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师语文诗歌教学方法

2015-07-04贾冬月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幼师教学

贾冬月

【摘要】幼儿阶段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本文针对幼儿该阶段的特点,从三个方面探讨幼师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一是从朗读开始培养幼儿学习语文诗歌的兴趣,二是将孩子带入特定情景正确理解诗歌含义,三是抓住每一个孩子学习语文诗歌的契机,让幼儿学会语文诗歌的正确应用。

【关键词】幼师 语文诗歌 教学

前言

诗歌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学体裁,诗歌作者用简单的语言按照一定的节律配合着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风格迥异的画面。大多数诗歌都只有寥寥几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美妙,充分地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幼儿学习诗歌,不仅能陶冶高尚的情操,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好处数不胜数。但是幼儿年龄尚小,有该阶段特有的特点,笔者接下来就探讨一下在幼儿这个特殊阶段语文诗歌的教学方法。

一、开口读、大声读、喜欢读

诗歌朗读起来很有节律感,大声朗读诗歌一来可以培养幼儿的语感,二来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再者还有利于孩子对语文诗歌的记忆背诵。幼儿园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其性格还受到父母的遗传影响,因而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性格开朗然,有的孩子性格腼腆。活泼开朗的孩子爱唱爱跳爱表演,让这样的小朋友大声朗读语文诗歌不存在任何问题,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培养小朋友的学习语言诗歌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爱上语文诗歌,从大声读到喜欢读、主动读。害羞的小朋友往往沉默少言,不爱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勉强开口说话也不够流畅,造成了孩子的自卑感,使得小朋友更加不敢開口说话,形成恶性循环。对待这类孩子,幼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并实施鼓励教育法,逐字逐句地教孩子朗读,一旦孩子开口就对其表扬鼓励,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更大声更准确地读起来,喜欢上朗读诗歌的感觉。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各种表演活动激发孩子学习语文诗歌的兴趣,让孩子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然后配合自己的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在笔者举行的诗歌表演赛中,有的孩子选择《大雁》这首诗歌,头戴画着大雁图像的纸帽,披着披风,一边上下挥舞着双手模仿大雁在空中飞翔舞动翅膀的样子,一边大声念:“一队侯鸟从长空飞过,一路飞一路唱歌……”有的孩子则伸长脖子,伴着夸张搞笑的走路姿势,口里念出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鹅、鹅、鹅……”甚至还在结尾处模仿了几声鹅叫,引来孩子们的一片欢笑。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爱上朗读诗歌,激发孩子学习语文诗歌的兴趣。

二、情景式教学,让孩子正确理解诗歌的含义

诗歌虽然字数少,但往往字字珠玑,饱含了诗人的情感。而幼儿处于智力开发期,学习才刚刚启蒙,就算能流利大声朗读诗歌甚至将诗歌背诵出来,但是对于诗歌的理解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些许困难。笔者在教会小朋友朗诵诗歌后,往往会通过特定的情景来教孩子领会诗歌的含义。例如在学习“诗仙”李的《静夜思》时,我把教室的窗帘拉下来,在教室顶上悬挂星星和月亮的装饰,再摆上其它的道具,把教室装饰成夜晚的一间普通卧室。

之后,我就开始引导孩子们,“小朋友们,天已经黑了,你们现在看看天空,有什么东西?”“有星星,有月亮!”孩子们一起回答。“晚上的时候,小朋友该干什么呢?”“上床睡觉!”“听妈妈讲故事!”孩子们尽情的发挥着想象力,答案各不相同。这时我们并不能轻易地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回答,抹杀孩子们的想象力。“那小朋友们想想月光是什么颜色的?假如晚上你们在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孤孤单单一个人,那里没有爸爸妈妈和你的朋友,睡觉前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就这样,将孩子们带入离乡背井孤独一人的夜晚的情景,让他们体会李白的思乡情绪,从而真正理解《静夜思》这首诗所包含的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

三、学以致用

不管是学习语言文字还是学习动手技巧,最终目的都是应用。幼儿虽然小,学习时间不长,学习经验不足,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但是思想单纯,外在的干扰因素比较少,记忆力好,只要幼师正确耐心的教导,抓住孩子每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诗词应用并非不可能。

随着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不愁吃穿,家长对于小孩更是从不亏待,什么都要提供最好的。因此容易娇惯小朋友,使小朋友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小龙来自于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父母对其呵护备至。小龙入园学习后,午餐时,笔者发现他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如果严厉批评,会有两种后果。第一种后果是小龙畏惧老师,口服心不服,产生逆反心理,下一次老师看不见的时候,变本加厉的浪费。第二种后果就是小龙因为老师的批评,从此害怕老师,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打击,也不能对他行为的本身进行反思。

于是笔者轻轻地走到他的旁边,问他,“小龙,还记不记得老师之前教的李绅写的那首说农民伯伯辛苦的诗啊?”小龙眨着眼睛,小手挠挠头,“记得!”“那你背一背,给老师听听好不好?”我笑着说。小龙想了想,开始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小龙还记得这首诗的意思吗?”“这首诗是说农民伯伯种地辛苦,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粮食。”说到这里,小龙开始意识到自己刚刚在浪费粮食,没有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那种行为是不对的。他低下头,“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之后,笔者观察,小龙也确实不再有浪费粮食的行为,我相信,他对这首诗也是真正理解真正会用了。

四、结论

总之,幼儿虽然年纪尚小,但是无论是从积累知识,陶冶情操还是语文诗歌的学习难易程度的角度来讲,学习语文诗歌都是有必要且可行的。作为幼师,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教导语文诗歌时要更加耐心,因材施教,抓住每一个教育孩子的契机,让幼儿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瑞香.幼师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讨[J].才智,2012(19):101.

猜你喜欢

幼师教学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幼师之歌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