壳,呈灰白色、浅土黄色或灰黑色夹白色斑点。干燥坚硬,遇水变软;下部岩性为亚砂土,土黄色,结构松散,随着深度的增加,含水量逐渐增加,土壤易溶盐含量逐渐降低,在垂向上呈明显的递减。地表多生长有芦苇、红柳等耐碱植物,芦苇高度一般为30-40cm。部分地段由于含盐量过高,植物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成为不毛之地。在盐渍化比较严重地带,由于地下水埋深大部分小于2m,许多地带有泉水溢出[4]。

2.2造成的危害

(1)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在盐碱地上种植作物普遍减产,并导致区域内物种多样性退化,恶化生态环境。

(2)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表现为土壤湿时泥泞,干时板结坚硬,通气透水性不良,适耕性变差。

(3)强化了表层土的聚盐速度,造成表层土板结,使土壤的物理性能恶化,农作物的生育受阻,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3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3.1地形地貌条件

区内的土壤盐渍化,发育在冲积细土平原,地势相对较低,地形平缓,造成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埋深浅。封闭的地形使水、盐不得外泄,尤其在滞流地带,受干燥气候影响,水分强烈蒸发,使地下水和土壤溶液浓缩形成盐渍土。不同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土壤积盐程度也不同:在洪积砾质平原区域,地势高,坡降大于10‰,径流条件好,地下水埋深大于50-100米 ,矿化度0.3-1克/升,水盐不易停留,无盐渍土和盐渍化现象;冲积细土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坡降为2‰-5‰,地下径流变缓,地下水埋深在3米内,矿化度增大,盐渍化现象严重。

3.2地层岩性条件

土壤表层的积盐与土壤的结构有关。在洪积砾质平原区,岩性以灰色、浅褐色松散砂砾石、卵砾石为主,砂土质充填物约占20%,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易产生盐渍化;在冲积细土平原区,上下部均为细颗粒的亚砂土、亚粘土及粘土互层,岩性明显地变细,夹层增多。渗透系数变小,透水排水条件差,加之不合理灌溉,极易导致地表积水或地下水位上升,而产生土壤盐渍化。

3.3自然因素

英吉沙县深居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使得这一地区降水量极少、蒸发量很大,浓缩作用强烈,盐份聚集而形成盐渍化。

3.4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土壤发生盐渍化的条件。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导致盐碱化的加重。不恰当的人为活动也可导致土壤积盐,如大水漫灌,平地修建无防渗设备的渠道和涝坝,过度放牧、盲目开荒,破坏天然植被的行为都会加速土壤盐渍化。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灌溉,如灌溉量过大,排灌不配套,灌溉水含盐量过高等原因造成。不合理灌溉使灌区地下水位升高,水质变坏,大量盐分在土壤表层积聚或过多的钠离子进人土壤,而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草地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因为人类不合理利用草地,如过度放牧及连续淹水等原因使草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草地植被维持着草地土壤中积盐与脱盐的平衡,植被的减少,会增大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从而增加了土体下层盐分向表层积聚的数量和速度。另外草地生物产量的下降使草地生态系统入不敷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结构变坏,孔隙减少,从而导致土壤表层脱盐率降低,相对提高了土壤积盐速度。

4防治措施建议

4.1控制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过高是引起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在灌溉过程中只要能够控制地下水位 ,可使地下水蒸发量减少,降低土壤盐分积累,有利于地下水循环,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4]。控制地下水位,有以下几项措施:

(1)建立健全灌排系统。目前虽一部分渠道作了防渗处理,但仍有大量的水在灌溉时下渗转化成地下水,抬高了地下水位并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渠道防渗后,不仅节约了水量,而且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土壤次生盐渍化,同时灌区地下水位也得以降低。

(2)井渠水合理调节,适时适量灌溉。工作区次生盐碱化土壤的发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大水深浇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习惯密切相关。目前许多地区仍然这些现象。因此要杜绝大水漫灌和无计划的引水灌溉,要积极推行先进的灌水技术与方法,如沟灌、喷滴灌等,以达到合理灌溉、防治盐碱的目的。地下水位高的灌区,要井渠结合灌溉,充分利用井灌能降低地下水位的灵活性和条件。

4.2生态改良措施

生态改良措施改良盐碱地,虽不能彻底根治,但方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结合英吉沙县的实际情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植树造林对改良盐渍土有良好的作用,林带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低风速,增加空气温度,从而减少地表蒸发,抑制返盐。

(2)禁止过度放牧,对盐渍化较重的草场实行围栏轮牧,调整碱性草地的载畜量,减轻草地负担而达到草地土体盐分运行的良性化。

参考文献

[1] 新疆英吉沙县北部平原区地下水勘察阶段性总结报告(1:20万)[R].新疆地矿局第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2000年.

[2] 新疆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20万)[R]. 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2000年.

[3] 区域地质环境调查(1:50万)[R]. 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2004年.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R].新疆华光地质勘察总公司,2007年.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