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信读书的力量

2015-07-08侯华丽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组员鲁迅读书

侯华丽

“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黎老师 电话:18618250915 010-59766299-646 邮箱:zhutixuexi@joyschool.cn

语文主题学习官网:http://www.52xyzt.com/jjsd/index.jhtml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交流QQ群:202468487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交流QQ群:182408609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12号京师科技大厦A1110室 邮政编码:100082

“我们无限相信读书的力量。只要让学生感受到读写的快乐,他们就会读得乐此不疲,写得乐在其中。”北京新学校研究院“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的专家如此说。读书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感受快乐”后,学生的读写究竟能有多少改变,恐怕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真切的体会。

我送走一届毕业班,又接了六年级,继续“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之路,本以为应该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谁知却是步履维艰、一筹莫展。所接班级原先并非主题学习班,以往课堂都是以老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的讲解式传统课堂。老师滔滔不绝、细致入微地讲解,学生端坐静听,想回答问题时举手示意,不想回答时只听即可。这样的课堂,老师纵使有千种本事、万般能耐,呈现出来的也只不过是老师个人的素质、才华和教学技巧而已。而课堂的精彩应是学生的精彩,学生精彩的课堂才是真正精彩的课堂。

自参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我习惯了课堂内学生的大量阅读,习惯了走进课堂后,学生已按一定的流程开始学习,习惯了各小组在充分合作探究基础上的质疑对抗,习惯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后的轻松和谐……现在,我又获得了课堂的绝对支配权,竟有诸多的不适应:应付于学生的种种被安排、被布置,忙乱于课前的孤军奋战、全力备课,即使这样,课堂上也不能做到和学生默契、合拍。

于是我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指导学生自主上课,“放话”给他们:课堂上随心所欲,你们愿意怎样说就怎样说。结果,课堂就成了学生掐架、争论的自由之地:我说得对,你这不对,就是我的对……除了这些苍白的字眼,再无其他,更别说能从课文中找到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们徒有表达的勇气,却苦于没有表达的内容。

静下心来,我细细反思主题学习班和非主题学习班的差距所在:首先,非主题学习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没有主动求知的习惯,习惯于依赖老师的布置和安排;其次,他们缺乏小组意识,不善于合作学习,更不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最后,这些学生的阅读量真的不够,读来读去只是教材。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哪来随心所欲的表达?

我想要改变现状,就必须从头进行主题实验,而现实又使我担忧:一年光景做这么大的改变值得吗?六年级开始主题学习实验有效果吗?后来的事实充分证明,答案是肯定的:值得。因为读书不分早晚,早一天阅读,就早一天受益。

一、培养自学

1.该学生做的事一定让学生做

自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要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的。六年级学生总有一定基础,我就从具体的一课或一单元开始,一步一步给予指导:字词、内容、篇章结构……指导学生明白这些基础知识该怎样通过个人或小组互助去主动获得,难点问题该怎样去质疑探究。这样,他们才知道好多知识不用老师讲解,自己完全能独立学会,甚至一些疑难问题通过组员合作也能完全解决。

2.不该老师做的事老师一定不做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懒娘养勤孩儿”的道理。所以,课内阅读应尽量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即让学生自学在先,预习在先;让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让学生发现问题在先,探究问题在先。老师能不说的不说,能不做的不做。“不愤不启”,在学生求而不得之时,老师给予指导、点拨,从而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真正获取知识。

二、小组建设与班组培养

1.派学生听课

我先派班长以及各组组长深入到主题学习比较成功的班级听课观摩,看看人家组员之间如何合作协调,每组交流展示的内容是什么,组与组之间的展示如何衔接、评价、质疑、解答……接下来,我又分批派出其他同学轮流到外班听课学习。我认为,让学生到外班听课,是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的方法。学生们边听边记,听课记录和感悟都很详细。我们来看看组长秦晋霞的听课记录:

每个同学都能侃侃而谈,风趣机智;组员发言不争不抢,积极有序;主展组展示时,其他组同学随时质疑;一个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时,能及时转到下一个问题的展示。

几番学习归来,组长的管理意识逐渐增强,明确了任务、职责后,组长们开始有意识地组织组员学习讨论,展示交流,小组建设初具规模。

2.小组百分制

适时推出小组评分机制,组内成员的一切学习、活动都与小组挂钩,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了保证组员均衡发展,积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内每个学生的分值相同,目的是培养、锻炼组长,但长此下去,会出现优者愈优、差者愈差的现象,也就是会说的学生越来越敢言敢说,不会说的越来越自闭,不愿表达。所以第二阶段就是:组内6号同学(所谓的后进生)发言分值最高,以此类推,1号同学(组长)发言分值最小,目的是鼓励组内成员互相合作,发挥兵教兵、兵帮兵的优势。一些简单问题组长会主动让答,疑难问题留给组长把关。这样,小组合作才能真正实现。

三、大量阅读积累背诵

1.教材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整合阅读

课内阅读以教材和丛书为主,改传统的一篇课文学习为单元主题学习,以压缩教材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课内大量阅读。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阅读“走近鲁迅”的学习,学生首先自主收集阅读与鲁迅有关的内容,然后小组内交流学习,整理出有价值的问题,最后全班展示交流。这样的一节主题学习课,学生不只学习了教材内的四篇文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还通过丛书阅读了一些有关鲁迅的文章,有鲁迅自己写的,有别人写鲁迅的……孔乙己、祥林嫂、闰土这些人物自然而然地走近了学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鲁迅形象越来越清晰、饱满。

2.整本书自由阅读

学生以组为单位筹建小组图书架,每个组员捐献不等数量的图书,编码分类。图书内容丰富全面,学生可在课间、中午等时间,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自由阅读,组与组之间还可以图书互换、资源共享。这样的阅读没有任务,没有要求,是纯天然的自由阅读,学生非常喜欢。每隔一段时间,我会组织一次“好书推荐会”,和学生以演讲交流的方式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

3.师生共读共背《小古文一百篇》

除了课内计划阅读、课外自由阅读,每个学期我们还有师生共读共背书目。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本学期我们确定《小古文一百篇》为师生共读书目。我们利用早读、中午、放学路队等一切可利用起来的边角零碎时间,一起背诵积累。截至寒假前,小古文七十篇背诵已是全员过关,部分学生的兴趣已由背诵小古文转为仿写小古文,如李君君同学在背诵了《学奕》之后仿写了《开小差》:

一日数学课上,众生皆专心致志,唯一生虽听之,一心把玩手中钢笔,忘乎所以。忽被老师点名询问,竟不知所云。其生低头不语,面红耳赤,心中后悔不已。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付柯宁同学在背诵了《 五官争功 》后仿写了《 五指争功 》:

拇指曰:吾吃苦耐劳,默默无闻,应居首功。

食指曰:吾聪明机灵,伤痕累累,吾功当首。

中指曰:吾身居要位,当仁不让是皇帝天子,汝等怎敢与孤争功!

无名指与小指曰:吾等虽无大功,但不可或缺。

无名指曰:俺灵敏机警,对各种反应十分警觉。自然俺的功劳最大。

小指曰:吾虽不起眼,也有不凡之处,掏耳非我莫属。再者,丝竹管弦上,不比尔等差矣。舞者最美之处,亦是吾等。若说功劳之最,当属我等。

手听至此,劝道:诸位莫吵,若尔等握成钢拳,就无强弱美丑之分了。

……

就这样,坚信着读书的力量,我和孩子们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我忐忑着接受检测,孩子们却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接班时,班级的成绩在同年级10个班中为第7名,期中检测提升为第6名,期末检测跃居为年级第1名!这个成绩极大地鼓舞了我和孩子们,我们欢呼雀跃!

我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考试而放弃让孩子们阅读,没有因为考试而突击性地大量做题,我们坚持着读书,并且用事实证明了:语文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只要坚信读书的力量,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阅读,学生自然会给你最好的回馈。

猜你喜欢

组员鲁迅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当组长真不容易
回忆流金岁月
小小组长不好当
孔乙己
我们一起读书吧
阿迅一族
还是不错的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