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重视校外体育活动

2015-07-04王菊荣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校外活动课外活动青少年

王菊荣

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校外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在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教育语境下,如何开展校外活动?他们在课外有多少时间用来完成作业?有多少时间可以读书读报、看电视、上网以及琴棋书画、体育锻炼?如何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开展校外活动?

一、青少年活动中心做学校教学的“延伸中心”

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学期还增加文艺、体育活动课。如何丰富学生活动内涵,激发学生的活动乐趣,正成为教育行政和和体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课题。青少年活动中心具有组织和指导本县学生校外活动的师资、活动阵地等资源优势,应该成为学校体育课堂教育之外的“延伸中心”,发挥校外活动基地的作用。

1、 从校内学习向校外活动衔接 活动内容、形式的拓展,但如何转化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锻炼活动的形式,使其多样化,是实现校内课程学习向校外活动延伸的关键。如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大家熟悉的运动项目、舞蹈类项目、游戏类项目等趣味化、游戏化,就能解决校内向校外体育延伸的问题。

2、体育活动资源整合、联动,校内教学与校外指导结合 青少年活动中心每年都要组织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和一些体能的竞赛,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展开,必然借助学校体育设施以及学校体育教师等资源。体育活动资源是保障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条件,校内外体育工作者、体育管理部门、体育设施的有机整合和联动,不仅为青少年学生丰富了校内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的条件,更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成为学校体育“延伸中心”的必经之路。二、青少年活动中心做社区体育活动的“阵地中心”

是中小学生业余活动的主要场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应该面向社区,加强社区中青少年业余体育活动的引导和指导,进一步活跃青少年校外体育工作,在加強体育活动,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同时,体现青少年社区体育活动的便捷性特点,达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做社区体育活动的“阵地中心”的目的。

1、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社区活动中心,开辟阵地 随着社区教育的迅猛发展,社区体育活动得到了社区管理部门和社区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社区生活中开展体育活动,是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全面协助和指导青少年学生开展体育活动。

2、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竞赛中心” 青少年活动中心除了以“中心”为主组织的各种学生体育竞赛外,还开展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既包括常规的“篮球俱乐部”比赛,还与社区、学校合作,进行青少年生理及心理的健康教育,如开展“阳光女孩”活动,为在校学生提供青春期的生殖健康保健知识,组织学生观看“远离毒品”的录像及宣传画展,教育培养孩子掌握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等活动来开辟阵地。

三、青少年活动中心做社会体育锻炼的“创新中心”

在中央文件中提出了“亿万阳光体育活动”概念,要求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的指示精神中,在开展传统的“两跳一踢” 等各种体育活动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以我们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竞赛为例简述校外体育活动培训和活动组织的新方法。

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处处体现着德育的功能。体育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对于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对于人的意志品质、自信心、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可以通过体育进而全面育人。没有体育,素质教育就无法落实。当前我国进入到独生子女时代,在培养青少年团结合作、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等多方面的品质方面。

四、校外体育活动锻炼独特的原则

1、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优点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是这样的,有了兴趣就有了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觉性。这样才能自觉积极地投身于锻炼活动,要求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科学道理,同时锻炼过程中务必做到"意念专一",抛除一切杂念。

2、适量性原则。适量性原则主要是指锻炼要有适当的生理负荷,并在渐进的基础上有节奏地加大,并应随着人体机能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上体育课时,则出现了"体质好的吃不饱,体质差的吃不了"的现象,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就能明显的克服这一现象,但在运用实施中也应该注意二点:第一,通过锻炼中的生理测定和锻炼后的自我感觉,做到勤而行。第二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运动负荷量、强度和间隔。

3、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批锻炼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进行、不要千篇一律。强行统一。这一点正合乎了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特点。学到了自己想学喜欢学的内容。同时这也是教学大纲内容设计不到的,也是上课教学所达不到的。但在锻炼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认真制订锻炼计划,严格执行,适时调整。第二最好的锻炼形式是独自锻炼。能够切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若参加集体项目的活动,则应注意自我调节。

五、教学论的发展与课外活动

传统的教学就"一间教室,一位教师,一群学生"将被"自由的学习环境所代替"现代教学论的方法,仍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不过都主张同教师教学,学生学的传统方法,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界线将逐渐消失,以至近几年来,有的教育家提出开展"第二课堂",但是,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这种发展,

充分地估价课外活动的作用,足够重视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联系,同时也必须看到两者的差别。我们传统的认识是把课外活动理解为教学的继续、延伸和补充,这种理解至今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既看到两者的联系,又承认它们之间的差别,可能是比较符合教育和教学规律。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要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为了打好基础,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育工作。在各种教育的组织形式中,教学是基本的组织形式,抓好教学工作,重视和发挥课外与校外活动的作用。才能全面地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学校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各学科都有课外活动小组,体育课外活动是各种课外活动的内容之一,并与其它活动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

猜你喜欢

校外活动课外活动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发挥校外活动场所作用 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成都市青少年宫开展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
课外活动类作文
青少年校外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及开展对策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素质教育下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功能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