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海拔冷浸田水稻生产技术

2015-07-09杨淑林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水稻技术

杨淑林

摘要:高海拔冷浸田的特点是土冷水温低,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有效养分释放缓慢,前期水稻根系生育不良,分蘖成穗少;后期则随气温的上升,有机质矿化迅速,又易促进水稻过量吸收养分,使植株猛发徒长,诱发稻瘟病和延迟出穗影响产量。对此进行了高海扳冷浸田水稻生产技术实践与探索,总结出高海拔冷浸田种植水稻的“1良、2早、3控、4增、5防”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海拔冷浸田 水稻 技术

冷浸田是指受冷水、冷泉浸渍或地下水浸渍的一类水田。主要分布在山区低洼地、湖沼低洼地,以及水塘、水库堤坝的下部。究其高海拔冷浸田对水稻生产主要原因:一是水、土温度低。冷浸田的水温、土温受冷浸水温度影响大,在水稻生长季节,较正常稻田低4-5℃。因而影响水稻根系养分吸收。二是缺乏有效养分。冷浸田的有机质含量虽高,但碳氮比值较大,且低温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弱,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受抑制,因而不可能提供水稻生育所需要的养分。三是还原性物质的为害。冷浸田土壤在长期嫌气状态下产生大量还原性物质——亚铁离子和硫化物。亚铁离子除直接为害水稻外,还能阻碍水稻对钾的吸收。硫化物中的硫化氢含量轻则使水稻根系发黑和造成僵苗,重则导致水稻死亡。四是病害严重。由于冷浸田多处于植被良好的山区,森林等植被更加繁茂,水源充沛,水稻生长季节容易造成高湿度环境,增加了水稻的病害程度。

高海拔冷浸田水稻生产主要技术:

1 选良种、早育苗、育壮苗

育苗和其他稻田的方法一样,一定要选用高产、优质、抗寒、抗病的梗稻品种,育壮苗。一般要在惊蛰前育苗。

1.1 选用良种:良种是水稻高产的基础,可选用云粳30号、丽粳11等高产、抗病良种。

1.2 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熟旱地或菜园地作旱育秧苗床地。提早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按1.5-1.6米理墒,沟深30厘米,厢高15厘米;按每亩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普钙50公斤、钾肥5-8公斤作底肥,提前20天左右将农家肥与普钙需充分混合堆沤发酵,施肥时与土壤充分混合后平整墒面等待播种。

1.3 种子消毒浸种催芽:浸种前将种子摊晒1-2天,再用3%的多菌灵药液浸泡12小时,清水淘洗,直到水变清时开始浸种。一般要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3-4次。3天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用50-60℃的水将种子预热,用湿麻袋把种子包好,再用稻草等保温,温度保持在30 35℃,24小时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逐步降温至20℃左右,摊开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炼芽1天后即可播种。

1.4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倒春寒天气是育秧期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为了弥补育秧期气温不足,应采用塑料薄膜育秧,以膜调温,用膜防冻防寒。①播种期:根据气温和用水调节该稻区适时播种期应选择2月中下旬为宜。②播种:稻种做到稀密均匀,每亩苗床播种10 12公斤为宜。播种后搭棚盖膜,保温保湿,防止由低温引发的烂芽烂秧,减少生产损失。

1.5 苗床管理:①除草:水稻播种后,当苗床出现杂草要及时除草,除草采用人工轻轻拔除杂草,防止伤及稻苗。②水肥管理:播种到2叶期保持苗床土湿润,2叶期后要控水降湿防病。当苗床出现土干发白或早、晚秧苗叶尖无水珠或秧苗开始卷叶时,应在早、晚揭膜灌水,遇高温天气中午揭膜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在2叶期每亩施尿素5公斤作断奶肥、促进生长健壮;在4叶期每亩施尿素7-8公斤、钾肥2-3公斤促进分蘖;在4.5-5叶期进行炼苗,准备移栽,移栽前3-4天每亩施尿素1.5-2公斤作送嫁肥。③病害预防:在水稻三叶期和移栽前5天各喷施1次10%强氯精500倍液,每亩用35%克壮叶唑可湿性粉剂28-35克,或1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0-25克,或45%代森铵水剂23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2 整田及栽插

2.1 精细整田,排除冷浸水,施足底肥。许多冷浸田有冷浸水直接从上一块田的田埂下涌出,这些冷浸水直接流入大田,会使大田的温度降低,从而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在在秧苗栽插前,必须将稻田中冷浸水人工理沟作埂排除,以防止低温冷浸水直接进入稻田中而降低水温。同时,把稻田水尽量放干,将NPK比15:10:10的复合肥40千克/亩撒施入稻田中,进行深犁细耙,使之达到田平泥化,为水稻的栽插及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2.2 适时移栽、保足基本苗。根据山区水稻种植经验及水稻生育习性,4月20日左右进行大田移栽,秧龄60天。目的是必须充分利用5月份的高温天气,促进秧苗快速生长发育,促进有效分蘖。移栽方式为拉线条栽,规格为5×4寸,亩栽3万丛,每丛4-5苗,保证基本苗12-15万苗。

3 田间管理

3.1 加强水的管理。大田移栽的水浆管理采取浅水移栽,深水护苗,寸水保全苗,促分蘖的管理办法,同时采取干湿交替相结合的大田管理。

3.2 加强病虫防治。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在移栽后大田分蘖期、幼穗分化期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的发生。每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或40%克瘟散乳油150-20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稻瘟病。每亩用3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100公斤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在抽穗前5-10天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毫升1次防治水稻稻曲病。虫害主要是稻飞虱和螟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稻飞虱。用50%的杀螟松乳油或50%的巴丹水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水稻螟虫。

4 栽培经验

通过2009年至今的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与探索,总结出高海拔冷浸田种植水稻,需要从“1良、2早、3控、4增、5防”上下功夫。即:“1良”就是选一个优良品种;“2早”是早育苗、早栽插:“3增”是增加温度、增加钾肥、增加磷肥:“4控”是控制温度、控制氮肥、控制水分、控制有机肥用量:“5防”是防病、防虫、防鼠、防鸟、防畜。中心是增加水稻生长温度、防止病害:重心是选良种,育好苗、育壮苗,增加温度,增施磷钾肥。难点是病害防治:重点是要充分利用5月份的高温天气促进秧苗快速生长发育,促进有效分蘖。从而做到早育苗、育壮苗、早栽插,增加温度、增加钾肥、增加磷肥,控制氮肥和防病,使得高海拔冷浸田水稻生产取得优质高产的效果。

猜你喜欢

水稻技术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