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往来款项管理的思考

2015-07-13覃国务

财经界·下旬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医院管理

覃国务

摘要:通过探讨医院往来款项帐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加强往来帐款的基础管理,合理设置使用帐簿,加强明细分类核算,定期清理,按规定计提坏帐准备等。结论:真实地反应医院的资金往来款项,堵塞漏洞,减少资金占用。

关键词:医院 往来款项 管理

医院的往来款项是指医院执行预算收支过程中,与有关单位或个人所发生的待结算的各种债权、债务资金。债权资金是指医院应该收回的各种往来应收款项,它包括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专项应收款等应收、暂付款项。凡是预先领款办事,事后应当转账或结算报销的,如预先支付的差旅费,病人发生的医疗欠费等,是暂付款项,俗称人欠。债务资金是医院预先收取的各种往来暂存款项,它包括预收医疗款、其他应付款、专项借款、专项应付款等暂存款。凡是预先代收代扣后需支付给他人的款项,如预收病人的住院预交金、代扣职工的水电费、税款等,是暂存款项,俗称欠人。往来资金,按预算管理划分,有预算内的,也有预算外的,还有专项往来资金,它是医院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往来资金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管好往来款项,是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堵塞漏洞,减少浪费,搞好医院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措施。

一、医院往来资金存在的问题

医院财会人员对往来款项的账户设置和日常核算不够重视,相关制度不健全,记账不符合规范。在核算往来款项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往来科目设置笼统,内容不明确

往来账款的对象具有动态性,分布具有广泛性,业务内容具有多样性,往来账款本身又具有分类核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此医院的往来账款包罗万象,从而造成往来账分类不清晰,分项不明细,内容不明确,应收、应付项目大量存在。

(二)账务处理不规范,不能正确区分应收应付

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往来款项账务处理不规范,不按照会计制度对医院的往来款项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应收、应付不能正确区分,应归属于应收(应付)的款项误记为应付(应收)款项,应收、应付款出现红字余额。还有把不属于同一账户的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对冲按其余额记账等,由此造成往来款项的混乱,为以后的资金结算、清理带来诸多不便。

(三)记录简单,信息欠缺

往来款项按会计制度规定应该按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为户名进行明细分户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往来账款没有按往来单位及个人名称进行三级明细核算,从往来账本上只能反映出借贷方发生额及其余额,不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往来信息,不能满足有关方面全面直观地分析、了解往来资金方面的信息需求,给医院加强往来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四)会计处理不当,长期挂账

在医疗器械及材料物资的采购过程中,有时金额过大,按照合同规定会发生一些预付款项,但在最后一次付款时,没有对先期的预付账款进行冲账,形成长期挂账。

(五)金额较大,不定期对账

由于医院的应收医疗款较多,应收医疗款有合约单位、医保中心、医疗纠纷、病人恶意欠费等,由于医院应收款项较大,账龄较长,清欠工作力度不够,不能在有效期内催收欠款,催收力度不大,不与欠款单位定期核对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加大,形成医院资金的流失。

(六)疏于管理,不定期清理

对往来账款管理不善,往来账会计没有定期向相关人员报送与应收、应付余额、账龄、风险分析等相关资料;再者医院内部也缺乏相应的往来账内控制度,往来账会计与相关部门核对账目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使对账清理工作不能正常地开展。为此造成医院往来账管理混乱,使一些名存实亡的往来款项长期挂账,该付的不付出,该收的收不回,长期挂账,不进行处理,报损、报废、盘盈、盘亏都不及时报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造成往来账款项目混乱。

(七)不按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坏账准备

按规定,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其他应收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但由于目前一般医院经营举步艰难,提取坏账准备必然加大管理费用,减少利润,所以为了保持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粉饰会计报表,不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

(八)领导重视不够,内部审计力度欠缺

长期以来,经营者对会计报表重视的是本期实现的利润,还有多少可供使用的资金,对于往来账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内部审计部门对会计报表也只是例行地进行审计,不能真正地发挥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不能引起各部门的重视,往来账管理混乱的局面无法得以改善。

二、加强医院往来账管理的措施

医院往来账款中出现上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医院缺乏相应的控制政策及控制程序,或有了相应的政策和程序却不能按相应的政策程序来执行。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往来账的管理有利于保持合理的资金结构,维持医院正常的经营活动,保持资金的良性循环。由于往来资金的对象具有活动性,经常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分布又具有广泛性,往来单位遍布四面八方,业务内容又具有多样性,各行各业都与医院发生着往来关系。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加大内控力度,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控职能,按财务管理的内控职责,配备专职的往来会计人员,对每笔往来账款进行监控,规范每个环节和操作规程,保证每笔往来账款账账、账实相符。财务负责人还应定期不定期地对往来帐的清理和核算情况进行检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控制。

(2)合理设置账薄,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在进行电算化会计的情况下,医院应按《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合理设置账薄,在规定的总账会计科目下对往来款项按三级明细科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财会分会

按往来单位名称或个人户名设置明细账进行账务核算。明细科目设置时单位名称使用全称,这样可以很容易地查询到每个往来单位的购进、付款、应付未付等情况,直观地掌握应收、应付情况。既便于与医院相关科室核对账目,也便于与往来单位核对,及时了解往来信息。

(3)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髙工作责任心。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财会人员。医院会计电算化应该加快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把目前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基本核算软件、事后核算提髙到侧重于管理上来,增加往来账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功能,保证会计核算业务的准确和完整。同时会计人员要正确应用会计科目,区分应收、应付、其他应收、其他应付款,改变只进行会计核算不进行会计监督的现状。由专人负责往来账款的管理,强化专管员对每笔往来账款的核算和监控职责,不仅确保往来账的账账相符,还要建立健全往来账管理的内控制度,规范各个环节和操作程序。对于应收医疗款,往来会计要及时与病区、往来单位沟通,掌握每笔应收医疗款产生的原因和追缴对象,打印往来单位欠费明细表,及时向领导、财务负责人、病区主任、护士长、责任人沟通,做好催欠工作,以免时间过长造成清缴困难。把清缴工作从源头上做好做细。

(4)加强基础管理,提高账簿使用价值。会计账簿质量的髙低反映了一个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加强会计信息记录的基础管理,实行网络化管理,往来会计对每一笔往来账的初始信息登记除日期、借贷方发生额、对方单位外,应增加到期日、还款情况、催收情况、责任人、对方信用记录等信息,使信息畅通无阻,从网络上就能与医院内部的药品部门、物质管理部门核对账务,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账帐、帐实相符。这样有利于往来账款的精细管理。

(5)当医院采购医疗器械等大型设备时,根据合同协议会发生一些预付账款,当发生预付货款时,往往是借“其他应收款……某某设备预付款”,贷“银行存款”。当设备和发票一同到达时,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同时按全部金额借“专用基金”,贷“应付账款”;结算付款时,直接按剩余款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没有对按合同预付的金额冲减,这样务必造成其他应收款和应付账款两头挂账,虚增了医院的资产。《医院会计制度》科目设置中没有预付账款科目,由于疏忽会出现上述情况,为了避免两头挂账虚增资产,可以考虑在“应付账款”科目借方反映“预付货款”(按设备名称设三级明细账),这样就很清楚地反映了预付了多少货款,还需支付多少,更清晰地反映了业务发生的来龙去脉。

(6)定期清理、核对往来款项。单位应定期(月末、季末、年末)对往来款项进行清理,督促往来单位经办人在规定的日期结算。医院建立备用金领用和报销制度。为加强管理应尽量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备用金应实行专人保管,并在规定期限内报销;备用金的领用和报销,应根据金额不同建立授权和批准制度,报销时应按领取时用途报销;个人借款尚未结算清账的,原则上不得再借。年终,个人借款原则上应全部结清,次年再借,不得跨年度挂账。对于往来单位的款项,建立双方定期对账制度,以防止双方业务人员串通舞弊。每月末按往来单位编制往来资金余额表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对,必要时采取函证、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差错。

(7)严格遵循会计制度,计提坏账准备。《企业会计制度》第十八条第(五)款规定:企业应于期末时对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下同)计提坏账准备。《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七条对应收款项是如下界定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医院应根据往来单位的信用情况、账龄情况制定科学的计提比例,正确反映应收款项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真实性。

猜你喜欢

医院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萌萌兔医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认一认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