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产品中的情感化设计

2015-07-07孟苏文

科技与创新 2015年10期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人机交互心理学

孟苏文

摘 要:随着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扁平化风格的流行使互联网显得冷漠、单调,这样会忽视艺术性和人文情怀,且设计的情感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现代热门的互联网设计中,“情感化”设计将产品当作人物一样对待,使其具有人的感情。叙述了互联网产品中的情感化因素。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心理学;人机交互;消费者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0.029

互联网时代更注重的是人机交互、界面效果设计,要求可视化的数据具有人性化、情感化的表现效果。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用户更愿意接受简单的、具有人情味的对象,专注简单的情感化产品有益于用户理解产品,更符合用户的心理需求。人是视觉动物,会被美的事物所吸引,仿佛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牵引着自己。设计越能满足人对美的追求,就越会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此外,互联网产品中的情感化细节可增进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情感交流。

1 情感化设计存在的原因

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人们对物质生活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心理需求也在逐渐变化。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只有不断改革、创新,企业才能存活下来。生产者要想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只有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随着市场的扩大,设计师会更加重视人情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产品的快速发展,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受到设计师的广泛关注。由此可见,情感化设计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如何将冷漠的产品转变成温暖人心的产品,需要设计师的不断努力。优美的设计是建立在内容丰富情感基础上的,只有为用户着想,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网络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设计师对操作界面的设计也在不断优化。社会发展带动了各个学科的进步,心理学的快速发展与设计紧密相连。情感化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感受,亲切、友好的设计总是要比冰冷的文字更能拉近产品与用户的距离。情感化设计不仅是为了提高视觉效果,更是为了增强交互体验,这些交互体验可在产品的细节中得以体现。

2 情感化设计的展现

多数人不喜欢与冷淡的人交流,这是因为在这样的交流中人们得不到信息反馈。在互联网中也是如此,设计师在考虑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人性化设计。当今产品与10年前的产品比较有明显的差别,比如,10年前的产品类似框架图,呆板、冰冷的界面给人一种距离感,用户在使用时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反馈,且没有视觉美感。

情感化设计的美不仅展现在视觉方面,更在于人机交互方面,能考虑到人在体验产品时的心理感受。一款茶产品要想受到大众的热爱,不仅要有优美的画面,更需要具备人性体验,增加人与茶产品之间的感情交流。情感化设计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处处体现于细节,这样的产品将不再是枯燥、冰冷的应用程序,拉近了其与用户的情感距离。支付宝账单的数据可视化处理非常成功,它仿佛在讲述一个故事,从用户注册支付宝到查看账单的当日的支付历史,且记录了一些大事件。用户在查看数据时可以自由翻阅,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支付宝账单在讲述了大事件后,便会开始分析具体数据,整个过程的体验很流畅,增加了操作的乐趣。

3 情感化设计的实现

情感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使用户与产品在情感上产生交流,从而促使积极情绪产生。积极情绪不仅可加强用户对产品的认同感,还能减少用户在操作产品时的困难。如果情感化设计做得好,则可增强用户体验,降低对用户的负面影响。情感化设计并不是一种视觉设计,而是一种体验设计,是结合产品体验和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知识而开展的设计,多以人的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协调好人与产品的关系是该设计的重点。产品中的情感化设计之美主要表现在视觉美观和交互体验两方面。如果能在这两个方面做好,则满足用户的需求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感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使用户与产品在情感上产生交流,以增强用户的认同感。情感化设计是增强用户体验的一种思路,可使人感受到人文关怀。在进行产品情感化设计时,用户使用时的情景和情绪是不能忽视的因素,其决定着设计质量。比如,将产品中一些冷冰的文字叙述页面设计成充满人情味的感性页面,可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关怀。

参考文献

[1]唐纳德·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M].王鸿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翻,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情感化设计人机交互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基于用户体验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某型柴油机虚拟维修系统研究
关于家居纺织品设计的情感化研究
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
人机交互课程创新实验
跟踪导练(二)5
由救生系统出发看水域救生新思路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