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饮者的“欢乐颂”

2015-07-10冉婷婷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万古愁饮者欢乐颂

冉婷婷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遥远的古代,饮酒成为一个艺术家精神觉醒的标志。这种标志是如此特别,以致它成为一种“反俗”的行为,一种艺术行为。在众多的饮者中,有对酒当歌的曹操,有恣意畅饮的嵇康,有弹琴长啸的王维,还有无数的边塞诗人、边关将士……但是将饮酒的行为和艺术联系起来,并且使酒精和人的心力、才气、天分完美结合起来的只有李白一个。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逢怀才不遇之际,于是对酒抒情,挥洒淋漓。李白的情感与文思便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当,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这其中的愁绪,就不是我等能模仿和演绎的了。

时光流逝,如百川汇海有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问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唯有金樽美酒,这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是吐露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什么,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作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愁绪,反抗现实。这种人格和情感同十九世纪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一样使人钦佩,甚至不需要哲学观点来解释,只有遮掩不住的激情和力量从黄河山谷之间倾泻到人间。

一个饮者的寂寞和情绪总是如毕加索的绘画那样使人难以理解,但是这种感情却一点儿都没有晦涩的意思。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回头。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沉痛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昂贵的狐裘,统统拿去换那美酒来,借酒浇愁,浇这无尽的万古愁。让毕加索,让世界,让这位孤独的饮者内心不再有寂寞的影子。

我们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对时间的敏感,对落叶与草木的荣枯感知,进入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黄河之水就是艺术家的愁绪,青山河岳就是诗人内心的寂寞歌谣。在这个时间里,朝阳、河水、青色山麓、圣贤之歌组成一个饮者最浪漫的内心。这是他热爱的苍茫尘世,若从千里以上的高空攥住,那么他攥紧的绝不是虚无……

佳作点评

小作者通过《将进酒》一文读到的不只是对李白内心世界的理解,更窥探到其中蕴含的饮者文化,饮者所饮,不单单是酒,更是一种人生境遇。透过西方的哲学艺术,小作者将这种豁达与悲叹谱成一曲“欢乐颂”,直达诗人的精神内核。全篇行文流畅,文笔优美,可谓佳作。

(劲松)

猜你喜欢

万古愁饮者欢乐颂
越王楼夜听琴记
共饮参与人对其他共饮者酒后造成的损害负有赔偿责任吗?
乐饮
冬日读易安词有感
算命
“伪女性主义”宣言书
黄昏的饮者
万里河山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