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影簌簌的个园

2015-07-10马辰萱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竹影满园儿孙

马辰萱

三月,我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扬州,游览了扬州最负盛名的园景之一——个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园门:歇山的顶,镂空的窗,紫红的门。门楣的匾额上,书写着“个园”两个大字,颜色为翠竹绿。为什么叫个园呢?听导游介绍:“个”者,竹叶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因此命名“个园”。大门的廊柱上,挂着一副楹联:春夏秋冬山光异趣;风晴雨露竹影多姿。这大概是“个园”主人爱竹情趣之所在吧。

进了园,扑面而来的是扶疏的竹影、簌簌的竹枝。不由得让人想到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雅品位,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

个园不仅竹子数量多,而且品种也多,那里保留着极为珍稀的竹类。

黄尾鸡竹,叶子碧绿,主干却是像鸡尾的黄色,好像因为营养不良枯死了,其实这就是它的本来样貌。龟甲竹,由普通竹子变异而成,它的下部是一层层的,像叠加的竹笋,但每个竹根都比竹笋更宽、更扁。另外,还有小巧的盆景竹子,还有比碗口粗的巨龙竹。最有文化意味的,还是一种团生的竹子。这种竹子本身只有一根,但它会向周围拓枝散叶,一圈一圈的。越是中间的竹子,年龄越大,枝干越粗,越向外则越细。小竹子抱着老竹子,好像是儿孙们围绕在老人身边。主人种这种竹子肯定也是寄托了自己的心愿,希望自己也能儿女满堂,承欢膝下。

个园不仅竹子多,而且与竹子相关的楹联也多。

“淮左古名都,记十里珠帘,二分明月;园林今胜地,看千竿寒翠,四面烟岚。”这是个园“抱山楼”上的一副楹联。读到这副楹联,再举目个园,你会有一种世事苍茫之感。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这是“觅句廊”内的一副楹联。读过这副楹联,你会自然地感受到月夜竹影稀疏之景,你会闻到满园的馨香。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这是个园“丛书楼”门前的一副楹联。读到这副楹联,你会戒掉身上的傲气和躁气,心会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这是“汉学堂”上的一副对联。读到这副楹联,你会感受到园主人对儿孙后代的期望。

“黯水流花径;清风满竹林。”坐在石板上,我吟诵着个园茶室旁的对联,遥望那满目竹林,感受着那满园清风,不由得浮想联翩……

教师点评

写游记要抓住特征。这篇文章就抓住了竹影簌簌的特征,并围绕其进行选材。写竹,写有关“竹”的楹联。这样,既写了竹的形态,又写了竹的神韵,使得文章内容丰满,意蕴深厚。

(夏玉桥)

猜你喜欢

竹影满园儿孙
感悟
满园春
偶感
竹影垂帘
监督创新花满园
铜铃山中
竹影金秋(七绝)
桃李满园
栉风沐雨三十载 栽桃育李满园香
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