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另一半

2015-07-08万青

中华手工 2015年7期
关键词:茶叶罐茶器制作者

万青

葫芦和竹子本是自然界的常见之物,在杭州郊外的一半斋工作室里,它们却化身为大肚子茶叶罐、S形茶铲、南瓜香器等器物,个个小巧精致,造型奇特,散发出草木的味道,又带有一分时尚的气息。

这些器物的主人汪泓,是一名设计师,也是一位生活家,尤其喜欢喝茶。“一款好茶,是要靠好的茶器来呈现的。”汪泓说。

爱喝茶的人,都会收藏或自制一些茶器,汪泓也不例外。毕竟要找到能符合汪泓审美标准的茶器并不容易,他决定自己动手做。竹为君子,是与茶最相配的雅器,于是汪泓常去山上的竹林,捡拾一些造型奇特的竹根,或是在被伐竹工人遗弃的废料里,找寻不规则的竹节进行创作。一款叫“书卷竹”的茶则,外形像一本卷起的书,因生长过程中缺水,表皮有很多竖纹,被汪泓偶然拾得。他小心翼翼刮去竹皮,保留竹节表皮的天然纹路,看上去就像书的翻口,但带有浓浓的竹香。

除了竹子,葫芦在汪泓的眼里也是能做出别致茶器的宝物。一次,他得到一个龙泉官窑的盖子,出于惜物,便想给它配个罐身。从一堆葫芦里,他一眼看中一只上大下小的葫芦,形如梅瓶。汪泓果断地去掉上面的葫芦蒂,再配上陶瓷盖,竟然有了龙泉官窑的神韵。

欣赏汪泓的手作之物,能体会到敬天、爱人的情怀。哪怕做茶器后留下的剩料,也会被汪泓“再利用”。工作室里摆放的“莲花茶托”,就是经二次废料再生的器物。葫芦身做了茶叶罐,被削掉的上半截葫芦还残缺不全,汪泓便刷刷几刀将一端削成了几瓣莲花,把葫芦蒂削成底座,再打磨光滑,上漆,大功告成。这个“莲花茶托”,被一位老藏家收入囊中。

汪泓制作的茶器未在网上售卖,但也并不是“养在深闺”,曾多次跟随他闯南走北。进画廊、做展览,最近一站,是在北京的尤伦斯。因为每款作品都是绝版,售价大约在5000~8000元左右。有人感叹:这可都是价值不菲的葫芦啊。不过只要亲眼所见,就会被自然造物的神奇与汪泓的创意所折服。

对话汪泓

为什么把自己所有的设计定义为“一半”?

我造一半,天造一半,需要制作者有全面的素养,发现它独特的美,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能把握一个度,其余的交给使用的人去创作,或者说交给时间去打磨。

在你眼中,什么样的茶器才是好茶器?

在喝茶过程中,好的茶器能给自己带来身心的愉悦,无外乎几个标准:一、外观精美,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二、经济上可以负担得起,紫砂壶、景德镇陶瓷虽好,但大部分人用不起;三是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

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人模仿你的葫芦茶器,你怎么看?

市场上模仿我做的茶器,只一味求怪,却没有内涵,真正好的东西是模仿不来的,这与制作者本身的综合素质有关,我更多地是希望其他人能够吸取我的制作理念,融入到自己喜欢做的东西中去。

猜你喜欢

茶叶罐茶器制作者
Sugar Painting 糖画
漆工艺在茶器上的应用与研究
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及思想文化体现
疫情下 茶器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
茶叶罐
茶叶罐盒装
卷雪茄
我家的“小麻烦”
浅谈陶艺茶器设计风格和思想文化之间的联系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