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强制性开放获取研究

2015-07-15李国俊邱小花季淑娟王瑜肖明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开放获取学位论文强制性

李国俊+邱小花+季淑娟+王瑜+肖明

摘要 国外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强制性开放获取对国内开放获取运动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调研国外二十几所一流高校实施硕博士学位论文强制性开放获取的基础上,总结其特点,并对国内高校实施相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强制性 学位论文 开放获取 国外高校

l 引言

2012年英国对3498名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者进行了开放获取态度的调查,以期发现开放获取在科研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90%的研究人员经常使用网络上免费的资源,40%的研究者将互联网作为查询资料的起点。调查组由此认为:开放的网络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第一人口,开放获取资源已经成为科研人员使用的研究资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硕博士学位论文是获得硕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是硕士和博士阶段最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也是科学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学位论文的开放获取对提高科研人员查询资料的效率意义重大,将加快全球范围内学术科研成果的传播,从而促进全球科研创新的加速。国内大部分高校由于版权问题等各种因素不对学位论文进行开放获取,并限制校园外访问学位论文的全文,这导致国内学位论文查找困难,阻碍了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国外很多著名高校实施了强制性的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政策,提供学位论文全文的全世界免费下载,大大提高了学位论文的传播范围,加快了学术交流,同时也提升了高校的影响力。本文通过研究国外实施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的情况,分析并总结其特点,为国内高校实施相关政策提供借鉴,为推动国内开放获取运动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2 国外实施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的概况分析

根据开放获取知识库强制性存储政策登记平台(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MandatoryArchiving Policies,ROARMAP)的数据,截至2013年12月9日,全球至少有200个机构实施了强制性的开放获取存储政策。这些机构通常要求员工将其学术成果免费存储到所属的机构知识库上,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下载。

通常,实施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的对象是学术论文,不包括学位论文。但是ROARMAP平台显示有107家机构实施了学位论文的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也就是说全世界至少有107家科研机构的学位论文全文是可以免费下载的。这些科研机构基本上为大学,共分布在全世界19个国家,如表1所示。美国实施学位论文强制性开放获取的机构最多,有25所大学,这说明了美国在开放获取运动中处于领先位置,引领开放获取运动深入发展。排在第二位的是意大利,共有23所大学实施了该政策。接下来的是澳大利亚和英国,分别有20所和10所大学。前4个国家共有78所大学实施了学位论文的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占总数的73%,他们是推动学位论文强制性开放获取的主要力量。中国只有两所大学实施了该政策,分别是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这说明国内开放获取运动还没有获得广泛的共识。虽然近几年开放获取的概念已被大家所熟悉,但是真正采取相关政策的机构仍然非常少,国内开放获取运动还需进一步发展。

3 国外实施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的特点

笔者从这107家科研机构中选取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强学术研究实力、有影响力的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实施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政策的内容和特点,选取的大学如表2所示。

3.1 对作者的意义

从调研情况来看,上述高校在实施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政策时都在相关网站上列出了该政策对作者的意义,从而减少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总的来说,开放获取学位论文对作者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位论文的可见性,帮助作者提升专业领域内的影响力。通常开放获取的学位论文会被Google Scholar等专业搜索引擎编人索引,其他学者在相关研究领域搜索时会发现作者的学位论文,从而提升作者的影响力。

(2) 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增加作者跨领域全球合作的机会。通过机构知识库、GoogleScholar等平台,全世界的学者均可免费下载作者的学位论文,这有利于加速学术交流,扩展学术范围,增加作者进行全球合作的机会。

(3) 提高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相关研究显示,开放获取的学位论文更加容易被检索到,并且可以免费下载全文,从而让更多的学者接触到学位论文的内容,增加学位论文的被引频次。

(4) 提供永久访问且全球唯一的URL,永久保存学位论文全文。机构知识库系统为每一篇学位论文提供全球唯一的访问URL,并确保访问该URL的稳定性。作者可以将该URL放人自己的个人简介中,方便其他学者了解其学术研究成果。

(5)学位论文将会被全球网络化学位论文数字图书馆收录,增加了被发现的机会。此外,开放获取的学位论文还将被开放获取学位论文集成系统收录。

3.2 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的对象

从表2可以看出,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的对象主要是硕士和博士的学位论文,这也是笔者在本文题名中强调硕博士论文的原因。从所调查的高校来看,除了存储学位论文全文外,大多数高校都要求将学位论文的附件材料一同提交,具体包括实验数据、调查数据、软件、工具等,存储的格式包括pdf、视频、音频等格式。使用的平台大多数为DSpace和EPrints,这两种都是免费开源的机构知识库系统。大多数高校在机构知识库上建立一个学位论文的专题;少部分高校利用EPrints专门建立一个学位论文开放获取平台,与机构知识库的平台分开,如加州理工学院从2002年起要求其所有的博士学位论文必须放在专门的开放获取平台CaltechTHESIS上。

3.3 级别

虽然调研的上述高校都实施了强制性的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政策,要求所有的学位论文必须放在机构的开放获取平台上,但是由于学位论文比较特殊,有些包含专利、创意等信息,还有些需要出版等,所以各高校为学位论文设置了不同的开放获取级别,在最大程度保护作者权利的同时,确保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政策的顺利实施。从调研情况看,高校在设置开放获取的级别方面较为类似,一般分为:完全公开、限制性公开、保密论文、混合级别等四种情况。加州理工学院的政策最为典型,其为博士学位论文的开放获取程度设置了以下级别:endprint

① 完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访问全文。

② 限制只能在校园内访问:论文全文只能在校园内进行访问,限制有效期为一年,一年后论文自动完全公开。如果想继续限制,必须提前联系图书馆。

③ 保密论文:即使在校园范围内,论文都不能被访问。一般的期限为1-2年。当有效期到的时候,限制不会自动解除,需要作者联系图书馆或者图书馆联系作者本人进行解除。

④ 混合级别:论文包含多个文件,不同文件的访问权限不相同,有些文件可以完全公开,有些是限制性访问,有些是保密的。

3.4 图书馆负责政策的具体实施

从笔者所调研的高校来看,他们实施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的最大特征就是均由图书馆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这说明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管理和保存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同时在推动开放获取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在推行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政策时还需要与研究生院合作:研究生院负责制定和解释相关政策,图书馆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包括提交平台的建设、操作指南的提交、学位论文收割、开放获取政策解释、一般版权问题咨询、实施效果监控和反馈等。图书馆建立专门的专题网站介绍开放获取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并帮助学生按步骤提交学位论文。除了完全公开访问的学位论文外,图书馆还应对限制性访问和保密的论文做相应的处理,为混合级别的学位论文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图书馆应及时跟进保密论文的开放获取工作,当保密时限已过时及时联系作者进行开放获取。此外,有些图书馆还负责将实施强制政策之前的学位论文进行开放获取,对其进行扫描并联系作者处理版权问题,最后将其提交到开放获取存储平台上。

3.5 设置版权咨询中心,处理版权问题

虽然图书馆能够解答一般性的版权问题,但是由于学位论文涉及的版权问题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建立专门的版权咨询中心来帮助作者处理版权问题。根据调研情况,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版权咨询中心,解答作者在学位论文强制性开放获取过程中遇到的版权问题。一般来说,学位论文的版权问题包括出版、作为期刊论文发表、专利和保密信息、被其他数据库收录等。高校在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中拥有相关权利的非独家授权,需要确保学位论文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免费下载。虽然学位论文进行了强制性开放获取,但是作者仍然拥有其版权。在美国,有些高校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还应提交至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作者需和Proquest数据库签订相应的版权授权书。

4 启示与建议

为推动国内开放获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推动国内高校制定强制性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政策的进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供参考。

4.1 加大宣传,让科研人员了解开放获取的意义

从上述调研来看,各高校的图书馆网站都建立了专门的网页或者专题来介绍开放获取,特别是开放获取学位论文对作者的意义。同时,对作者最关心的版权问题也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就如何解决版权问题提供了多种途径供作者选择。此外,还列出了关于开放获取的常见问题。国内图书馆也应当积极宣传开放获取,开展相关活动,让更多的科研人员了解开放获取。在这方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办“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的做法值得高校图书馆借鉴:2012年该馆举办了国内首个开放获取推介周,将开放获取的理念推向全国;2013年继续举办“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持续推进开放获取理念深入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可以举办针对校园的“开放获取日”,让全校师生了解和关注开放获取。

4.2 改进现有的学位论文存储平台

目前国内的学位论文存储系统比较简单,缺乏版权控制和永久保存等功能,系统的兼容性和易用性比较差,使得读者不积极主动提交学位论文全文。具体来说,国内大多数高校建设学位论文提交系统的时间较早,由于经费、人力等原因,很多系统的版本较低,给读者提交论文造成困难。另外,国内学位论文存储平台的一大缺点是缺乏对都柏林元数据的支持和永久保存功能,而国外开源软件(如DSpace等)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支持都柏林元数据并且以比特流的形式存储全文,确保论文的永久保存。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使用免费的开源软件作为学位论文的存储平台。国内高校在进行学位论文系统更换时也可以考虑使用这些开源软件,它们的易用性较好,浏览、检索和版权控制功能较强,能永久保存学位论文全文,为学位论文的开放获取提供平台基础。

4.3 以部分学院为试点,逐步扩大至全校范围

在全校所有学院同时实施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有难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部分学院为试点,逐个攻破,然后扩展到全校的策略。图书馆可以和那些在开放获取领域比较活跃的学院(如生物、物理等)开展合作,以这些学院为试点开展学位论文开放获取工作,同时监测效果,并在一段时间后向试点学院反馈开放获取的效果,包括学位论文的点击次数、下载次数、引用次数等,为是否坚持或者扩大试点提供数据支撑。

4.4 整合国外免费的学位论文资源.让读者实际体验开放获取学位论文的益处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国外有很多一流高校将其博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开放获取,供全世界免费下载,这些学位论文大多存储在所在高校的机构知识库中。国内图书馆可以利用元数据收割协议,将这些免费的学位论文资源集成到图书馆的馆藏书目检索系统中,并提供能够直接下载全文的链接地址,从而让读者更加方便地利用这些资源;同时将它们集成到目前较流行的发现系统中进行全方位揭示。此外,也可以将这些高校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在数据库资源导航系统中,并重点推荐著名高校的学位论文,让读者充分体验开放获取学位论文的益处。目前国外有两个比较有名的学位论文集成系统,分别是网络化学位论文数字图书馆集成系统(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NDLTD)和开放获取学位论文集成系统(Open Acces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ATD)。NDLTD是一个收录了全世界开放获取学位论文元数据的联合目录,致力于电子版学位论文的收集、管理、使用、传播和保存;OATD则收录了全世界开放获取学位论文的全文。

4.5 推动建立全校范围内的版权咨询中心

版权问题是开放获取运动绕不开的问题,在笔者所调查的高校中都设置了相应的版权咨询中心来处理版权问题。国内高校在学位授予时都要求作者签署学位论文的授权声明,授权所属高校对学位论文做相应的处理。但是该授权声明比较简单,没有涉及到学位论文开放获取时的版权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还没有相关机构来专门处理版权问题,这也造成了开放获取运动的进展比较缓慢。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出台政策来处理开放获取运动过程中的版权问题,设置相应的版权咨询机构来推进开放获取运动深入持续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放获取学位论文强制性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浅谈MOOC与信息素养教育
“大学图书馆发展趋势与服务创新论坛”综述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国外开放获取平台对我国科技期刊OA发展的启示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开放获取对国际眼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影响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我国将实施新版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
首批强制性气象国家标准发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