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脸红

2015-07-04狄青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伯尔羞耻心脸红

狄青

二战最艰苦时期,为节约能源,英国人在伦敦、伯明翰等大城市的火车站售票处,都立有一面宣传牌,上面写道:“你有必要做这次旅行吗?”很多英国人因此放弃了远足,而把省下的车票钱投入设在车站的募捐箱内,以抗击纳粹。

据说,那些因公务或家有急事而不得不选择乘坐火车的人,都会竖起衣领,行色匆匆,他们不仅怕藏在火车站角落里偷拍的记者,更怕遇到熟人。即使面对验票员,他们也常常不自觉地脸红……

我理解这种脸红,显然并非因为他们做了什么错事,而是出于一种本能,就像他们真的做了亏心事,虽然选择乘坐火车有不得已的理由,也系个人自由,却依然会为此而感到不好意思。

依照弗洛姆的理论,人懂得不好意思,是文明的一种体现。在亚当和夏娃为赤身裸体而脸红的那一刻,文明产生了。达尔文在书中就曾以整整一章的篇幅,探讨“人为什么会脸红”这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话题。他以自己深谙的生物学的逻辑推理方式,抽丝剥茧,反复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人是这个地球上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许正因为懂得脸红,人才是这个地球上唯一配得上“文明”二字的动物。当然,文明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后天的生长环境与社会教育的养成,并且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在古代欧洲,决斗一度被称为“神明的裁决”,受伤或被杀死的一方算是被“上帝之手”予以制裁。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于1844年颁布法令,宣布军人中参与决斗者将被开除军籍,而在决斗中丧命的军人家属则领不到一便士抚恤金;非军人参与决斗者则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流放。尔后,决斗逐渐被当成一种嗜血、冷酷、没有教养的行为退出历史舞台,参与者不仅不会再被尊为勇猛,反之会在他人面前脸红,会让本家族蒙羞。

从生理学角度讲,脸红其实主要是源于人类的羞耻心所引起的精神兴奋造成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进而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流量加大。而所谓“羞耻心”则缘于人后天的规范教育、外界束缚与自我道德律。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多数人而言,脸皮都是一处薄弱之地,内心的冲突总是第一时间被自己的脸色所暴露。

如今,能够令我们害羞、脸红的事情的确变得越来越少,脸红对一些人而言似乎只残留在童年的影集里、少年的记忆里,变成一种“旧物”。

有的人天生就爱脸红,不要说自己做了亏心事,就是自己认识的人做了亏心事,他的脸也会红,虽不合时宜,却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有的人做了不该做的事,不仅脸不变色心不跳,甚至还语带炫耀,貌似内心强大,却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原系本末倒置,怕的是被某些人改奉为真理。

脸红这事儿也与时代息息相关。我们怀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爱情,其中“脸红”也是一个指标。一对互有好感的青年男女,指尖不经意地触碰,都会脸红心跳好一阵子,甚至足够回味许多个不眠的晚上。现在,一对男女在众目睽睽下激吻,旁观者也未必会脸红。

德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尔在小说《莱尼和他们》中塑造了一位叫施勒默爾太太的人。她的特点是毛细血管浸透力极强,天生敏感。可是她周围的人又粗鄙又恶俗,容不得她如此敏感,千方百计让她经常处于脸红状态,最后,施勒默尔太太竟然死于脸红。伯尔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在逃避脸红、害怕脸红,哪怕脸红的不是他们,也会让他们不自在。

老虎和狮子只要吃饱,就不会再去侵扰任何生命。但人不同,人要的绝不仅是吃饱。所以,肯尼亚新生大象的牙齿才会变得越来越短,爪哇海鲨鱼的翅才会变得坚硬无比,因为无法逃避来自人的侵害,一些生命只能被迫改变自身遗传基因以求自保。

人类是这世界上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我想也可能是这世界上唯一该脸红的动物。

【宋正怀荐自《今晚报》2015年5月7日/何 影图】

猜你喜欢

伯尔羞耻心脸红
知耻而后勇
美国副总统伯尔受审记
喝酒脸红是真的会喝酒?
那件事真让我脸红
女性主义视域下《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研究
脸红
为什么害羞的时候会脸红呢?等
浅析海因里希?伯尔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羞耻心来自他人
从《爱弥儿》中探寻卢梭的自然主义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