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属性为新常态

2015-07-15张岩

就业与保障 2015年4期
关键词:青年人创业者年轻人

张岩

没有哪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是最好的创业时代,也没有哪一代人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渴望成功,“创业”已然成为一代中国青年人的集体梦想。

在沈阳市沈河区一座不高的办公大厦内,27岁的张巍和妻子经营着一间小小的广告公司。这两名广告专业的年轻人在外打拼数年,终于圆了自己开公司的梦想。“开局比较顺利,因为以前积累了些人脉和客户,现在实现赢利不成问题。我们开业第一个月就和电视台签订了一个近十万元的合同。”

张巍的经历和选择,是千万创业青年的缩影。这是一批在巨大的社会发展变革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受教育的平均水平远远高于他们的父辈,他们与新技术和互联网共同发展,更渴望成功和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因此,他们走向创业的道路,对于这个时代具有非凡的意义。

中国创业元年

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于是,2014年被誉为“中国创业元年”以及“创业最好的时代”。

而刚刚公布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中国创业大潮的澎湃。该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第二、三产业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为785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数的95%以上。

而据教育部的统计,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人,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困扰着很多年轻人。教育部2014年12月下发通知,支持在校学生休学创业,并要求各地高校加大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力度。在这样的形势下,创业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拓事业的新途径。

张海韵大学毕业从河北老家来到北京创业的时候,只是因为自己喜欢做生意且北京的市场更大些。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把舞蹈服饰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从批发零售到实体店面,最后做到网上独家代理销售。如今,她已经在北京购买了住房,成为令同龄人羡慕的企业家。“任何时候其实都是开始创业的好机会,有人说早些好做,但我觉得现在就很好。机会随时都有,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并坚持下来。”她说。

“青年们正处在最好的创业环境里,”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黄华在接受采访时说,“产业环境的日益成熟,相关政策的支持,互联网应用和电商的普及,物流业的便捷和信息渠道的畅通,为创业提供了多种便利和丰富多样的发展渠道,让现在的青年创业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实现。”

互联网属性为“新常态”

如今创业的青年们,没有几个不是“互联网时代之子”。在青年创业的过程中,互联网思维已然成为创业“新常态”。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让其最大的青年用户群体嗅到了“指尖上的商机”。

阿里巴巴的巨大成功和赴美上市的轰动效应,让无数处于创业阶段的电商青年兴奋不已。“这个意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赚到了钱,而是给青年提供了一个目标和方向,也为我们这些人的成功而更多地被其他人所认可。”陈武今年24岁,刚刚硕士毕业的他放弃了家里安排的郑州某家事业单位,而是专心做起了一家经营文化创意小商品的淘宝网店和微店。他的选择不仅让父母失望,也让身边的朋友十分不解。“我不喜欢沉闷的工作氛围,实习两个月令我倍感压抑。因为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我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也喜欢互联网创业的风格,我相信自己目前从事的事情非常有意义。”

“微信是我们的大平台,我们一半以上的咨询业务都建立在微信平台上。”张妍在北京成立了一家从事专业就业辅导的咨询工作室,面向全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和青年人提供就业帮助和咨询辅导。工作室成立不到一年来,已经累计为近万人提供了咨询服务,发布的就业扫盲阅读贴转载量高达30万,创业初始就实现了盈利。“我们通过微信发布各类就业知识和信息,并作为和客户交流的平台,而通过粉丝数量和文章转载的次数,就知道客户的规模和感兴趣的内容。”张妍表示,尽管一开始因为团队里都是年轻人,很多人对工作室的资质和能力产生过质疑,“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加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和习惯使用的交流渠道,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现在移动互联网是青年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我们的运营方式非常贴合他们的习惯。”

同样,致力于打造一个整合艺术教育类资讯平台的翟东磊也在积极为自己开设的新公司开发APP:“现在的年轻人了解信息的渠道已经非常移动化,没有一个好用的、受欢迎的APP平台是不行的。”

“这个时代鼓励和培育了年轻的创新人才。不同于传统创业者,他们在互联网大平台上,面对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可以颠覆许多传统行业中根深蒂固的顽疾,发展个性创新。”天使投资人周自强认为,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业者能为用户创造出体验更好的产品,吸引到更多的投资。

理想与现实之间

创业虽然“听上去很美”,但是真正从事起来才知道其中的艰辛。“起初想创业是要试试自己的idea能创造多少价值,”习琴今年29岁,在四川攀枝花经营着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但第一次开公司,很多事从未经历过。小微企业的注册要求虽然已经放宽,即使一元钱就能开公司,但是不少银行会因为嫌麻烦而提出开户门槛费要求,税务手续方面没有攻略类的提示,导致来回多次,浪费了大把时间。”

根据共青团北京市委发布的《北京市创业青年群体调查报告》,北京市登记注册的青年创业企业中,35岁以下创业青年占七成,女性和留学生比例较高。多数创业青年对于创业政策不太了解,在办理各类手续中迫切需要相关条款的解读。

“我的项目计划书在当初大学生创业比赛中得到了很高的分数,但是公司成立以来,却一直没有实现赢利,经营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李文彬在哈尔滨经营一家青年旅游公司,主要针对哈尔滨冬季旅游为青年提供相关的资讯服务。“本以为自己在价格上略占优势,但是旅游市场经常因为其他因素出现波动,而且这个市场早已被成熟的大旅行社垄断,要从他们手中抢夺客源非常困难。”他说。

“青年创业的特点是创新能力强,但是社会经验的欠缺和经营知识的缺乏是致命硬伤。他们对于市场的了解和整体认识不足,有时候判断会不准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林新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当今的创业青年往往有较高的学历、较好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尤其是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创业者逐年攀升,用“高手云集,中西合璧”来形容不足为过。在创业的人员模式上,“志同道合,拉亲唤友”占的比例最高。很多投资人选择青年人的创业项目就是因为青年人敢闯敢拼,不会瞻前顾后而犹豫不决,且充满干劲和活力,对事业更有积极的看法。

“有创业的想法是好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于仲强是一家电子器械公司的老板。作为一个中老年创业者,他表示:“年轻人尽管有些点子和想法很好,但他们没有能力让其落地,我见过很多青年创业公司不到一年就倒闭的。而且多数年轻人因为不够成熟或比较自我,不善于利用和整合身边的资源。青年创业者要更多的学习认识市场,聚集资源。”

“创业并不是解决就业难题的唯一途径,选择创业不一定是选择成功,年轻人创业是高风险、高收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不是很高,创业的过程其实是个人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他还说,一个真正的企业家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等。年轻人创业首先要有动手能力,而不只是动嘴动脑的能力,更关键的是创业者要有团队精神,能够容得下别人的长处,进行资源互补。很多想法、技术、专利,其实可以选择与别人合作,并非一定要走创业的路。

(稿件来源:中国报道)

猜你喜欢

青年人创业者年轻人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