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亮、发声:引导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

2015-07-15胡益芳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服务创新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胡益芳

摘要 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为例,认为通过精心打造建筑空间,让环境有“亮点”;用心建设特色馆藏,让资源有“亮点”;主动拓展业务,让服务有“亮点”;踊跃开展活动,变沉默为“发声”等举措,高校图书馆将实现环境有磁场、资源有引力、活动有内涵、服务有声音,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服务创新 空间再造 特色馆藏 阅读推广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变革带来读者的信息需求和信息利用行为的改变,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受到冲击与消解,纸质文献借阅量逐年下降。许多大学图书馆有美观的建筑、海量的资源、先进的技术设备、宽敞明亮的环境,但是读者的数量在减少。

为遏制图书馆被边缘化的趋势,提升图书馆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提出了以“发亮、发声”为突破口,推动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即图书馆在空间设计、特色馆藏、宣传推广等方面主动“发亮”、“发声”,以获得广大读者、校方和社会各界的了解、支持,使其真正成为师生学习与研究的圣地,成为资源随手可得、服务无处不在、环境优雅舒适的读书天堂,成为不断让读者流连、回望的精神家园。

我馆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以及“推进内涵式发展”的主基调,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努力“发亮”、“发声”,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l 精心设计建筑空间,让环境有“亮点”

“星巴克出售的不是咖啡,而是对于咖啡的体验。”这是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公司总裁舒尔茨的经典之语,很好地说明了顾客对咖啡店的需求,除了饮用咖啡,还有享受过程、追求品位、体验格调的需求。

借鉴星巴克的理念,大学图书馆应该把读者装在心中,从细微处人手,营造一个以人文关怀为核心、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支撑的舒适、自由、热心周到的知识空间,不断彰显作为场所、空间的价值。

因此,抓住建设新馆的机遇,我们认真调研,积极吸取国内著名高校图书馆的建筑经验,努力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高度符合图书馆功能的、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地标性建筑。图文信息中心于2006年投入使用,建筑主体气势恢弘,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品位,荣获了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设计奖——鲁班奖:透明开放的大面积玻璃墙体延伸了视觉空间,化解了建筑空间的边界;流线型屋顶流畅向上,包孕着永恒而律动的青春气息;格局大气、典雅、舒适,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

为了营造优美的阅读环境,提高图书馆空间的吸引力,我馆通过空间整合、功能重组以及精心布置,力求使馆内的资源布局更合理、场所更舒适、视觉更美观,努力打造温馨雅致、宽敞舒适、整洁典雅的知识交流空间。我馆在大厅的右侧摆放了“太阳鸟”青铜浮雕,纹饰古典精美,渲染出浓郁的人文气氛,暗喻桃李满园、学子遍天下,希望每一位学子在知识之光的照耀下,勤学砺行,通往美好的前程。大厅配以红木色展架,推出各种面向读者的展览,摆设断臂维纳斯等雕像。墙上悬挂版画、仿印象派风景画、山水画、水印版画等各种作品,尽显风雅。七楼会议室门口悬挂国画,电梯口摆放梅兰竹菊四条屏,象征与会来宾君子相聚。大楼各处书库、走廊过道、办公区都摆放各式花草,以协调室内色调,使空间充满活力和生机。

为满足读者个性化的多元学习需求,近年我馆重组空间,新增了自习室、研究室;对原电子阅览室进行改造,整合馆内资源,开设了信息共享空间,营建协同与交互式学习环境,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休闲、交流、娱乐的场所,我们在馆内开办了咖啡吧,提供咖啡、茶、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近百种饮料、食品。咖啡吧内还设有读报机、书架,供读者随时翻阅,并不定期地在此举办数字沙龙、外语角、阅读沙龙等主题活动。藤式的家具、通透的玻璃窗、柔和的灯光、棕灰色的色调,使这个富有情调的咖啡吧深受欢迎,经常是读者满座。

有错落点缀的花草,有咖啡茗茶的芳香,有舒适优雅的家具,有轻柔流淌的音乐……读者置身其中,身心放松,诗意萦怀,或思索、或交流、或阅读,尽情感受空间带来的美好体验,享受图书馆浓浓的文化氛围。我们精心打造的“发亮”的建筑空间,真正成为了校园里的亮点,一如巨大的磁场,攫取了读者的眼神,召唤着读者的脚步,获得了师生的认可和赞誉。

2 用心建设特色馆藏,让资源有“亮点”

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生命线。由于学校经费紧张,近年下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费呈下降趋势,但读者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如此形势,我馆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根据重点学科以及师生需求,努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地方特色、区域特色的馆藏文献体系。

为了使馆藏有特色、资源有“亮点”,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资源。浙江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有三大品牌:教师教育、非洲研究、儿童文学。我馆主动发起并与相关院系合作建成了“教师教育特色资源数据库”、“非洲研究特色数据库”、“儿童文化研究特色资源数据库”,并为全省高校提供服务。另外,我们还承担了学校出土文献与汉字研究中心的中华字库工程之“手写纸本文献用字的收集与整理”项目,已完成700多册图书共计30多万页的图像采集工作,为下一步建设“手写纸本文献特色资源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最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莫过于校友文库,为此我们建设了“师大文库”,主要征集本校师生员工和校友的优秀成果,包括专著、编著、译著、教材,工具书、学术论文、专利等。截至2013年底,文库收集的图书、硕士论文共有10000余种,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师大文库书目数据库”。文库之外,我们也积极争取别的方面的赠书,获教育部赠送的《中华再造善本·续编》140箱,554种,总价值达270余万元。

三、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我们选定浙南明清契约文书作为我馆的特色馆藏之一,选派专人外出学习古籍修复技术,采购相关设备,着手对收购到的4.2万件契约文书进行整理、修复和数字化工作,并对其进行分编整序,以供检索利用;收藏《重修金华丛书》200册,以备学人研究之需。endprint

四、建设具有载体特色的资源。我馆借鉴国内外图书馆界新兴的“真人图书馆”形式,积极与校内各个领域的名师联系,邀请他们出任图书馆的“真人图书”,当有团体读者“借阅”的时候,便把他们“借”出去,与读者交流。我们给每本“真人图书”都设计了封面,见图1。目前已有10多本真人图书“装订”上架,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化教育、创新创业等各个领域。“真人图书”不仅能绘声绘色地讲解,还能随时答疑,互动性强,很受欢迎,学生们争相借阅。“真人图书馆”活动引起了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中新报、金华晚报、浙江省教育厅网站、媒体师大等校内外媒体的报道。

3 主动拓展业务,让服务有“亮点”

传统的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俨然已成为图书馆的过去式,而提供多元、个性、精细、贴心的主动服务才是当今大学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

为了让服务有“亮点”,让图书馆在学校更有存在感,我们选准突破口,拓展了以下业务:

第一,紧扣学校发展需要,提供资源保障和数据支持。我馆积极参与学校的博士点申请工作,克服困难,补缺馆藏,完成了对Web of Science、WileyInter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的采购。紧跟学校发展步伐,为推进学校与金华及周边地区的战略对接提供信息支持。组织实施“全校各学院资料室基本情况调查”,由此形成“校文献资源一体化建设”建议,为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深度挖掘读者数据,统计全馆各年度借还图书总量、各学院借阅情况、读者借阅情况、图书借阅的学科和院系分布,年度外借图书次数排行等,进而分析出各学院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情况、学生的阅读喜好、图书的利用情况,实现数据与服务的关联,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阅读推广和全校的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等提供依据。

第二,服务前移,嵌入学科。主动介入学校的教学与科研进程,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科服务。2013年,我馆组建了第一支学科服务团队,将服务前移,嵌入到学科,开展深层次的知识服务,为高层次科研用户提供私人定制服务,包括论文查收查引、专利申请、科研课题立项前和鉴定阶段的查新和咨询。图书馆还积极为学校的学术品牌建设想招,为打造师范教育名片发力,积极申报浙江省数字图书馆( ZADL)特色资源数据库二期项目“教师教育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该项目的建设使教育学资源得到高效配置与综合利用,进而提升了浙江省在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及专业地位。此外,我馆加强对学校各学科的竞争情报分析,编发了浙江师范大学科研成果引文分析报告、科研论文及优势学科分析报告、浙江师范大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学科分析报告、浙江师范大学数学学科SCI科研成果引文分析报告等,收集整理全校教职工学术著作。

第三,延伸触角,服务社会。我馆于2013年正式出台了《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服务规则》,启动向社会开放服务,为校外读者提供图书外借、书刊阅览、资料复印、数字资源馆内检索和利用、文献传递、查收查引、科技查新等服务,至今已为400多位社会读者办理了借阅证。为密切军地、军民关系,服务当地部队,图书馆与九六一六四部队共建了“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九六一六四部队分馆”,丰富了官兵的文化生活。与金华市联合重建“丽泽书院”,充分发挥书院在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多重功用,弘扬国学,传承文化,使之成为我校和金华市的文化品牌与学术传播中心,引领校地文化发展。我馆还与校工会联手,在“教职工之家”设立了“尚书吧”,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阅读休闲场所,践行“读者在哪里,图书馆的服务就在哪里”的服务理念。为校友开通校友卡借阅功能,使广大毕业生毕业不离图书馆,随时可以回母校与图书馆亲密接触。

第四,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增进与读者的交流。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宽敞的宜读空间,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但仍有较多的读者对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不了解,造成资源与服务的很大浪费。为此,我馆围绕“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推行首问负责制,遇到读者咨询,第一被问人负责答复,不得推诿。开通馆长、书记信箱,开设网上留言簿,充分开拓沟通渠道,广纳建言,“零距离”倾听表达,回应诉求。运用QQ、微博等新媒体加强与读者的沟通,答疑解惑,推出“浙师图文”微信平台,并成功实现微信平台与汇文系统OPAC的对接,打造了更为便捷、泛在的“指尖上的一站式服务”。为进一步了解读者需求,采取“问计于读者、问需于读者”的方式,开展读者调查,如“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体验问卷调查”、“图书馆阅读情况调查”、“图书馆文化建设情况调查”、“图书馆服务读者满意度调查”等,有的放矢地修正和完善服务的内容及方式。

4 踊跃开展活动,变沉默为“发声”

图书馆仅靠内敛式的“发亮”来吸引读者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举办活动、媒体宣传等形式,顽强地表现自己,让一向沉默的自己发出声音,展示形象,扩大影响力。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为进一步营造文化氛围,助推书香校园建设,依托“读书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14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举办了文化展览,包括:“阅读,点亮梦想之旅”-2013中国影响力图书展、“浙江名人传”图书展、“中华再造善本”展览、“文明的守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精彩图片展等;开办了主题活动,如读书节主题海报设计大赛、“唤起沉睡的图书——超期免罚活动”、征文比赛、校园搜索达人赛等;邀请业内一流名家开讲座,如邀请国家图书馆詹福瑞教授作题为“大众阅读与经典的厄运”的报告、邀请南京大学徐雁教授作题为“读书与人生——阅读名人传汲取正能量”的报告。组织了以“当代大学生需不需要经典阅读”为主题的辩论赛决赛。承办了2014华夏阅读论坛,并获“2014华夏书香校园”荣誉。目前“读书节”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自2009年启动首届读书节活动以来,分别举办了“以读书塑学风,以学风促读书”、“与经典同行,让书香飘逸”、“漫步千径书路,畅游百川学海”、“鉴赏中外名著,灿烂你我人生”、“以书籍涵养生命,让阅读照亮人生”、“浸润曼妙书香,感悟经典魅力”为主题的六届读书节系列活动。

在阅读推广方式上不断创新,促进读者深度参 与。比如,我馆于2013年7-11月开展了基于“导 航员”模式的图书漂流活动,参漂人数达407人,并 于12月举办“寻找书飞的印记——校园图书漂流” 之“读者悦读汇”活动,5场读书交流会的参与人数 达200余人,反响热烈。在第六届读书节期间,我馆 成立了“真人图书馆”,推出了首部“真人图书”。

常年举办大型主题书展活动,如“最美女人花”、“踏春,品读世界”、“加油,四六级!”、“毕业季”等主题书展。每周、每月都有新书推荐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全校的阅读气氛悄然升温。2010年-2013年,85.14%的读者的读书量增加或持平,全馆2012年的借还量比2011年增加了10万册。

为扩大图书馆的宣传渠道、提高宣传“音量”,我馆开设微博,编印馆办刊物《图文资讯》,大力传播图书馆的信息,还主动与浙江省高校图工委网站、校园网、省教育厅网站、钱江晚报、师大学报、浙中新报、金华晚报等网站与媒体加强联系,即时投寄通讯稿件,扩大图书馆的影响。

通过以上“发亮”、“发声”工程,我馆提高了空间场所与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了人文气息,提升了自身价值与地位,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和鼓励。2012年,图书馆荣获SALIS“馆际互借示范馆”和“虚拟参考咨询示范馆”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岗”,入选首批“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次被评为“浙江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先进集体”;并由于在数字资源组织与管理、古籍与特藏建设、数字图书馆技术应用的成就与优势,我馆成为浙江省教育厅首次授予的高校图书馆馆员访学基地之一。

馆长陈玉兰说:“打造发亮、发声的文化空间,这是我们的图书馆之梦。我们相信,当图书馆频出亮点,图书馆之声回声嘹亮,当读者时时回望,当我们的图书馆人为自己的职业更理直气壮与自豪之时,便是大学精神回归之日。”图书馆已不单单是借书还书的地方,更成为了一个集学习、管理、展示、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空间。我馆通过进一步的资源推广与创新服务,积极“发亮”、“发声”,使得环境有磁场、资源有引力、活动有内涵、服务有声音,切实提高了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其成为读者心中真正的天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创新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