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厕所里的政治史

2015-07-06福林

华声 2015年6期
关键词:李治东郭竹片

福林

据载,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初遇就是在厕所中。武则天用金盆盛水捧给太子李治洗手……

厕所人人要上,无论什么场合,只要说“要上厕所”,自然无人有理由可以阻拦。于是,“如厕”往往成为身处险境的政治家“脱身”的最好借口。

厕所里的生死

最善于从厕所逃命的要数在“鸿门宴”上,刘邦一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借口上厕所,逃出项羽军营,这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厕遁”。

刘邦的后人刘备也干过这事。客居荆州时,蒯越、蔡瑁欲加害于他,刘备发觉了,便重操他“高祖”的故伎,假装上厕所,乘着他那匹著名的“的卢”马跑了,这就是有名的“马跃檀溪”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曾经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在“厕遁”这件事上,他们俩确实有共通之处。建安元年,曹操入朝,见太尉杨彪脸色不善,曹操本是个疑心很重的人,立马就借口肚子不舒服要上厕所,溜掉了。

有从厕所逃出升天的,也有在厕所陷入死地的。历史上著名的毒妇吕后忌恨刘邦宠爱的戚夫人,给她灌了哑药,熏聋耳朵。挖去眼珠,割去四肢,割去舌头,然后扔到茅坑里,叫她“人彘”。戚夫人最终在厕所里痛苦地死去。吕后死后,跟着她作威作福的吕氏家族被周勃诛灭,吕产就是被杀死在郎中府史合厕中的。曹操从厕所逃走过,他的父亲曹嵩却是被乱兵杀于家中的厕所里。

厕所里的崛起

戚夫人故事的结局在厕所,而武则天故事的开始在厕所。据载,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初遇就是在厕所中。武则天用金盆盛水捧给太子李治洗手。后来李治成为皇帝,立武则天为后。李治死后,大唐的天下就落到武則天手中了。

厕所里还曾上演了英雄救美的传奇。汉景帝携贾妃同游御花园,贾妃如厕,野猪却跑进了厕所,野猪生性凶猛极易伤人,汉景帝情急之下亲自入厕救人,连同侍卫队一起击毙野猪,在皇宫花园里上演了一出厕所救美的精彩大戏。连汉朝皇宫御花园也有野猪随意出没,可想此时的厕所又该有多么荒凉简陋了。

厕所里的哲学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郭子问庄子说:“您所说的道究竟在哪里呢”庄子说:“道是无所不在的。”东郭子说:“请您明说吧,道到底在哪里”庄子说:“道就在蝼蚁身上。”东郭子说:“怎么会在这么卑下的地方呢”结果,庄子越说越起劲。最终庄子说:“道就在屎溺里面。”东郭子越听越迷糊,实在无话可说了。

庄子这才说:“你问的话已经背离‘道的实质了。以‘道来看万物,不论是蝼蚁、稗、砖瓦、屎溺……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并没有贵贱之分。如果它们不合乎‘道,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既然已经存在,可见皆合乎‘道,所以我说‘道是无所不在的。”

那么中国俗语中为何是“上”厕所、“下”厨房?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行,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古代厕所建造在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要建造在南面偏东。去南方时,习惯说南下(皇帝下江南),去北方时,习惯说北上(北上抗日)。当要去厕所时要去院子的北面,所以说上厕所。当要去厨房时,要去院子的南面,所以说下厨房。

古人还有一种禁忌:不戴帽入厕必有大祸。东汉管宁坐船遇台风,他沮丧之时忽然想到,前些时间如厕未戴帽,于是跪倒向上天悔过,果然风停;《晋书》中还有名士桓彝喝醉,跑到好基友郭璞家中,发现郭璞正在如厕,而且没有戴帽,大惊失色,连呼将大祸临头,果然没过多久,二人就死于东晋的战祸之中。

赚钱吧,厕所

如今靠卫浴生意发家的企业不计其数,可见做厕所生意是很赚钱的。但靠厕所发财并不是一个新职业。

明末清初的穆公在一次进城时发现城里的厕所都是收费的。老先生进去痛快了后,并没立刻走,他站在厕所外观察了半天,发现前来如厕的人并不少。回家后他命人在门前挖了3个大坑,砌上隔断,刷上粉,又讨了无数诗画贴在厕所墙壁上,让出恭者方便时也不寂寞,他家的厕所不但不收费,还倒贴草纸(现在的公厕都不给纸,可见真抠门)。这一招吸引了很多人来上厕所。

并不是穆公傻,倒贴钱把厕所搬到自家门口闻臭。那时粪便在乡下是可以出售的,卖到种田人家,不但可以换米换盐,还能当钱用,久而久之,穆公竟因这几间厕所发家致富,成了当地的土老财。

20世纪初,担任国民革命军连长的李镜龙,因为薪俸无法养家,心乱如麻,干脆也效仿穆公打起厕所的主意。他辞职租了上海租借的一间厕所,不想竟迅速脱贫致富,靠着厕所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清末民初的租借,即便是临时厕所,也能带来日均200大洋的收入,更证明明清时期“粪便即金”的说法。于是电影《上海滩》里就出现了这样的情节:扮演丁力的刘德华把屎霸头王超抛入黄浦江后,和兄弟们齐声欢呼:“以后全上海的屎都是我们倒,那就太妙了……发财啦!”

移动的马桶

然而再华丽的厕所也不能背在身上走,既然要出门,达官显贵们就不能同村野伙夫一样随地大小便,移动的马桶——便壶也应运而生。

慈禧太后的官房是用檀香木做成的,外表雕成一只大壁虎,壁虎的四条腿就是官房的四条腿,壁虎的鼓肚是官房盆屉,尾巴是后把手,下颌是前把手,嘴微微张开,手纸就放在其中,壁虎的脊背正中有盖子,打开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出恭”了。官房里底部放有干松香木细末。清除完脏物后,擦洗干净,放入新的干松香木细末,当时算是登峰造极的高级卫生设备了。

皇太后的马桶如此讲究,宫女太监也有各自的净房,里面有恭桶、茅凳、灰槽等,使用后,把污物处理好,运出宫外。所以现代人在参观紫禁城时,会发现整座故宫竟没有一间厕所。

到了民国,外面没有女厕所,马桶又只能在家用,出了家门可怎么办?好办,把马桶带上。女影星陈燕燕,汽车上必带的东西就两样,一是扑粉盒,二就是马桶。陈燕燕老师的做法其实也可以被咱们效仿——像北京那样堵的城市,在副驾位上搁一马桶,绝对有备无患,不然饿不死人也会把人憋死。

古人用什么擦屁股

造纸是中国在汉时的一大发明,但直到元朝,这一技术才被运用到人们最实际的生活——如厕中。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都用竹片做如厕的卫生用品,即使皇帝也不例外,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电视剧《寻秦记》里,项少龙初回战国时代,在一户农家里,出恭完毕后当地人拿出一片竹给他,用以擦拭,让他大吃一惊,连连感叹,“这玩意儿怎能擦屁股”!

可就是这样的小竹片,南唐后主李煜当皇帝时也经常自己动手做。他亲自削竹片供僧人如厕时使用,为了不刺伤僧人屁股,还用自己的面颊检验竹片质量,看是否光洁滑爽。这堪称皇帝中礼佛的NO.1。

厕所是人们生活的隐私之地,是文明礼仪的禁忌。可能正因为如此,人性中的卑劣、顽强和智慧更容易在这里被放大。厕所里的历史,就是人性的历史。

猜你喜欢

李治东郭竹片
竹片粗铣连续化定向进料系统设计与试验*
倒霉还是幸运
不一样的吃饭
小黑熊受骗
幽默字条救名医
毛泽东的纸条让他躲过一劫
毛泽东的纸条让他躲过一劫
做竹简
猪八戒新传之抽数谎破
竹片质量对竹帘胶合板静曲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