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坐飞机,还安全吗

2015-07-02

学苑创造·B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电磁波空难机身

乘坐飞机是一种非常快捷的交通方式,但是比起其他交通工具,飞机却总显得不太让人安心。近年来,空难事件时有发生,“飞机魔咒”仿佛阴云一般笼罩着人们的心。究竟,坐飞机安不安全?让大脸兔来为大家细细剖析吧!

坐飞机最不安全吗

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飞行事故档案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的航空事故为112起,是过去80多年来航空事故发生次数最少的一年。虽然飞机失事率最低,但2014年航空事故死亡人数却急剧飙升,达到1326人,是自2006年以来死亡人数最高的一年。而2013年航空事故死亡人数为现代航空史上最低,为453人。航空事故死亡人数最高的年份是1972年,共有3346人死于航空事故。

另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飞机每100万次飞行只发生了2.1次坠毁,而汽车每10万人的死亡率在10人左右,这表明飞机还是比较安全的交通方式。以时间计算同样也是如此,每100万小时有12.25人死于航空事故,每年航空事故死亡人数要远远低于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

但由于现在空中旅行的人数远远超过以往,所以从安全概率角度来讲,现在发生航空事故的可能性比过去显然要高得多。

空难是怎么发生的

分析1950年到2009年所发生的1300次重大航空事故的原因可知,飞机失事的最主要原因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这类空难高达总数的50%。但是除飞行员操作失误之外,还有很多原因可能造成飞机失事。

1.恶劣天气。与天气原因密切相关的空难数不胜数。据统计,全球每年平均发生两起由雷击导致的空难。不过由于制作飞机外壳的铝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因此当飞机遭遇雷击时,电流会经由铝合金外壳扩散,一般不会对飞机构成严重威胁。除雷击外,低温所造成的机翼结冰,以及飞机起飞、降落时遭遇风切变(也就是俗称的“怪风”)导致飞机失事的例子也很多。

2.电磁波干扰。为什么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很危险呢?原来,飞机上的导航设备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方向的,它接收到地面导航站不断发射出的电磁波后,就能测出飞机的准确位置。而手机工作时,也会辐射出电磁波,这就会干扰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和操纵系统,使得飞机自动操纵设备接收到错误的信息,从而进行错误的操作,引发险情,甚至导致飞机坠毁。除了手机,使用笔记本电脑、游戏机等电子设备也会辐射电磁波,因此这些设备也不能在飞机飞行时使用。此外,太阳黑子和极光等天文现象产生的电磁波也会干扰飞机的正常飞行。

3.撞鸟。即使是一只麻雀那样大的鸟儿,对高速飞行的飞机来说破坏力也不亚于一颗炸弹;而一只体重为3千克左右的鸟儿撞上飞机时可以产生16吨的冲击力,对飞机来说无异于遭到一枚导弹的袭击。如果鸟儿被从飞机涡轮机的进气口处吸入发动机,轻则会造成每片价值数万美元的叶片变形损坏,重则造成发动机停机,甚至会因鸟身在机内摩擦而起火,造成飞机爆炸或坠毁,引发重大空难。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撞鸟事故的发生,世界各地的机场采取了很多措施,如人工驱赶、鸣枪示警、设立拦鸟网或围墙等,此外,从鸟类的视觉、听觉、食性等方面入手进行驱鸟的各种先进设备也不断问世。

4.被劫持。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就是典型的因恐怖分子劫持飞机而造成的空难。

5.神秘失踪。飞机神秘失踪是诸多世界未解之谜中的重要类别之一。1984年,墨西哥北部的某沙滩上突然出现了5架美国军用飞机,机身闪亮如新,油箱里储满了汽油,但机舱里却空空如也,不见人迹。这些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飞行员到哪去了?至今仍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

6.飞机相撞。天空那么广阔,两架飞机怎么偏偏就撞在一起呢?其实,这种事故还是有可能发生的。天上的空间虽然大,但人们还是划出了“空中走廊”,就是为了防止飞机相撞。一架客机只能在自己的“走廊”内飞行,以免撞上其他飞机。但在机场附近会有很多飞机在盘旋等待降落,这里是飞机相撞的高发地带。一旦飞机偏离了航线,后果就不堪设想。空中相撞非同小可,死亡率可以说是百分之百。

其实,现代民航对于所有可预见的意外因素都准备了有效的应急设备和措施,单一因素造成事故对于现代民航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航空事故绝大多数是一连串的小概率事件同时发生才造成的。统计表明,约90%的航空事故都有人为失误的因素,可以说如果机组人员接受过更为全面的应急训练,发生空难事故的概率可以大大降低。

航空安全大课堂

Q:飞机的机身越大,安全系数是不是越高?

A:飞机的安全性与机身大小无关,与具体型号及其设计有关。通常情况下,大型的客机比小客机乘坐起来更舒适,这是因为遇到气流颠簸时,大客机会飞得相对平稳,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客机更容易失事。

Q:飞机上哪些座位比较安全?

A:原则上是靠过道的座位比靠窗的座位安全,飞机后部的座位比前部的座位安全,靠近紧急逃生出口的座位比较安全。因为飞机一旦坠毁,永远是头部着地,机身能吸收一部分撞击,所以后排座位相对安全。而且飞机解体永远发生在应力集中的地方,具体表现在飞机上就是机翼连接处,所以靠过道处相对安全。

Q:乘坐午夜、凌晨的航班会比较危险吗?

A:如果有条件,确实应该尽量避免乘坐在午夜、凌晨起降的航班。因为夜间飞行,飞行员容易疲劳,而且夜间人眼的观察能力较低,加上夜间人体自身的反应能力与身体机能相对都不如白天,对突发事件的判断能力也随之下降,所以在夜间因误判导致事故的机率更高,发生事故时救援及逃生的速度相对也会较缓慢。

Q:在飞机飞行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A:按照规定,飞行全程必须系好安全带。特别是在飞机起飞时直至飞机在空中平稳飞行,以及飞机开始下降直至结束在跑道上滑行的这十几分钟里,绝对不能解开安全带。此外,在飞行全程绝对不能打开手机,或使用IT电子产品。

Q:如果飞行期间遇到了事故该怎么办?

A: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不寻常的信息判断飞机飞行期间的异样。飞机失事一般会有六大征兆:

1. 平缓飞行的机身突然变得颠簸;

2. 飞机会急剧下降;

3. 机舱内有可能会出现烟雾,舱外会出现黑烟;

4. 发动机会关闭,因此飞机的轰鸣声会消失;

5. 在高空飞行时有异样的巨响,舱内尘烟飞扬;

6. 机身破裂,机舱内突然减压。

若遇到飞机在高空中解体的事故,就如同遭遇车祸一样,不系安全带的话,在飞机未坠落前就可能在来回撞击的过程中丧命。所以发现征兆时,应先系好安全带,此外在颠簸过程中还要采取有效的防冲击姿势:手扶前座椅,弯腰,咬紧下颚,身体呈弓形趴着,以减轻冲撞。紧急撤离时要根据空乘人员的指示,采取正确的跳滑梯姿势:双手双脚向前伸直,足尖翘起。撤离飞机的过程中动作要快,尽量避免携带任何行李,任何这些物品都有可能拖延逃生的时间,而生命可比身外财物宝贵多了。

事故的发生无法控制,我们能做的,只有确实掌握安全乘机与逃生的常识。

猜你喜欢

电磁波空难机身
神秘的电磁波
国产新舟700首飞机机身后段成功交付
空难的那些事
空难
降“奥”十八掌之投石问路
卡西欧推出第二款镜头机身可分离相机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三星全新LED电视力作 超薄机身&娱乐互联
模型飞机的结构与飞行原理(二)
中药熏蒸配合电磁波治疗肘关节强直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