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模仿教学的应用

2015-07-04刘文和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刘文和

【摘要】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们一听到要写作文就谈文色变,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学生们总是认为没有内容可写,笔下羞涩,脑子空空如也。怎样才能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是大多数老师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模仿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本篇文章就模仿教学的应用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作用和应注意的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习作教学 模仿教学

一、前言

在模仿心理学中,模仿具有重要的智力价值。模仿的作用很多,其中包括加强思维的发展和能为提高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在小学生语文习作中,学生写作入门的捷径是模仿,成功的模仿能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1]。习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不像数学题,有固定的答案。因此作为刚刚接触习作的小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模仿教学能让学生尽快学会写作文,使教学的难度降低。然而,仅仅学会模仿也是不够的,习作需要很强的创作性,在使用模仿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味的模仿并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还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模仿教学法的作用

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大难”的问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采用模仿教学是从长期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第一,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模仿作品中掌握学生对习作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对学到的知识的能否灵活运用的能力,从而因材施教,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2]。第二,小学生是初次接触写作,由于生活经验少以及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导致小学生对习作具有很强的畏惧感。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采用模仿的方式进行习作,能够使小学生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写作积极性也随之提高,恐惧心理也因此而减轻。时间久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也就达到了语文习作教学的目的。

三、模仿教學采用的方法

1.积累是写作的基础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模仿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善于发现身边的美,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把教学局限在教室里,而是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学会感悟生活,只有让他们自己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凭空臆造事情和感想,要让学生学会融入生活,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事情本身,才能在写作中有素材可写。

除此之外,必须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大量的阅读和背诵课本素材以及优秀范文,能快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应该如何赏析范文,从范文上学习其拟题、多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写作手法等等,并学会用典型的事情做举例说明,这样比较容易让学生记忆深刻。积极引导学生去鉴赏范文,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写作技巧自然而然的就被掌握了。

四、模仿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模仿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习作,而是要从模仿中学习习作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的习作能力,创新才是最终的目的[3]。教师进行模仿教学的同时,必须要学会教学生从模仿和借鉴的过程中达到创新,学会将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在模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教师要学会立足于客观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启发和引导,让他们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写作方法,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发展鉴定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模仿教学有利有弊,要学会掌握其中的“度”,要教会学生系统的模仿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秀兰.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07(02):136-137.

[2]林淼.基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数学操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营养午餐”教学设计 [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4,11(21):98-99.

[3]王崧舟.例谈“学情视角”下的教学课堂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27):121-122.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小学语文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