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冯延巳词的“忧生”主题

2015-07-12张美琪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名作欣赏 2015年36期
关键词:晏殊花间词人

⊙张美琪[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1]

作 者:张美琪,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一、引言

冯延巳的词一直以来都得到很高的评价。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评论道:“冯正中词,极沉郁之致,穷顿挫之妙,缠绵忠厚,与温、韦相伯仲也。”①所谓“忧生”,“生”即是生命体验,是对自然、社会、人世的感受,这与作者的政治生涯,对生死、衰老、离别的看法以及作者的词心息息相关;而“忧”的具体表现则是心灵负荷。

冯延巳词能在“花间”题材之中加入具有自身特点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唐五代词的境界,同时也增强了唐五代词的抒情性。这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冯词“堂庑特大”②的内涵。冯词中除了表现他在“金陵盛时”作为一个“太平宰相”所具有的荣华富贵、纵情声乐的生活之外,他的主要方向还是“花间”派常写的男女爱情、伤春悲秋、饮宴作乐之类。但是他总是能通过对这类题材的描写抒发他对于生活和人生的那份特别敏感幽微的感触和思索。他的情和愁与其说是那些男女之情,倒不如说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愤懑与无奈,是由富裕生活所生发出的对人生无意义的质疑与慨叹。如《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读这首词,我们能够很强烈地感受到词中所抒写的那份困惑与徘徊,这种感觉是那样的缠绵、细腻,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份情感究竟来自何处,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艳情,而是掺杂了词人对人生、人事更为复杂和深刻的体验。一片痴情,曲折尽致,沉郁顿挫,凄楚动人。花间词人大多都是易于伤春悲秋之人,他们的词都局限于糅靡缓弱的格调上,而冯延巳比他们高明处则在于,他已经开始注重词境的开阔和抒情的“异化”。这种“异化”主要表现在他的词在花间词的香艳绮靡之外展现出的一种偏于哀婉凄凉的格调,使他的词在传统花间词色彩浓艳外别开幽冷的蹊径,为我们展现出别样的艺术境界。

二、冯延巳词中“忧生”情怀产生原因及其内涵

1.产生原因

首先是由于其身处环境所致。冯延巳身处南唐偏安之国,身居宰相,荣华富贵,却也不免会卷入党争,忍受双重的压力,再者他有一颗敏感的心,以至于他很快地抓住了这份乱世带来的伤感。王国维《人间词话》曾用“和泪试严妆”③来比喻这位乱世宰相的“词品”,以浓丽的笔触来描绘悲凉的情状,就好像女子有“和泪”一样的哀愁,却又故作“严妆”之态。

冯延巳生活在扬州、金陵一带的江南地域,而这里恰恰是“吴歌”的发源地。几个世纪前,在此地,就有很多绚丽多姿的民歌出现。“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子夜四时歌》)一切美景都如此多情,多情应像词人那般早生华发,产生忧愁、“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冯延巳的这首《长命女》,饱含着民歌的韵味。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冯词中浸透了南国风物的作品:“一晌关情,忆遍江南路”;“石城花落江楼雨,云隔长洲兰芷香”;“株陵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南方的地名、南方的风物、南方的风景、南方的历史,这一切,都给冯词增添了温馨和清秀的色调。而冯词中的“灵魂”、艺术个性,正是由江南山川的“神秀”熏陶感染而成的。

其次是个人艺术趣味、气质、修养。要理解冯词中的“忧生”我们必须看到冯氏作为一个杰出词人的极重要气质:对于生活、人生的高度敏感。古代的儒家诗乐理论就曾对此做过这样的论述:所有音乐的源头都源自于人的内心。人心的感动,则是由于被外界事物感染的原因。来自于自然的景色可以感动人心,社会中的人物可以使情灵摇荡——而二者的结合所给予诗人精神上的冲击就引起了他创作的动机。当然最重要的是诗人必须具有对于生活的高度敏感,而冯延巳,就是这样一位“多愁善感”的人。一声大雁的鸣叫即可引起他的无限愁绪;一阵微风可以泛起他心头感情的涟漪;双燕归来,促发了他浓重的落寞;落花逝去,又使他生出无限寂寥……无论是高台暖响,还是微风荡漾,抑或是燕子翩翩都让他感到伤心伤情,忧愁无限。

再次是多次被罢相的心态变化对词内容的影响。据陆游《南唐书》记载:冯延巳少时聪慧,少年授秘书郎,开始与中主李交游,后在中主时做宰相。《南唐书》载冯延巳曾先后四次为宰相,又四次被罢相。这种经历形成了他特殊的矛盾心理:一面是显赫的地位,一面是高处不胜寒给他带来的无奈、惆怅与不安;一面是纵情玩乐、歌舞升平的靡靡生活,一面是祸福辗转、进退两难的孤厄境地。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冯延巳身居高位还流露出深深的忧郁之情了。

最后是受晚唐缠绵诗风的影响。吴熊和曾在《唐宋词通论》中提到:“南唐词大都情致缠绵,吐属清华,具有中晚唐七绝的风韵,冯延巳首先在这方面导夫先路。”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说:“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莹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⑤,王国维在此对冯延巳的称赞,主要在于赞赏冯延巳对唐诗精髓的吸取。冯延巳对唐诗的借鉴不仅在于形式与词句上,而最能表现唐诗神韵的在于对晚唐忧愁颓废情绪的延续与重现。冯延巳生活的时代与晚唐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关联,所以我们在读冯词时,总会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萦绕其中。

2.内涵表现

(1)意象色彩选择上的反差映衬

通过整理冯延巳留存至今的一百一十二首词作发现其中没有涉及色彩词的仅有四首。色彩是冯延巳词的特点,类似于社会生活,冯延巳都给他们附上不同的乃至于灿烂的色彩,如紫陌、青门、踏青;有歌姬家伎,如粉泪、翠袖;宗教信仰,如灵雀、青鸟等。由上可见,词人尤其喜用色彩,因此把大量的带有色彩的词和意象加诸创作之中。而一首词中选择不同的色彩不仅可以展现出作者复杂的内心生活,也给整首词增添了不同的情感特色。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梧桐、孤雁、芳草等物象都是他自身情感的化身,他将这些意象与不同的色彩有机组合在一起,无意中流露出了他内心的矛盾情绪。

试看下面几句词:“雨过残花落地红”(《采桑子》);“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玉楼春》);“粉映墙头寒欲尽”(《鹊踏枝》);“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鹊踏枝》),冯词的艳丽总是与清冷相伴,梅花偏是“犯寒”开放,雨后残留的确是遍地红色,红杏盛开之时却又伴随着清明时节的微雨……这种强烈的对比,给人一种视觉感官上的强烈冲击。冯延巳词中还有“花落春残”(《采桑子》)、“肠断丁香结”(《醉花间》)这样的句子,都是表现美好的事物衰落、残败。这些意象正是冯词“悲喜综错、盘旋郁结”的风格的最佳映射。

(2)同一词中情绪的多次转折

在同一首词中冯延巳往往会转换不同的情绪,这就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内心交织着矛盾的思想感情。如:《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这首词以韶光、花飞、垂杨等意象将思妇独处深闺惋惜时光飞逝的哀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灵鹊兆喜、青鸟失误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更能体现出她内心期望落空的心理变化。这种侧面用笔的写法,显得婉转含蓄。其间又穿插巫山梦断的故事,把主人公朝思暮想形于梦寐的怊怅自失的心态和盘托出。再来推己及人,遥想对方是否一样相思,越发显得一往情深,缠绵悱恻。全词将思妇的心理活动寓情于景,次第展开,层层深入,含而不露,正体现出冯词的艺术特色。

三、对晏殊的影响

刘熙载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⑥其中精美的语言和精致的意象继承了“花间”词人的特点,但他却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增加了“俊”和“深”。“俊”是指风格的雅丽精绝、清新俊朗,“深”是指情真意切和意境深远,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堂庑特大”。

1.相似的地位及独特经历

冯延巳和晏殊都是在朝为官,冯延巳“及长,以文雅称”,“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如倾悬河暴雨,听之不觉膝席之屡前,使人忘寝与食”。多次官高至左仆射;晏殊“七岁能属文,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亦居高位至平章事;二人又都曾卷入党争之中,从高位被贬,冯延巳四次罢相,晏殊由于支持范仲淹改革得罪保守派先后被贬,但是他们又都心怀天下,故而晏殊能领会冯词之蕴藉,继而创作大量有寄托之词。冯延巳曾因伐福州兵败罢相为太子少傅,在江西抚州上任三年,他的词在这里得到了广泛传播,对江西诗人、词人有深远影响。晏殊就是江西抚州一带人,冯词在抚州一带多有传唱,故晏词颇受冯词影响。

2.晏殊对冯词艺术表现风格的继承

冯词突出的表现手法就是以乐景写哀情,在欢乐中体现出悲情之感,用极其浓重艳丽的色彩来烘托渲染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哀伤。晏殊对冯词这种表现手法借鉴很多,如他的《破阵子》“荷花落尽红英”等等,都是用绚丽的景色来衬托哀怨孤独的心情。晏殊继承了冯延巳词中借闺情表达感情的手法。如晏词《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冯词所体现的词人对世事人生的态度大致呈现为两种方式,一为俊朗疏淡,一为沉郁执着,其中俊朗疏淡的风格特征为晏殊所继承。所谓“俊朗疏淡”,指不沉溺于人生的痛苦烦恼之中无法自拔,而表现为较超脱的人生观念——冯延巳的超脱不是逃避式的归隐山林,而是用一种无助的自我安慰以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

如冯词《抛球乐》(坐对高楼千万山),全词笼罩着秋天的萧索冷肃之伤感气氛,但开篇“坐对”二句,意境空阔高远,情致从容悠闲,从而使全词于感伤之中注入了俊朗洒脱的情致,词情呈现波澜。晏殊仿效此法,也常在词中夹杂一二空阔高远旷放自慰的词句,使词的情绪于悲伤中注入一丝闲雅和恬淡,别具风韵。如:“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破阵子》)词是对自然无常、光阴易逝、人生无定的沉痛感伤,但词的过片“美酒一杯新热,高歌数阕堪听”为全词注入随遇而安、得乐且乐的旷达情致。

3.在词的情感主题上的传承与升华

在情感主题上冯词表现出了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即对人生短暂、聚散无常的共性的生命忧患意识。他在词中时常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晏殊的词继承冯词的情感主题,多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自然界的任何变化都会使词人敏感的心受到撼动而引发深思“:和泪坠,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人貌老于前夕,风月宛然无异,座有佳宾樽有桂,莫辞终夕醉。”

四、结语

总的来说,作为南唐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中的富贵宰相冯延巳的词中,糅合着时代、地域因素,加之自身的艺术趣味、独特的艺术气质和修养,以及多次被罢相宦海沉浮的经历使他形成了独特的词风,即“忧生”情怀,同时他对词风的新创造也造就了一种出于花间却高于花间的新风,对晏殊等人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唐圭璋:《词话丛编》(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5页。

②③ 王国维撰、黄霖等导读:《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第21页。

④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58页。

⑤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⑥ (清)刘熙载:《艺概》,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9页。

[1]黄进德.冯延巳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6.

[2]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韩瑜.和泪试严妆——略论冯延巳词的悲剧精神[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5]郭素霞.论冯延巳词的历史地位[J].铁道师院学报,1997(3).

[6]李晓飞.论冯延巳词“悲喜综错、盘旋郁结”的艺术风格及成因[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12).

[7]韩瑜.和泪试严妆——略论冯延巳词的悲剧精神[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8]刘尊明.南朝宰相词人:冯延巳[J].古典文学知识,2000.

[9]张自文.冯延巳词研究[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10]曾昭岷等编撰.全唐五代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猜你喜欢

晏殊花间词人
晏殊换题
词人的职业
晏殊的忘年知音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晏殊换题
花间炫舞
张蓓:花间堂只是我的一个阶段 会朝着下阶段继续努力
张蓓:花间堂只是我的一个阶段 会朝着下阶段继续努力
林逋梅妻鹤子
丁学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