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

2015-07-03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电商企业

微博

@新张利:Intel中国研究院首席工程师吴甘沙在一次报告中透露:所谓“啤酒加尿布”的数据挖掘经典案例,其实是Teradata公司一位经理编出来的“故事”,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我靠!所有讲大数据应用的都讲这个经典案例,要求大家多研究“相关性”,少研究因果关系!敢情是编的故事啊!

@吴蚊米:总结互联网的成功规律,无论有一条还是10条,有100条还是1000条,第一条肯定:单点突破。20年来多少人死在互联网行业,尤其是牛大气粗的传统企业和雄厚背景的,最终折戟互联网,而且还不明不白,自己也骂骂咧咧,打死不承认。而事实上,他们都死得明明白白,死在这同一个地方:没有单点突破。——雷军

@数据化管理:传统企业非常不重视两样“小东西”:企业微营销和员工的Excel水平。微营销还停留在发微博/微信的阶段,而不是运营!大部分员工Excel水平仅限于做表,画三俗图(曲线、柱状和饼图)。微营销做好了品牌知名度就上去了,Excel水平提高了,员工办事效率就提升了。不是舍不得投资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意识到。

@老马自奋蹄:在企业互联网生态中,最浅层的链接是“沟通与分享”,中间层面的是“工作协同”,最高层次的生态是“交易闭环”,只有交易信息才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数据来源,没有供应链,何来金融。如果一家企业把精力都放在沟通类平台上,方向就错了,当然如果只是由浅入深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能以为沟通就是目标了!

@陈亮途Hugo:#社会化营销# 从付费广告的角度看,收视率、销量等等用来衡量千人成本的参数,跟受众的购买力和传播力都没有关系的,偏偏很多品牌主就喜欢把这些伪标准挂钩。从社会化营销的角度来看,分享和参与都跟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关,很多品牌主偏偏选择忽略;这就是源于对营销人的教育不足。

@琢磨先生:微博传播观察。1)硬营销是最差的营销,分享是最好的营销。2)未来是个人营销时代,一些厂商已经开始购买个人微博的背景图片广告。3)专业小众原创微博将受欢迎,粉丝更愿意关注一个真实的人,而非一个营销账号。4)个人微博是个人的一个品牌,不妨当作是经营一个企业的思维来看。

@有为张:很多高学历的人都看不起做B2B平台免费会员的推广,我也没有办法,这是每个人对事物的认知问题。想当初阿里巴巴就是从B2B业务开始的,其出发点很朴素,就是让中小微企业上阿里B2B平台,让买家能够找到,开始谈生意做买卖。所以,做网络推广的起点或者说原点就是B2B平台,如果不对你认为第一步从何做起?

@甲妈在武汉:京东跟天猫打得你死我活,搞得当当都快没声音了,大众点评和美团线上文斗线下武斗,弄得糯米网都好像不存在了,乐视和小米的热闹撕逼,其他所有国产电视估计都快坐不住了。营销这东西,第二名跟第一名贴身肉搏,有资格同台对骂,不是坏事。不能爱,就恨吧。或是英雄,或是枭雄,死去的都是TM默默无闻。

@萧秋水:很多做电商和营销的人(含网络营销),只顾着钻研电商和营销专业知识,却忽略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如果兴趣不够广泛,脑子不够灵活,是很难想出好的策划案来的。有很多东西,往往是自己有浓厚兴趣、乐于研究,才能有切身体会,也才懂得相应人群的关注点。

@贺关武:有人一直质疑亏损状况下为何还能一路高歌,上市,扩展,那是因为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考核的侧重点不同,在财务层面上互联网企业不仅仅是拿利润说话,他们有更权威的衡量指标,就是浏览量、注册用户、活跃用户等!这才是衡量企业未来的标准,因此负利润情况下仍然有投资,能上市,能扩展!

@何庆军:联想比摩托和诺基亚在手机领域有更大的未来,战略性企业看结果不看过程,体系自我更新和学习能力,就不是一般公司能相提并论。只是,他们现在失去了以前以乱打乱的勇气,频繁的高层调整,2015年基本放弃了。 // @中老年手机周平:PC的开山鼻祖是谁? IBM !卖给谁啦?联想。手机的开山鼻祖是谁? MOTO!卖给谁啦?联想。联想,船都买好了,出海已经万事俱备,就等货物上船了。

@程时旭:销售的成交需要什么性格特征?根据大量数据验证,我总结出来是5个:(1)强烈的说服性;(2)控制意愿,销售有强烈的动机说服对方采购自己的产品,并且不放弃;(3)适应性,能针对对方的要求找出应对性的方案;(4)竞争性;(5)成就动机,一定要把事情做成,赢得对方的commit并且最终close deal。

@欧阳千里:如果白酒私人订制仍然停留在以改头换面另外收费的阶段,俨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白酒私人订制的产品:一定是新产品,老产品私人订制容易带来原有的利益群体强烈反对;一定是溢价的免费服务,消费者不认为你私人订制会花多少成本;一定是用心做设计,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仅仅以文字的形式体现没有竞争力。

@方雨007:【微商正在掀起转型潮】1. 转向淘宝,之前为了交易方便培育起来的淘宝店派上用途了;2. 转向自有品牌,实际上这不是最近才有,年初已经开始有的,卖货的卖好了自然想做品牌,只是最近比例加大了;3. 转向扁平化的分销,V店、有赞、拍拍小店等成为平台首选;4. 融合式,结合线下门店和服务体系立体式转型。

@Ms妙妙鱼:以前的时候,T3的星巴克是开在安检区之外的。其实对于匆匆赶飞机的人,办完安检之前是没心思在这儿喝什么咖啡的,大多数人很少提前太早去机场,何况饮料过不了安检口。倒是到了登机口候机那段时间很无聊,喝杯咖啡打发时间倒蛮不错。所以后来星巴克搬到登机口了。所有成功的营销都离不开对人性的体察。

@刘惠璞_河马哥:招聘营销培训生我不太看重经验,而是看重潜质。经过合理的培训,销售人员一年就可以达到topsales的水平。相反营销人员如果过度依赖经验,往往不能适应新的客户群体和产品属性。当年哥对电商营销一点经验都没有,完全靠着颜值进了聚美,不也一样干的还马马虎虎吗?

@周昶帆:神州做营销不地道,但我觉得舆论和一些社会情绪也没必要一味地倒向Uber。商战我们都是看客,谁便宜谁舒服安全用谁。我建议Uber把地图给换了,导航不准,司机不认路,这个跟其他专车都是一样的问题。神州正确的姿势是抓住对方的痛点说自己做得更好的地方,当然你得确实做得好。

@东一:神州专车灾难性的活动和宣传再一次提醒老板们:经理人或决策者价值判断和认知正确的重要性。找不职业、靠歪门邪道手段赚眼球博出位的人来营销的结果就是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三观正是万事基石#

@余英:既懂项目定位、产品研发又懂市场、懂营销的房地产人,在中国浩浩荡荡4万多家房地产公司里真是少之又少,而能够将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这就是中国房地产人队伍的现状。常言道:房地产形势好的时候,傻瓜都能挣到钱。但是,一旦房地产进入买方市场,你就会发现,原来满世界都是傻瓜。

@阑夕:揣测客户心理是广告行业的一把双刃剑。五年前,我就职于PR公司服务某汽车客户,年度提案会上,负责网络广告的供应商提出“花小钱、不花钱、办大事”的概念,客户大喜,拿着他的方案教训我们其他几家供应商,说“你们就知道坑钱”。次年,市场竞争白热化,此客户因为卡供应商的市场预算,销量惨得泛白。

@掌门-艾老师:用户体验需要每次重新回到起点,设定每一个用户角色,体验场景和关键操作路径。因为当产品做到一定程度,当自己已经拥有海量测试数据和使用习惯时,常常会忘了新用户上来的场景和迷茫。

@繁星优选刘洋:国内电商和跨境电商的最大不同在于,国内电商商家多是渠道商和生产商,跨境电商商家多是品牌商。无品牌意识只会比赛卖货,有品牌意识不会配合比赛卖货。在品牌面前,平台还是别太自傲的好,不要动不动一天就卖人家一年的产量。

@雷鸣Alex:垂直电商领域的标杆企业最终还是卖给了传统企业。奥康国际7700万美元战略入股电商企业兰亭集势,获得该公司25.66%的股份。说明啥?第一,即使站在了风口上也是不安全的;第二,极速扩大规模,上市等还需谨慎,有多少能力吃多少饭;第三,专注还是很重要的,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提供极致的产品和服务。

猜你喜欢

电商企业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商“链”起小镇青年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