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自然入驻心灵

2015-07-10张嘉玉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树丛瓦尔登湖小木屋

张嘉玉

或许,梭罗一直活着,活在我们的心里,在瓦尔登湖畔,在他珍爱的那片树丛中,在美国东北部的那个小镇上。在近一个多世纪的日子里,春去秋来,他还是日复一日如往常一样看着南归的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搬家的蚂蚁;在木屋旁边种上玉米、萝卜、马铃薯。他会不时修缮他的小木屋,仅用一把板斧。上天给予他的身体是用来适应自然的。敏锐的五官、结实的身体,天生的自由家。如果他目睹了工业与科技的革命,通讯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尽管令人欣喜,但这绝不是他心仪的社会。

他会在他的小木屋中生活,与蜜蜂对话,让蛇盘在膝上,让鱼游弋于手掌问;任山鼠从眼前穿过,与狐狸在树丛中嬉戏……望着瓦尔登湖平静无波的湖面,望着幽深翠绿的树林……每一天的晨曦与清晨的露水他都能独享,午后闲散的时光便在农活中度过,傍晚落日的余晖会给他的生活镀上金色,夜晚清脆的蝉鸣伴他入眠,一天在安宁祥和中过去了,返璞归真的生活让人艳羡,令人向往。

记得我第一次读完了《瓦尔登湖》,心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甚至觉得不知所云。那时的我被许多事情羁绊,无心认真阅读。明亮澄静的瓦尔登湖在那时的我的眼里只是一片平淡无奇的池塘;梭罗仅用一把板斧就造出的木屋在我看来不过是异想天开,世俗的喧嚣始终包围着我,吃喝玩乐是放不开的牵挂。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海子的一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顿时内心涌起了波澜。敏感的我立刻想到不久前看的那本书《瓦尔登湖》:才华横溢的海子永远地离开我们时,《瓦尔登湖》这本他生前喜爱的书想必也被他一同带走了。那么他的灵魂会不会飘到瓦尔登湖畔与梭罗的灵魂会合了?二人都是安静地来去,最终殊途同归,回归自然。

放眼望去,有多少瓦尔登湖可以让我们静静等待,又有多少片大海可以让我们感慨,还有多少人愿意摒弃世俗抛开诱惑在自然中隐居呢?又有多少人想到,自然的法则岂能被世俗沾染?

如果有一天我们背上背包出发时,我们会发现背包里装满了物质,而瓦尔登湖便仿佛是前行路上的海市蜃楼,以它自然的声音呼唤着我们,那么迷人,那么清静闲适,那么不可捉摸。

也许梭罗的瓦尔登湖永远地消失了,变成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幻,或许在如今的社会,躺在自然的怀中低吟浅唱还是奢望,但我们至少可以让自然入驻我们的灵魂,那么它会永不消逝,万古长存。

教师点评

文章开头用一连串的排比把《瓦尔登湖》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一遍,内容有趣,语言生动,有很强的吸引力。然而这样一本好书最初却没有引起“我”的多大共鸣,这是文章的波折。“文如看山喜曲不喜平”,作者很自然地做到了。然后引出海子与梭罗进行对比,简洁明了。“瓦尔登湖”最后被赋予了象征意义:亲近自然,远离喧嚣。整篇文章简洁有力,能让读者沉下心来思考。

(黄琬雅)

猜你喜欢

树丛瓦尔登湖小木屋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粉红树丛》等
《草原上的小木屋》——拓荒者的奇妙之旅
我站在原地,但我离开过(组诗)
春穗奶奶的小木屋
蝴蝶(8)
“大丰收”和小木屋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澄明之境,澄澈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