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企在我国的现状及对依法治企行的思索

2015-06-30邹维新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普法依法民营企业

邹维新

摘要:依法治企就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使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依法治企的意义非常重大,法治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在实际生活中,民用企业的发展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和特征,这样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和良性发展。本文试图阐述依法治企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依法治企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依法治企民营企业市场经济

一、当前民营企业在依法治企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企业相关机构不健全,依法治理企业的相关工作难以落实

我国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健全建立了依法治企的领导机构,机构有专门的人负责,具体的普法工作有专人负责落实,取得的效果较好。

而民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型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私营控股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不具有综合治理、保卫、普法、工会组织,当然更没有配备专职负责普法的专员。部分民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认为,我们是民营企业,只要按时足额向国家和政府缴纳税收和各种费用就可以了,至于诸如普法、综合治理等社会工作,我们可以少管或者不管,企业内部与此相关的机构由企业的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决定,政府机关和普法主管部门无权干涉企业法人内部机构的设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之法人,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纯属企业意思自治的范畴。殊不知,企业作为企业法人,其自身负有一定的社会义务,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

有的民营企业负责人认识上村上盲区,对于普法工作认识不到位。现实中一些民营企业负责人认为依法治企“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太重要,忙起来全都不要”,因此依法治企在部分民营企业中存在无人问,无人管的情况。

2.管理不畅,责任不明

目前对民营企业的行业管理没有清晰的定位,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简称“个私协会”),是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组织和个人自愿组成,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并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业务指导的联合性非营利社会团体,本身是一个没有强制执行力的松散型社会团体与民间组织。故此,依靠行政手段推进普法和“依法治企”存在障碍。

目前针对“依法治企”缺乏对应的法律及行政法规的支持。对于民营企业的“依法治企”没有明确的政府指令,也没有明确的任何一级考核办法,自然也缺乏有效的普法监督和法治引导。

3.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无法系统进行,法治的观念不够深入

不少民营企业家认为,对民营企业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侧重点应该是专业技术技能,因此很少安排或者不安排法律教育的内容。从抽烟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民企员工对于《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及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甚至缺乏基本的认知。有相当数量的劳动者认为,自己为民营企业打工,在时间上具有短期性,从就业方式上来看具有流动性,学习专业技能就足够了,主要不犯法,学不学习法律显得不重要。

部分民营企业家认为,生产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在企业培训中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法律知识的培训上是不值得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把员工集中起来学习法律知识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很难做到,企业不愿意,员工也不愿意。甚至有的企业负责人认为,普法教育以及依法治企工作开展得过多了反而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与生产,员工的法律意识增强和法律知识丰富之后,对于员工的管理将会变难,员工为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容易采用法律来维护,企业变得更加容易遭受到员工的集体诉讼。故此,企业负责人担心“依法治企”影响生产和经营,从而对依法治企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

二、对依法治企的思索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走依法治企之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下几个切入点:

1.应明确依法治企的科学涵义,真正了解和懂得什么叫依法治企

依法治企中的所谓“依”,就是依据,即指应当把法律作为管理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企业管理千头万绪,但始终应当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坚持以法律作为企业行为的基本依据。否则,长官意志、我行我素,违法乱纪,企业迟早都会陷入沼泽,难以自拔。

2.应不断提高对依法治企重要性的认识,让依法治企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

思想支配行动。企业能否始终坚持走依法治企之路,企业老板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至关重要。企业老板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对依法治企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行企业法律文化建设,努力培养自己和员工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让依法治企、按规则出牌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理念。这是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法轨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3.应积极主动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让法制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规避法律风险,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少企业家已经深深认识到实行法律顾问制度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行动,如聘请法律人做经理人,对外文书坚持法律顾问先审制度,商务谈判和商务考察必让律师参与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和伦理化运行。

4.应建立健全依法治企的管理制度,把依法治企真正落到实处

由于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多而零散,要将其系统地归纳起来指导企业工作,规范企业行为,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部《办企章程》,由其统领企业管理。采用这种机制,可以强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企。此外,企业还应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各司其职。

依法治企并不是企业老板等几个人的事情,需要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各职能部门及所属员工都应严格依照法律和《办企章程》及其配套制度的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依法监控和管理企业的一切物质财产,防止国家和单位资产的流失。

猜你喜欢

普法依法民营企业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