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达电商成烫手山芋

2015-07-15

商界评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王健林会员电商

从2012年万达电商宣布组建,到今年6月,三年,两任CEO、两任COO出走,中层流失率超过50%。从最初200万元年薪招聘CEO,到今年6月流传的年薪800万元,除了感叹万达真有钱,我们看见的是万达对电商业务的不满,是万达电商高层的极度缺人。万达电商,怎么就成了烫手山芋?

董策

出任职务:万达电商CEO

在任时间:2014.8~2015.6

主要任务:

与腾讯、百度合作,进行智慧产品研发,制定未来技术研发目标,希望让万达地产项目插上“智能”翅膀,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飞凡网在4月上线测试,部分万达广场实现智能化、与线上平台对接。

出走原因:

王健林期望以飞凡网为平台,建立全球最大的O2O公司。但飞凡网上线后未能实现期望的线上线下并行,万达电商会员数量试运行期间超4000万、2015年超1亿的豪言壮语也显得单薄无力,董策的能力受到怀疑。

龚义涛

出任职务:万达电商CEO

在任时间:2012.12~2014.4

主要任务:

帮助万达电商搭建起O2O平台,制定O2O整体策略。2013年底,万汇网正式上线。

出走原因:

一手创建的万汇网“格局太小”,并未达到王健林“大会员”、“大数据”的期待。

刘思军、马海平

出任职务:万达电商COO

在任时间:不足一年

出走原因:

二人在万达电商的主要工作都是负责监督、管理公司每日活动,并直接报告给CEO。至于为何出走,或许也与“水土不服”、“不行就换”有着莫大关系。

互联网人才为何水土不服

万达要做烧钱的互联网项目,但到处都是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不敢网上支付,不敢自建快递、仓储物流……矛盾的万达电商找不到方向, CEO、COO们自然不能快速达到“赚钱”要求。你达不到要求,那就换能达到要求的人上,想快速见效的万达只有不断换人。

作为传统企业,万达的决策流程也相对传统,大事小事都需向领导逐级汇报、批准后方能执行,而且万达集团对项目的流程管理又非常严格,新项目无法获得“互联网速度”。

万达旗下业务盘根错节,除非王健林亲自调动,万达电商的人无法推动万达旗下各种资源的整合。龚义涛曾透露,从让管理层明白O2O到底要做什么,到说服公司其他人进一步推动进展,就耗时近一年。

对万达电商频繁的高层变动,王健林也有自己的道理:“以前招的一些互联网人只是在卖东西。”在万达的发展规划中,电商并不是单纯的销售导向,它承担着“将万达广场客流转化到万达会员体系,然后挖掘会员数据,做金融、文化、体育等产业”的任务,这有别于传统的电商概念。想找到合适的“大帅”,万达电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王健林会员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340亿砸向万达王健林为何要告别商业地产开发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吹牛
吹牛
王健林 亚洲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