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的反思

2015-07-04张洪春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习题教学反思高中数学

张洪春

【摘要】近年来,教师自我反思能力成为世界各国备受关注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之一。新课程把教师的教学反思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提出来,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的反思进行了研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实际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 习题教学 反思

引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又如我国著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提出了“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等等。这些教育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够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活动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并长期坚持教学反思的教师并不多。 数学教学反思是指个体对自身数学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数学教学反思有助于数学教师自身发展与成长,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之一”。

习题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在习题课上应该以学生需求为主要出发点,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解题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主解题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还能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印象,高中数学的习题课中的每一题都具有典型的意义,甚至能够以点向其他方向发射,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的反思。

1 数学教学反思的内涵

数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数学知识、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数学教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对经验的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努力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数学教学反思这一活动以探索和解决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合理型的数学教学实践为最终目的,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及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如果教师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概括, 课堂教学实践后不反思, 那么他们就很难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过反思, 教师会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 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会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进而使自己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

2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习题量少且不能满足不同类型的题目都能够让学生进行日常练习。而且很多习题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针对性训练,难易程度存在很大差别,对于学生不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锻炼作用。大部分教师对于习题课还是传统的讲解模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但不能起到锻炼和提升的目的,反而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的反思策略

3.1要做好数学习题的选题工作

习题教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注重的只是题目的数量,想要通过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让学生达到掌握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机械记忆的习惯,长期下来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现在的习题教学是要选择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题目练习,题目的选择要在于“质量”而不能过多的注重“数量”。首先就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题目,教师可以在教授完新的数学知识之后,根据新的知识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在题目的选择上要循序由浅入深的原则,先让学生對基本的知识点进行回顾,然后再进行能力上的提升。另外,还要选择具有可行性的习题,教师开展习题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可行的习题设计,让学生对一些学过的公式以及概念进行重点的回顾练习,题目的选择上不能急于求成,选择过难的题目是不具备可行性的,合理的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程序。另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习题的掌握状况,有选择的进行经典题目的讲解,帮助学生及时的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3.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本身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一门学科,在以往的习题教学中,教师通常起着主体作用,一些习题的练习就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思考时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问题的分析,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进行问题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精选的题目,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排列组合的问题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类题目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首先选择四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学生,让学生写出所有的排列方式,经过不同情况的变化,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这时可以告知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排列组合的方式快速的得到答案。接下来当学生理解这类题目的解决方法之后,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题目的难度,增加更多的限制条件,比如说有一人的位置是固定在首位的,那么这样的情况有几种排列方式?经过题目的变换,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变式题目,一题多变的形式能够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对题目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高中数学习题课的开展好坏决定了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好的习题课教学不仅仅要将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传授给学生还要更加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全面开拓,才能全面提升高中数学的习题课教学水平,为社会提供全面的人才,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做好反思工作。 将反思贯穿于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全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要长期地、有意识地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反思,从而促进自我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反思习惯的形成,进而有效地进行高中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史卫林.高中数学习题使用及其功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敬仕龙.新课标下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45-46.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反思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