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仲“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浅析

2015-07-09郭建光

上海企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齐桓公管子管仲

郭建光

“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自汇辑管仲众多思想观点的《管子》一书中,该书《霸言》篇记述了管仲向齐桓公建言霸王之业的一段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是政治家、思想家。对管子的学派定位,看法不一,韩非将他划为法家,班固则将他划为道家,也有人说他的一些思想与儒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现代学者多认为他是博采众长的杂家。管仲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主要是指百姓(见《管子 霸形第二十二》“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后来的“稷下学士”孟子的“民本”思想源头也许就源于此。管子也是第一个提到了对人的个体要予以尊重的人,如“于身之不爱,则何有于公?”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他用帮助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的业绩验证了自己思想体系的正确性。学习、研究、理解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内涵,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管子“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顺民心”上,正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顺应民意,则远者自然会亲近;违背民意,则近者也会背叛。如何“顺民心”?管子认为:

要做人民最想做的事。当时的“民心”是普遍痛恨忧愁和劳苦、痛恨贫穷和低贱、痛恨断子绝孙、痛恨动荡不安,为此当政者要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等。

要做民力能及的事。管子强调不是所有顺民心的事都能做,要量力而行、举事以时,否则不但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相反还可能引起新的民怨,所以“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彊民以其所恶也”。

不做违背民心的事。当政者不要对百姓使用强制手段,如果行事违背人心,靠严刑和杀戮来驱使百姓的一切做法都是危险的,正所谓“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

要善于听取人民意见。关于人民的意见,不能个别、片面地听取,而是要全面、综合地听取。多方搜集众人的言论,是善于同人民合成一体的关键。

从“爱民”做起。桓公曾问管子如果要“修政以干时于天下”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是:“始于爱民。”管子的“爱民之道”包括使“民相亲”、“民殖”、“民富”、“民有礼”、“民正”等诸方面具体措施。管子对帝王的所奉行的“德”和“道”有自己解释,那就是:爱民而无偏私叫作“德”,合乎众民所宜叫作“道”。

二、善为国者,必先富民

管子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所以说“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他还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也就是说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民,只有使民众温饱、富足,民心才能凝聚、才能安定,民风才能够更文明。那么如何治国富民呢?管子认为国家一定要大力发展经济,从而促进民生的改善。具体措施包括:

大力发展农业。必须始终坚持“务在四时、守在仓廪”。他认为各种物资的余缺随季节而有不同,政府要注意调节以利民生,否则价格失衡就可能伤民。

重视发展工商业。管子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早的“重商业主义”者之一。他第一次提出“四民分业、士农工商”,将手工业和商业从业者提高到与农民、士兵相同的社会地位。他为来往商贾建客舍、供饭食马料、减免关税等,以发展进出口贸易;他首创“盐铁专营”制度,影响绵延两千多年;他鼓励投资,尤其是在年岁不好的时候,国家修筑楼堂宫室已提供就业岗位,雇佣那些赤贫者;他鼓励消费,“富者糜之,贫者为之”,富人如果不消费、不“散财”,工匠、商人就无法赚钱。

大力推进产业、税收、价格等多领域经济体制改革,放活微观、管制宏观。管子反对向人民收取各种不合理税负。他发展进出口贸易“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以“轻重之术”调控粮价与物价的交替涨落获取利润、实施开山冶铁民营化并进行利润三七开分成制度等等,这样做法虽然不直接向万民征税,但仍能实现天下财利归于国家的效果。

用“反准”之术对待高利贷者。具体措施是命令前来向桓公朝拜贺献的须献织有“枝兰鼓”花纹的美锦,这样市场上美锦的价格上涨了十倍,事先国库所藏的同类美锦价值也同步上涨了十倍。接下来请齐桓公设宴招待高利贷者,在肯定他们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的同时,提出用国库中价值不菲的“枝兰鼓花纹美锦来偿还贫民们所欠本息,免除其债务负担,结果是高利贷者无话可说,四方贫民更是奔走相告、感恩戴德,经济发展也愈加进入良性循环。这套办法就叫作“反准”措施。

三、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管子》一书中记载了很多诸如“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等富有哲理的军事思想。管子虽然一生打过很多胜仗,但他更主张“慎战”。他相齐期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实现了称霸大业。管子的“慎战”思想主要包括:

为兵之数,先练内功。管子的用兵的方法包括:一在于积聚财富,而要使财富无敌;二在于考究军事工艺,而要使工艺无敌;三在于制造兵器,而要使兵器无敌;四在于选择战士,而要使战士无敌;五在于管理教育,而要使管教工作无敌;六在于军事训练,而要使训练工作无敌;七在于调查各国情况,而要使调查工作无敌;八在于明察战机和策略,而要使明察战机和策略无敌等。

善打商战,不战而屈人之兵。齐国通过打商战制服鲁国、梁国是我国历史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案例。鲁、梁两国百姓历来以织绨为业。管子就建议齐桓公和大臣们就带头穿绵绨的衣服,齐国百姓都跟着穿。齐国还下令本国百姓不准织绨,必须从鲁、梁两国进口。这样,鲁、梁两国百姓争相放弃农耕而去织绨,鲁、梁二国国君收的税也多了起来,他们也鼓励百姓织绨。十几个月后,管仲让齐桓公带领百姓不再穿绨,还封闭关卡,与鲁、梁断绝经济往来。接下来鲁梁粮食没有了,百姓都陷于饥饿状态,经济出现全面崩溃。再过两年,鲁、梁的百姓有十分之六投奔齐国,不久鲁、梁的国君也都归顺齐国了。齐国在治服莱、莒、代、衡山等小国的时候也如法炮制,这些小国的国君纷纷中招,都归顺请降了。endprint

尊王攘夷,出师有名。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齐国的三万装备精良的军队是当时无人与之争锋的军队,但他们很少动用武力,而是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借周王朝的大势“挟天子以伐不服”。

夫欲用天下之权者,必先布德诸侯。管子说“一而伐之,武也;服而舍之,文也;文武具满,德也。”也就是说讨伐不是唯一的手段,要文武兼备、恩威并举才能让对手心服口服。

四、入国四旬,五行九惠

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还反映在重视体恤孤老、惠顾民生等福利政策方面,也是中国“民政(福利)部门”的创始人。他刚刚担任宰相的前四十天里,就五次督行九种惠民福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通过在国都和每个城邑设立社会福利官员,推行九种扶贫恤孤的惠民政策。为了将“五行九惠”相关扶贫恤孤等政策落到实处,并使之成为各级官吏的行为习惯,管仲还明确要求每次官员上朝议事都要例行检查、开展问责。

五、选贤论材,善使臣民

管子认为统治者要善于选贤论材、善使臣民,他认为再高明的统治者,仍然有认知和能力方面的局限性,“虽有明君,百步之外,听而不闻;间之堵墙,窥而不见也”。

人君自恃贤能者国亡,而使用贤能者国昌。他认为,知人善任的是人君,事必躬亲的人是给人使役的。选贤论材,而待之以法。用人得当,坐而收其福;用人不当,“奔走而奉其败事”。其实国家“未尝乏于胜任之士”,关键是要有发现、选拔、使用和激励人才的有效机制。统治者还要重视对部下的考核,考核有三个原则:“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这些做到了,治乱就没有大问题了。

得人之道,莫如利之。他认为,不要担心没有人才,更不要担心没有财富,只要你会用人,有良好的“分配制度”,人才就会脱颖而出,财富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管子强调“其积多者其食多,其积寡者其食寡,无积者不食。”这个分配机制与今天我们熟悉的“按劳分配”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正如管子所言:“欲为天下者,必重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如何“重用其民、尽其民力”?道理也是“分民”,要建立藏富于民的分配机制。

注重人才引进和使用。管子的选人用人理念是开放的,他非常注重国外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他说“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还体现在对人的教育方面,正如他所强调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他强调德育教育。重视民力的培育和开发。,这方面的管理措施主要是“士农工商四民分业治事”。他认为士农工商四类人员应当分类居住,不可杂处。

七、于身之不爱,将何有于公?

管子“以人为本”思想中还有一条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不同,那就是重视“个体生命”。他认为首先要珍惜自己生命、尊重人伦、强调养生和“运气”,人的生命是做一切事业的前提。

珍惜生命。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不可轻易弃之。孔子对管子的评价也异乎寻常,他说“君公子纠死而臣管仲不死”,绝非“不仁”的选择,相反如果管仲选择“愚忠”为公子纠“殉葬”,那和“匹夫匹妇”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国家社会、天下苍生的损失就难以估量了。

不违背人伦常理。管子认为尊重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不但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为人做事的基础。管子认为把亲生儿子蒸了给齐桓公吃的易牙、为了主掌后宫而不惜自宫的刁竖、为了所谓工作十五年不曾回家探望父母的公子开方等人绝不可以重用,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所作所为违反了基本的人伦常理,“于子之不爱,将何有于公?于身之不爱,将何有于公?于亲之不爱,焉能有于公?”可惜的是齐桓公忘记了这些忠言,在管仲死后又重新启用这三位亲信,最后招致饥饿上吊、尸体被虫蛀的可悲下场。

强调养生与修身之道。管子认为生命是天给的精气、地给的形体,两者相结合而成为人。两者调和则有生命,不和就没有生命。人能否长寿一定要依靠平和中正。

管子推行的“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对当时的齐国、齐国百姓乃至于整个周王朝天下而言都是受益的。孔子评价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大意是说管子不以战争为主要手段而帮助齐桓公实现了争霸天下,其仁德之举福荫后世,没有管子的这些努力,社会文明不可能进步得这么快。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一书中说:“管仲治齐四十年,国富民强。都城临淄成为最繁华富足的城市。据计算其居民达30万之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与其同时的雅典城人口不到5万。”可惜的是管仲的“以人为本”治国理政思想并没有对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形成可持续的、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以至于经常是战乱频发,人民生灵涂炭。究其原因,一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归根结底还是为封建诸侯统治者服务的一种工具,而不是真正把“人”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更不是真心诚意地把人民作为自己的服务主体。

尽管管子的思想体系存在诸多瑕疵,但是管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以人为本”思想并进行了大胆实践实在难能可贵,令人肃然起敬。管子的很多与“以人为本”相关的提法,时至今日读来仍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当前,从执政党提升治国理政水平角度而言,学习“以人为本”思想,“善与民为一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坚定地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角度而言,学习“以人为本”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最大限度地“尊重人、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激励人、依靠人、凝聚人”,更好地“服务好员工、服务好用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价值观,坚持安全第一和清洁生产,不要带血的利润、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从企业管理者提升领导力的角度而言,学习“以人为本”思想可以帮助各级管理者更好地提升管理水平,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依靠员工来做好管理工作;管理者要带出作风过硬的队伍,注重自身的修养,率先垂范;管理者要重视选人用人,同时更重要的是善于与部下以及员工分享胜利果实;管理者开展工作就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通过抓关键的小事,实施闭环管理来提升执行力等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齐桓公管子管仲
巧取乒乓球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鲍叔牙与管仲
齐桓公遇委蛇
齐桓公大败山戎
做试验
齐桓公:交际中的人格魅力
齐桓公:缘何能成为“五霸之首”
滚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